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北壽誕習俗

河北壽誕習俗

  結婚、生育、壽誕、喬遷、開業,親朋好友得知後,都要前往送禮物表示賀意,這些習俗範圍很廣,而"上樑"、"起場"的習俗對城市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

   上樑:蓋新房是擴大家業的明顯標誌,普遍視為喜事之一,蓋房上中檀,俗稱"上樑"。事前,擇吉日良辰,並邀請朋友前來幫助。到了時辰,在鞭炮聲中上中檀。中檀上,一般用紅紙寫"吉星高照",有的還畫太極圖,寫"太公在此"。之後設宴招待幫忙者,以示慶賀。

  起場:過去,穀子是淶源的主要農作物。谷熟後,割倒運到場裡,掐穗曬乾,找人幫忙碾軋,扇淨場淨,再在眾人的幫助下運回家。這一天。俗稱"起家場"。主人為了慶賀豐收,設宴招待幫忙者。主食一航是糕,俗稱"起場糕",有的是炸糕,也有的是毛糕。

壽誕習俗

  民間,人過50歲即稱壽,有的以年際花甲為壽,有的以見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作為稱壽的開始。小壽為自家人相祝,10年1次的大壽較為隆重。若老人的父或母在世則不敢慶壽,只可作生。有的為了尊重高齡父母,在生日之前外出,躲避祝壽。若老年夫婦同庚,以男的生日為準,一同慶壽,稱慶雙壽。大壽之前,家中子女準備好酒菜、長壽麵。壽桃或生日蛋糕。光山,潢川一帶,壽日前夜兒女為老人辦暖壽酒,老人吃長壽麵,稱為暖壽,以期益壽延年。

河北春節習俗

  承德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邯鄲—除夕扔愁帽

  古趙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和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相傳,這一習俗,起自戰國末年。秦始皇打敗齊、楚等國,派大將章邯出兵趙國。趙國軍民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給秦軍以重大創傷。秦將章邯大怒,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對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婦孺,房不分官商民賈,大肆燒殺擄掠。趙國人為了逃避秦軍的殺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離鄉,四出逃亡。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了統一計程車服士帽、商服商帽,趙國人不忘亡國的奇恥大辱,每當夜深人靜,就紛紛把秦王規定計程車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為了避免無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換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說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後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並沒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今人扔帽,已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陝西韓城的壽誕習俗

  韓城人對老年人的生日尤為重視,叫做“祝壽”,或稱“過壽”、“賀壽”。   一般人從60歲起過壽。每10年一大壽,其他年齡過壽規模較小。賀壽日,親戚鄰家前來祝賀,兒媳給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兒送壽盤饃、壽糕饃、壽桃饃,鄰里多送雞蛋、壽桃饃之類。送壽帳、壽屏、壽匾、壽聯的是高雅形式,名人書寫的祝壽詞或字則更為 ...

香港客家的壽誕習俗

  做生日   客家人與各地的習俗一樣,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較為普遍。從十歲“啟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歲,到了六十以上,可稱為祝壽。做生日要吃壽麵和荷包蛋,示意長壽百歲。   祝壽   祝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還要送壽衣、壽帽、壽餅、壽鞋、壽襪,從頭到腳一整套,父親做壽 ...

天津薊縣壽誕習俗

  60歲的生日稱壽辰,俗稱“六十大壽”,後輩及親友多以酒肉、糕點奉送老人,此後年年如此。   70歲生日稱“高壽”,晚輩多以壽桃、長壽麵、祝壽酒奉送老人,親友多以“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條幅敬賀,老人設酒席款待親友,主食吃麵條,取“長壽”之意。   近年來,做壽拜壽之風,有所增加,並越來越盛。 ...

青海慶壽誕習俗

  慶壽誕   舊時習俗,男子50歲生自謂之“五十大壽”,但如果父母健在,則不能做壽。對於“六十大壽”比較重視,認為“人生六十花甲子”,按青海漢族舊俗,以為是“一圈兒轉圓了”,故要隆重慶祝一番。但慶壽又忌諱“本命年”,故在59歲的生日那天,提前過六十大壽。祝壽時親友們一般送來壽桃〈用面蒸成桃形饃〉9個、壽麵( ...

興化的壽誕習俗

  興化人早就有吃壽麵的習俗。每逢親朋好友來臨,總要煮一碗壽麵接待,祝願賓客平安幸福;老年人“壽誕”之日,親友、子孫要為他們端上一碗長壽麵,祝願老人家健康長壽;大年初一和初五的早上,家人團聚在一桌,每人吃一碗壽麵,以圖全年吉祥幸福,萬事如意。據說,以前在海上遇難而被媽祖救起的人,回去後也要吃一碗壽麵,以求平安 ...

瑞昌壽誕習俗

  瑞昌民間盛行壽誕慶祝,年輕人謂“過生日”,老年人謂“做壽”。嬰兒出生三天,即宴請親友,謂之“做三朝”;一月再請親友,謂之“做滿月”;週歲亦如是,謂之“做週歲”。年輕人過生日還時興外來風俗,唱祝生日歌、吹蠟燭、吃蛋糕等。老人到60歲時作興做60大壽(此後每五年或十年做一次),邀請親友聚會慶祝或閤家歡聚,共吃 ...

海南黎族的壽誕習俗

  生日。小孩子過生日一般都殺雞或煮雞蛋吃,所吃雞蛋必須在殼上塗上紅色,表示吉祥。成年人過生日便宜設宴慶祝,由出嫁的女兒買回全副豬肝、肺心和100個以上的果子前來祝賀,表示“益壽延年”。   壽誕。少數有地位有錢人家,子孫齊全的都要舉行壽誕,大排宴席。在陵城鎮及新村地區比較盛行。多是祝61歲、71歲、81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