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使用毛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長期和漢族、壯族人交往,所以絕大多數毛南族人都通漢語和壯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毛南族人信仰道教。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佈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人口7.73萬(2007年),其中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有6萬餘人,其餘分散在附近各縣、市。毛南族基本上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瓦解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由於歷史和自然環境的原因,原始社會的組織、生產方式、習俗和意識等殘餘,仍繼續影響毛南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毛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通用漢文。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區,貴州平塘縣,獨山縣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帶等地,其餘散居在環江縣內的水源、木論、川山、洛陽、思恩等鄉鎮,以及周圍的河池、南丹、宜山、都安和貴州的惠水等縣。毛南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由於耕地不足,人們惜土如金,注重精耕細作,多實行輪種、間種、套種。牛不僅是毛南人耕田種地,運肥拉柴的好幫手,而且飼養菜牛也成了毛
畲族主要分佈在福建省,畲族是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 ...
毛南族流行的節日除分龍節特別外,其餘與漢、壯族的基本相同。其中,以春節、分龍節內容最賦特點。現簡介如下:
(一)春節
從除夕至元宵,節日活動有訪友走親戚,趕歌圩,舞獅看彩調,民間體育競賽等,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其中富有特色的幾項是: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 ...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佈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是嶺西的土著民族。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今稱。
毛南族有自已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幾乎所有毛南族人都兼通漢語和壯語。毛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現通用漢文。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唱歌是毛南族 ...
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其餘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毛南族地區緊靠雲貴高原東麓,溶岩遍佈,青山連綿。中部是茅南山,東北部是九萬大山,西北部是鳳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區,林木蒼翠,屬亞熱帶氣候,適合於農耕畜牧。
毛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幾乎所有毛南族人 ...
猴鼓舞是中國2008年公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貴州省卡蒲鄉從2002年起便開始在小學中設定猴鼓舞課程,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
卡蒲鄉毛南族的猴鼓舞來自一個感人的傳說--一個小男孩山上採果子時和家人走散,無奈之下,他只能和山中的猴子生活在了一起。十多年後,他的母親因為過度思念他而去世, ...
毛南族的婚姻習俗比較複雜。原始社會的血緣婚遺風、封建包辦婚姻和現代自由婚姻曾處於重疊、交叉流行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族內婚嬗變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後,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經濟尚處於發展階段,封閉自鎖的山門微開,原始的族內婚已抵擋不住外部世界的衝擊。尤其是漢族文化的湧入,從根本上動搖了落 ...
喪禮:是指正常死亡的,其陰魂成為家神的長者所舉行的祭喪活動,死者越是高壽,喪禮就越隆重。毛南人認為,是正常死亡的,其陰魂就成為家仙,名字可列在祖宗靈位上。正常喪禮的過程如下:
(一)買沐浴水。毛南人一斷氣就放地炮三響,接著孝男孝女兒媳嚎啕大哭。
(二)報喪。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叫“報素喪”,第二次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