search

歷史悠久的仫佬族語言文字文化

歷史悠久的仫佬族語言文字文化

  據考證,仫佬族通用漢字,語言上的話,有漢語、有自己的仫佬語、也有壯語。在一些稱呼上也很多特別的地方。那麼你瞭解仫佬族的語言是怎麼形成的嗎?和漢語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仫佬族文化吧。

  早在明清時代一些文獻就記載“姆佬”族有自己的語言,與漢語迥然不同,和僮(壯)語也有差別。仫佬語屬漢藏語系的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仫佬語和侗語、水語、毛南語比較接近。長期以來,由於仫佬族人民與漢、壯等兄弟民族經濟文化交往密切,不少群眾既會漢語,也會操壯語,有的還會說“土拐話”(漢語中的一種方言)。但仫佬族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而通用漢文字。

  仫佬語稱父為布、母為膩、兄為外、弟為儂、姐為遮、妹為諾、伯為巴、叔為梭、妻為賣、子為老、女為勒亞。稱馬為罵、牛為頓、豬為墓、貓為妙、雞為計、鴨為腰。稱門為堵、去為擺、飯為烏、手為納、腳為頂、橋為久、酒為巧。稱吃飯為斬烏、穿衣為登谷,開門為凱朵、洗澡為沐很。有許多基本詞彙與壯、侗、水、毛難等族語言相同,它們同屬我國南方古越人語的共同體中發展而來的。現從聲母、韻母、語言、語法、句子、詞彙等方面簡單介紹如下:

  聲母:仫佬語的聲母有單純聲母、鄂化聲母和唇化聲母等三種。單純聲母有P、Ph、m、f、V等唇音聲母和t、th、n、j、ts、ths、S等舌尖聲母,還有C、Ch、n、j等舌面聲母和k、Kn、y、r等舌後聲母和喉聲母n等;唇化聲母只限於舌後音、鄂化聲母則分為唇音和舌後音兩種。

  韻母:韻母由單母音、複合母音和母音加子音韻尾構成。聲調分舒聲調和促聲調兩類,以塞子音P、t、K等收尾的韻母是促聲調,其餘全屬舒聲調。舒聲調有六個,相當於漢語中的平、上、去三個調併合分陰陽。促聲調相當於漢語的入聲,它除了分陰陽外,往往又按母音的長短而變其調值。

  語音:仫佬語的語音音節包括上述聲母、韻母和聲調等三部分。聲母由子音構成,不帶子音的聲母,如屬母音開頭的,音節前總帶上一個喉塞音。韻母有的只有母音,有的母音子音均有;聲調則貫串於整個音節中,用以表示音節的高低抑揚頓挫。

  句子:有單句和複句兩種。單句又分具有主語和謂語兩個成分的雙部句,及沒有具備主語和謂語成分的單部句,複句包含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的小句子,不論是單句或複句,從結構形式來看,與漢語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形容詞的句子詞序往往是顛倒的,如買豬肉說成買肉豬,與其它壯侗語族相似。當然,在本族中也存在著住地不同與各兄弟民族接觸的情況不同而出現了語言詞句上的不同,如東門、四把一帶的仫佬族稱明天為天明,稱口唇為唇口,而龍岸一帶的仫佬族則稱為明天和口唇等。它們之間在聲母、韻母、聲調、語法上也有若干差異,這就是平常所說方言。

  詞彙:仫佬語的構詞分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單純詞如:與合成詞。詞彙方面具有其一般的特徵,與同語族的民族語言一樣,每一詞的音節均有其專門的意義,都以單純詞和合成詞為主,多音節單純詞較少,形容詞帶附加音節就造成新詞。

  根據調查紀錄的349個基本詞彙統計,有195個與侗語完全不同,佔55%;有42個完全相同,佔13%;部分相同的60個,佔17%;藉詞的52個,佔15%。隨著社會歷史的向前發展,仫佬族人民與兄弟民族人民特別是漢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語言的藉詞也更增多了。到解放前,漢文、漢語在仫佬族地區已普遍流行,掌握漢文漢語的仫佬族人數也日益增多。

獨特的畲族語言文字文化

  有句歌詞唱到: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可見中國民族文化之多樣化,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語言。畲族語言,畲族通用漢字,其語言畲語,屬於漢藏語系。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畲族文化看看他們的語言文化吧。

