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法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教育思想之商鞅文化教育改革

  在法家中,一批主張變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順應歷史潮流,提出了諸多利於國家的理論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是一樣。今天,要透過法家文化介紹的是關於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代表人物,商鞅的文化教育改革。

  商鞅變法是當時各國變法運動中比較徹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變法的內容之一。

  在教育內容方面,商鞅反對儒家以“禮、樂、詩、書”教育學生,反對向學生灌輸“仁”、“義”、“禮”、“智”等道德準則。

  他認為“儒學”不過是一些“高言偽議”,不切實際的“浮學”。為了培養“耕戰之士”和厲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張學習法令和對耕戰有用的實際知識。

  他提出“壹教”的教育綱領。“壹教”的實質就是執行新興地主階級的統一教育,它的主要內容是用新興地主階級的法令、政策統一人們的思想。

  商鞅認為:“壹教則下聽上”(《賞刑》)。他強調:“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字分》)。明確指出“法”是地主階級的生命,治理國家的根本,因此對民眾必須加強“法治”的教育。

  “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君臣》)。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論,不聽;不符合法令的行為,不讚揚;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

  一切的言論、行動必須根據新興地主階級的“法”為標準。為了使“法治”教育能夠貫徹執行,商鞅實行“置主法之吏,以為天下師”(《定分》),把教育的權力掌握在新興地主階級官吏的手中。

  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遷徙、死亡的情況,得立即選派接替者“學讀法令”,可見商鞅對樹立法家對教育的領導是十分重視的。

  商鞅為了加強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強調“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視了學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專業的教師和文化知識的傳授,這是違背文化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他對舊文化又採取一概削除的簡單粗暴的政策,這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商鞅為了使秦國富強,他把農戰作為治國之要。他獎勵農戰,主張加強農戰教育。他說:“吾教令:民之慾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戰不免”(《慎法》)。

  在教育途徑方面,商鞅重視在透過農戰的實際鬥爭中,鍛鍊和增長人們的才幹。並認為人們的智謀是在長期的作戰中成長起來的。這些均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但是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他所實施的“法”教和獎勵“農戰”的政策,卻包含著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的一面。

法家的教育思想

  韓非子

  商鞅,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韓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研究他們教育思想的材料主要是《商君書》二十四篇和《韓非子》五十五篇。商鞅認為趨利避害乃人之本性,韓非子依據荀子的性惡論,提出人性自私說。他們認為教育對個體的作用就在於用嚴刑懲罰使人改惡從善,教育對國家的作用就在於統一意識形態,使天下長治久安。法家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耕戰之民和智術能法之士。前者是改造“五蠹”之後造就的順民,後者是他們理想中的能“循令而從事”、“察法而治官”的統治人才。法家的教育內容很單一。從商鞅起就主張“燔詩書”而“以法為教”,即以政府頒佈的政令、刑律為唯一教育內容。法家主張“以吏為師”,即實行官師合一,取消專職教師,走“學在官府”的套路。法家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嚴格要求,嚴刑懲罰。“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二是注重宣傳,信賞必罰。商鞅主張解釋法令的內容,使“萬民皆知所避就”。韓非則主張“賞莫如厚而信,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便民畏之”。法家的教育主張是片面的、偏激的,它摧殘了傳統文化,取消了學校教育,一味強調懲罰,而貶低了開啟民智和道德感化的正面作用。

道家的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與莊子。他們主張去掉一切人為的知識,認為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人人無知無慾,才能復歸於樸。道家提倡“不言之教”,反對一切道德文化,主張絕仁去義、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也反對法治,認為“法物滋彰,盜賊多有”。在教育目標問題上,老子主張培養具有無為品質而能明哲保身的“隱君子”。莊子主張培養能混同萬物,齊一是非,從而達到無知無識境界的至人、真人。他們還提出了一套達此目標的教育方法:一是閉目塞聽。老子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主張“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二是滌除玄監。即把內心清除得一無所有,象明鏡一樣一塵不染。莊子把它發展成心齋坐忘法,以“離形去知,同於大通”。三是順乎自然。莊子認為才智是先天生成的,非後天人力所能增損。四是緣督為經。“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總之,道傢俱有一種反傳統的教育思想,其中除了消極頹廢的東西外,也有尚自然、不盲從,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面可資借鑑。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名翟,戰國初期人。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自立為墨家學派。墨家學派紀律嚴明,是一種宗教團體式的特殊私學。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因而很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會教育主張是“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兼士”,併力圖把缺乏兼愛精神的“ ...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名況,戰國末年趙人,著有《荀子》32篇。荀子認為“人之性惡”。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化性而起偽”,即改變本性之惡,興起人為之善。他對教育的作用作了極高的評價:“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而富,可乎?曰:其唯學乎!…… 上為聖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的基本培養目標是“法后王而重禮法”的“雅儒”,最高目 ...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軻,戰國時魯國鄒邑人。他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晚年與其弟子編成《孟子》一書。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認為教育的內向作用在於將心性中固有的善端存而養之,擴而充之,以成為賢人、聖人;其外向作用在於“善教得民心”,“得民心,斯得民矣”,“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他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論語》,其次是散見於《左傳》、《禮記》、《孟子》、《荀子》等書中的言行記載。孔子的辦學方針是“有教無類”,即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蠻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力。這就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格局,使教育普及於平民。   孔子重視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

先秦法家政治思想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法家對人治的詰難。“若使遭賢而治,遭愚則亂,則治亂續於賢愚,不繫於禮樂,是聖人之術,與聖主而俱沒。治世之法,逮易世而莫用,則亂多而治寡。”(《尹文子》) “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中者上不及堯舜,而下者亦不為桀紂。抱法則治,背法則亂。背法而待堯舜,堯舜至乃治, ...

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一、反對體罰,昆體良早在公元一世紀就明確提出反對體罰,理由是:   體罰是殘忍行為,是一種凌辱;如果申斥還不足以矯正孩子的過失,他就會對體罰習以為常,使體罰失去作用;如果經常正面告誡,在課業上嚴加督促,體罰就沒有必要;幼年時使用體罰,一旦長大以後,恐怖失去作用,就更難以駕馭;體罰造成兒童心情壓抑、沮喪、消 ...

試比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異同

  1、孟子和荀子的相同點為二人都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張仁政,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同時兩人都強調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   2、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點為孟子提出了性善說,而荀子提出了性惡說,孟子的性善說從性善論出發,大大的深化了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