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述雲南哈尼族音樂文化

淺述雲南哈尼族音樂文化

  哈尼族音樂是祖祖輩輩生活、繁衍在哈尼族土地上的人民,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它充分體現了哈尼族文化的的內涵和哈尼族的民族精神。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聆聽哈尼族悠揚的民族音樂吧。

  民歌主要有“哈巴”(敘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兒歌)、“阿尼託”(搖兒歌)、“然咪比”(婚禮歌)、“迷煞維”(喪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6類。哈巴亦稱“拉巴”,是古老的敘事歌。

  逢年過節,起房蓋屋,接親嫁女,喪葬祭祀或親朋聚會時演唱。內容廣泛,有12篇,包括人類的起源、哈尼族歷史、四時節令、農事活動、處世哲理、宗教信仰等。以敘事性的唱述和哲理性的短歌說明哈尼族所尊奉的規矩和道理。

  演唱形式有1人主唱、聽眾幫腔和2人對唱、聽眾幫腔兩種。基本的音樂結構由襯詞的引句、一個或若干個變化重複的樂段、眾人的幫腔組成。一曲多詞,反覆詠唱。曲調莊重、平穩,富有內在激情,與哈尼語言音調緊密結合,似說似唱,吟唱性強。

  哈尼族姑娘在吹“哩嚕”。“阿哧”亦稱“阿茨”、“阿其”。有“玩的歌”之意。主要為愛情內容,有的涉及勞動等其他社會生活內容。傳統的唱詞極為豐富,亦可觸景生情即興編唱。演唱形式有男女對唱和獨唱,亦有用民間樂隊伴奏的男女領唱眾人幫腔等形式。

  後一種往往形成自由的多聲部。在山上大聲唱的叫“赤瑪”、“阿其古”,中聲唱的叫“白”、“阿其俏”,均類似山歌。曲調高亢嘹亮,句尾常用拖腔,上下句一起一伏,形成對比。

  迷煞維

  迷煞維是喪葬習俗歌,為給父母和德高望重的長輩送葬時不可缺少的禮儀。哭一聲唱一段,音調悲切。莫丕差即貝瑪(巫師)調,屬祭祀歌。因由莫丕(即貝瑪)所唱而得名。各地曲調不同,有的莫丕差近似呼喊。

  然咕差

  然咕差意為娃娃唱,即兒童歌內容豐富。有《太陽歌》、《彩虹歌》、《放鴨歌》、《放牛歌》、《阿密冊》、《搓泥團》等等。均為較古老的哈尼族民歌,曲調短小,音域不寬,多數可邊歌邊舞。阿尼託意為領娃娃歌,即搖兒歌。多由婦女輕聲哼唱,旋律娓娓動聽,多用相似的樂句反覆吟唱。然咪比嫁姑娘的歌,系婚禮風俗歌有“出嫁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內容不同,曲調也各有差異。

  器樂

  哈尼族吹管樂器較多,有梅巴(巴烏)、哩嚕(草杆)、扎比、俄比、冊節(栽秧號)、烏翁、切波、期哩、亞加、確索、葫蘆笙等。彈撥樂器有三絃、四弦、口簧等。拉絃樂器有小二胡和坎吉,坎吉構造和小三絃相同,置琴筒於兩膝間,用馬尾弓子演奏。打擊樂器有鼓、象腳鼓、竹筒、鑼、鑔等。器樂曲多來自民歌和歌舞曲。分“阿赤”和“蘇薩”兩類。

淺述海南黎族飲食文化特點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吃”的重要性。黎族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黎族人熱愛生活。生活習慣上,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黎族菜餚習慣把肉菜一起煮,或者把幾種菜混合煮。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黎族文化看看他們的飲食文化吧。

  黎族的飲食文化多姿多彩。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另一種是頗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節眾筒,裝進適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裡烤熟,用餐時剖開竹筒取出飯,這便是有名的“竹筒飯”。

  若把獵獲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鹽,放進竹筒燒成香糯飯,更是異香撲鼻,是招待賓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區的特產,用香糯米燜飯有“一家香飯熟,百家聞香”的讚譽。

  “雷公根”是一種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與河裡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餚;“雷公根”也可藥用,能消炎解毒。“南殺”是黎族同胞過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殺”製作的衛生條件不易掌握,現已很少製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風味佳餚,只有在節慶時候或貴客登門時才能吃到,有“魚茶”和“肉茶”兩種。

  食鼠也是黎族的風俗,無論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時,先把鼠投入火中燒一會,然後颳去毛,除去內臟,再烤或燒即可。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飲之酒大多是家釀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蘭米釀造的酒是遠近聞名的佳釀,常作為貴重的禮品。黎家人常用這種酒款待貴賓。有的地方習慣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黎族同胞平時都喜歡嚼檳榔,吃法是將檳榔削成瓣,用栳葉包住,配上石灰膏和菸絲,放入口中細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發紅,精神煥發。常吃檳榔還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視檳榔為健體長壽食品。

  黎族的肉食主要有豬、牛、羊、狗、雞、鴨,鵝等肉類。肉類喜歡用火烤熟吃。也習慣醃生肉來吃。黎語叫做“喃殺”,味道很香,一家煮“喃殺”,全峒都知味,這是黎族人民食品中的獨特風味。吃“喃殺”是因為天氣炎熱出汗多,又很累,吃了“喃殺”加上釀飯就會很快恢復體力。

  魚、蝦、螃蟹、青蛙、蛇類等也都是黎族人民常吃的美味佳餚。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別,把螃蟹放到木舂裡舂成爛漿,然後加入蔥、酸梅漿、生薑汁等調料,味道香甜鮮美,很好下飯。另外,黎族人民一般還愛吃竹筍和蘑菇以及營養豐富的蜂仔、蜜汁、木蛆、紅螞蟻卵等。