  畲族語言,畲族通用漢字。畲族語言可分為山客話、東家話、活聶話三種。1、山客話(約50萬人,畲族主體使用,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支);2、東家話(約5萬人,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川黔滇方言);3、活聶話(約0。2萬人,屬於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發音方法(語音)與瑤族人使用的炯奈話(也有說是瑤族優勉話)最為接近,但語序靠近漢語)。

  在畲族語言中,“哈”就是“客”的意思,比如,我們叫“客人”為“人客”,近似於漢語拼音“ENin Ha”。所以,我認為“山哈”就是“山客”,不是山裡的客人,而是客山而居,尊山為主我為客。這可以從畲族祖先的遷徙歷史與落腳點,從畲族祖先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中推斷。當地的漢族、回族人民則稱我們為“畲客”,他們都是講閩南話的,“畲客”的發音近似於漢語拼音“Xia Kei”。

  與客家話的關係

  這裡所講的“畲語”,指的是“山客話”,漢人稱之為“畲客話”。由於“畲客”是貶稱,所以專家學者稱之為“畲話,此畲語屬漢藏語系,語根為漢語。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說,景寧的“畲語新聞”,應該稱為“畲話新聞”。

  此畲語與漢語客家話接近,是一種歸屬有爭議的語言,漢族學者認為就是由客家話演變而來,是漢語的一個特殊方言(持這個觀點的學者以羅美珍代表);而畲族學者則認為此畲語形成時間早於客家話,與客家話的關係猶如長幼關係(畲話形成早於客家話)或兄弟關係(同時形成,只是軌跡不同)。

  但不管爭議有多大,山客話屬於漢語分支,毋庸置疑。此畲語語音聲母單純,韻母發達,聲調複雜,變調現象較普遍,音節多。其詞彙分虛、實兩大類11種,實詞尤為豐富,構詞特點:多單音詞,多轉借和引申詞,多偏正倒置詞,保留不少古漢語詞彙和詞素。

  1994年福建省民委對羅源畲語100個常用詞作了分析,其中粵語佔14個,客家話佔13個,閩南、潮州語佔6個,福州語佔43個,其餘24個,不屬上述語類。其語法特點是以特定的語序、虛詞和語感來表情達意,具有民族性、穩固性和一致性。畲語還有一些帶有傳統性和穩固性的隱語,起助趣、避諱、盤問作用。

  共通性

  在畲族中,全國各地語言共通,地方差異不大。語言的共通性,起著認同民族心理和維繫民族感情的重要作用。如在景寧,社交活動中,境內畲族人一般操景寧方言或普通話,當得知對方是同族時,即改用畲語(畲族山客話)交談,尤顯熱情、親切。在畲漢雜處的村落,漢族人也懂畲語,有的還能用畲語交談。

獨具特色的仫佬族飲食文化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是該族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住在中國南方九萬大山南麓的仫佬族人民,他們有著怎樣的飲食習俗和文化呢?充分了解仫佬的飲食習俗,是全面掌握仫佬族文化的關鍵之一。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聚居地山巒起伏,奇峰聳立,山多地狹,可耕田面積較少,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小麥等。所以仫佬山鄉的飲食以玉米、大米為主,家家醃製酸菜,仫佬人喜歡飲酒吸菸,不吃動物心。

  以稻米為主食,麥類、薯類、玉米、豆類輔之。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為節日的食品原料。

  仫佬族大都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飯和比較豐富的菜餚。農忙季節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為飯。紅薯是仫佬族主要輔助糧之一。黃豆平時的都經炒、煮後吃,節日和婚喪大事時用來製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醬,用以佐粥。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飯菜煮熟之後,晾涼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熱。平時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調肉類習慣於“白氽”,即把大塊豬肉或宰淨的整個雞鴨放入水中白煮,然後切成小塊,食用時再加鹽,或蘸鹽水。魚類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單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備有酸壇醃製各種醃菜,有醃豆角、蒜頭等。民間早、中兩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飯。蔬菜習慣先用水煮,再加油鹽。當地特產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燒飯、菜、燒茶的飲具。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餚;白饃,仫佬族傳統點心,用熟糯米飯製成。

  重陽酒是仫佬山鄉農家最喜歡的傳統飲料。重陽酒醇香撲鼻,越喝越想喝,往往哪時醉了都不曉得,醒來頭不暈。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仫佬山鄉家家戶戶選出一部分上好的糯米熬酒。重陽酒的製作方法與漢、壯族地區的甜酒製法相似,封密窖藏一段時間後才開壇飲用。

  狗舌餈粑

  “狗舌餈粑”用糯米制成,後用桐葉包住,形狀似狗舌,其名由此得來。它鬆軟可口,味道甜美,再撒上香香的芝麻內包碎的抄花生或者紅豆、綠豆沙,那更令人回味無窮了。它還具有特殊的意義,要不然山歌怎麼將它與愛情唱在一起呢!原來八月十五和八月社日,正是仫佬族男女青年“走坡”時節。坡場上青年男女唱罷山歌后,便圍坐在一起相互交換各自帶來的“狗舌餈粑”,意味著愛情像芝麻糖那樣香甜。

  枕頭粽

  逢年過節,仫佬山鄉家家戶戶都包枕頭粽歡度佳節。傳說,枕頭粽是一群砍柴的壯家兒童傳教給放牛的仫佬族兒童的。枕頭粽每隻有五、六斤重,往往是一家人共吃一個就夠了。其做法是:先把糯米浸泡幾個小時,撈出晾乾後放些鹼水拌勻;然後把粽葉背面一層層地攤開約一尺多寬,放上糯米到一定高度再加葉子圍邊,疊上一層葉子,鋪放一層米,像谷圍圍穀子一樣。最後用繩子綁緊牢,放進鍋裡邊去煮一個晝夜。包枕頭粽的季節在二月社日。

  鴨醬

  鴨醬是仫佬山鄉味美色鮮的調味佳品,殺鴨時留下鴨血(可加入少許食用鹽使其不凝固),配上自家酸壇內的酸水,用筷子拌勻,以血液變成略為烏黑為適度,然後加入少許食鹽和薑末。有的不煮,認為這樣保留“血鮮”;大多略煮一下,一滾即得。用鴨醬調味而吃,味道酸香可口。

  2015羊年十二星座運程

  白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雙魚座

  2015羊年十二生肖運程

  屬鼠人 屬牛人 屬虎人 屬兔人

  屬龍人 屬蛇人 屬馬人 屬羊人

  屬猴人 屬雞人 屬狗人 屬豬人


古老的枕頭粽飲食文化

  端午節各地都興包粽子,根據粽子的包紮形式不同,可分為三角粽、四角粽、牛角粽等。但你聽過有一種粽子叫枕頭粽嗎?在仫佬族,人們逢年過節都要包枕頭粽,聽這名字,你能想象出枕頭粽是怎麼樣的嗎?它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一起來看看仫佬族文化吧。   逢年過節,仫佬山鄉家家戶戶都包枕頭粽歡度佳節。傳說,枕頭粽是一群砍柴的 ...

普米語言文字歷史與現狀

  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有本民族文字的較少,民族中的通用文字一般都是漢文。那麼,在普米族文化中,有沒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呢?接下來,關於普米族語言文字的歷史與現狀如何的瞭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但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這表明普米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聚族而居、繁盛發展的時 ...

婚俗文化,你知多少?

  婚俗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體現,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仫佬族的婚俗歷經幾千年,至今還一直保持著原有的形態,其獨特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民族本身。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習俗,有著如此的魅力呢?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仫佬族文化之特別的婚俗習慣。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 ...

民族文化:拉祜語言文字

  據歷史考證,拉祜族先民源於甘肅和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最早過著遊牧生活,後經過南遷至瀾滄江,並在此定居。經過漫長的社會發展,現在的拉祜族已經是一個經濟較為發達,文化迅速發展的少數民族。那麼,你知道拉祜族用的是什麼語言和文字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拉祜族文化吧。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

極具民族特色的禮儀文化

  在長期的民族發展過程中,仫佬族形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禮儀風俗,比如添丁報喜、滿月酒、敬婆王報人丁等。這些禮儀可以從仫佬族人生活中的各個地方反映出來,是仫佬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就隨小編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添丁報喜   生小孩是仫佬族人家的頭號大喜事。孩子一降生,夫家便派人給外婆家報喜。外婆立即挑起早 ...

古色古香的建築文化

  民居建築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融合了建築功能、民族社會風俗、宗法觀念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體現實用與審美的統一。透過民居建築的特點,可以知道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仫佬族聚居的地區是多山地段,民居建築受此影響,形成獨特的仫佬族文化,接下來就來看看仫佬族的建築特點吧。   仫佬族聚居區內,山嶺綿延起伏 ...

與眾不同的仡語言文化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在中國,大部分人都講漢語,但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語言和方言,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都有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仡佬語是仡佬族的語言,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與眾不同的仡佬族語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仡佬語,只有千餘仡佬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