淺述雲南壯族服飾特點

  服飾文化在中國有很好的發展,而壯族的服飾特點以精緻特色而聞名,壯族的婦女非常的擅長紡織和刺繡,她們用自己的手藝將精美的圖案和豔麗的色彩繡在服飾上,使得壯族的服飾文化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下面的壯族文化為您帶來壯族服飾的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雲南壯族有三大支系,儂、沙、土僚,雲南壯族主要聚居在滇東南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東與廣西自治區相接,南與越南交界,西鄰紅河州、北連曲靖地區。其它相鄰地區也有少數分佈。2000年雲南省壯族人口統計為114萬。

  《徐霞客遊記》筆下的三百多年前的粵西土人(廣西壯族),其服飾特點類似於現在的雲南儂人服飾,特別是他記載到現在桂西南左江流域一帶的壯族婦女,普遍有百褶裙和著尾,原文為:“婦人無不跣者。……裙用百軿細襉,間有緊束以便行走,則為大結以負於臀後。……”(粵西遊日記三),這和現代雲南文山馬關、麻栗坡一帶的壯族儂人婦女穿著著尾的裝束一樣。

  清代著名詩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趙翼,曾任鎮安府(府治在今德保縣城)知府,留下了許多德保靖西那坡天等一帶的壯族歷史的珍貴記載,其中的《土歌》描述的德保壯族歌圩場景就有“春三二月圩場好,蠻女紅妝趁圩嫋。

  長裙闊袖結束新,不睹弓鞋三寸小”的記載,也就是說200多年前的德保壯族婦女,還是“長裙闊袖”的裝束,但到了近現代的民國時期統治廣西的桂系軍閥實行強制性的民族同化政策,這種長裙闊袖的裝束已經不見於當時的德保地方誌當中,可見清末民國以來,壯族服裝的漢化在廣西尤其迅速,迅速到毫無族群記憶,以至於我們看到了現在保留了古代壯族服飾遺風的雲南壯族婦女服飾,都要懷疑那是不是壯族的地步。

  現在廣西壯族保留的所謂婦女傳統服飾,大多是帶有清代滿化樣式的服飾,並不是真正傳自古代的壯族傳統服裝,而是近代便裝。至於大頭巾的舞臺裝,雖然取材於民間某些支系的盛裝樣式,但生活中卻是絕對沒有這樣的裝束的,這種誇張的手法並不見得合理,在民間也缺乏親和力。

  雲南壯族各支系的壯族服裝,以及廣西西部邊緣地帶殘留的某些壯族服裝(如那坡的黑衣壯、龍州的岱人、隆林的白衣壯等),比較接近真正的壯族古風。


布依族語言文字文化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思想表達的符號。我國地域遼闊,因地域的差異,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是當地文化的象徵。那麼,在豐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中,也是一樣語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瞭解布依族語言文字文化。   布依語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布依族的語言,屬侗臺語族臺語支,也就是中國學者所 ...

長沙飲食文化的特點

  長沙人自古以米飯為主食,有糙米飯、熟米飯、紅米飯、白米飯之分。山區則一年四季吃薯絲飯。長沙稱魚肉為大葷,禽蛋鰍蝦為小葷,豆腐蔬菜為索,俗稱小菜。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幾乎無菜不辣,所謂“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一起進入長沙文化了解它們的飲食習慣吧!   長沙人善於加工貯藏菜餚,普通家庭都會薰臘 ...

英國人的飲茶文化的風俗

  兩百多年前,中國的茶傳到印度也間接傳到了英國。英國人在那時就愛上的喝茶。英國茶的進口量是世界第一,英國本土不生產茶葉,但人均對茶的需求極高。茶是英國人普遍喜愛的飲料。那麼,英國的飲茶文化有哪些風俗呢?一起來看下。   茶在英國的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然,如果要和中國比起來是差了不小的一截,據說在 ...

溫州小吃文化的特色

  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伴隨著這個城市的興衰繁榮而變化,溫州的小吃文化便在溫州城市空前繁榮成為全國十大造船基地的時候誕生。清初之時溫州地位有所下降,溫州小吃文化大全也日漸低迷,不過如今透過各方努力,溫州的小吃又重新煥發活力。   溫州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鬆糕、箬糕、馬蹄松、魚丸、溫州魚丸、縣前頭湯糰、 ...

雲南佤族民歌的音樂特徵

  我國少數民族民歌的特色就在於體現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在佤族,能歌善舞的阿瓦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民歌,勞動歌、習俗歌、情歌、祭祀歌等都十分豐富,是佤族文化的又一表現形式。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動聽的佤族民歌。   佤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雙江、鎮康、永德等縣,部 ...

拉祜族民歌的音樂風格

  拉祜族民歌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拉祜族善於歌詠,自古以來,創造了無數民歌,型別涵蓋頌歌、敘事歌、兒歌、情歌、喪歌五大類,是拉祜族寶貴的民族音樂文化。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拉祜族民歌都有哪些風格和特徵吧。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地區,少數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口304 ...

民族音樂文化哈尼族樂器

  如今雖然許多的家長送著孩子去學習各種東西,只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孰不知有些人出生就已經在終點線上的。不過學習一門特長總是沒有壞處的。本期哈尼族文化帶你瞭解哈尼族樂器。   哈尼族民間樂器一般不用於民歌、說唱和舞蹈的伴奏,而是一種獨立的音樂類別,較之民歌形式和音域更為靈活多樣。各種樂器因其構造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