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獨具特色的紹興飲食文化

獨具特色的紹興飲食文化

  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都會有不同。有的地方喜歡吃辣,有的地方吃的又比較鹹,或者有的地方吃得較為清淡。而在紹興文化中,有著不一樣且非常獨具特色的飲食。本文將帶領你瞭解紹興的飲食文化,快來看看是怎麼樣的特色吧!

  紹興菜的品種分醃菜、臭菜、黴菜三大系列,且聽我道來。

  紹興人對“黴”字似乎情有獨中,黴乾菜,黴千張,黴毛豆,黴豆腐等,黴乾菜是地道的紹興傳統菜,浙江的黴乾菜屬紹興最地道。黴乾菜用水浸泡,再瀝乾水分,幹燜發酵等法制成。要吃的時候,將黴乾菜擺在碗裡,面上放幾片金華火腿或是五花肉,幾片筍,點上幾滴女兒紅(黃酒),上鍋蒸透。

  夾上一筷子,感覺肉的香味和筍的清甜爽口滲入乾菜中,清香鮮美,肥而不膩,是下飯的佳餚。黴乾菜一定要趁熱吃,配上米飯或者饅頭,誘人食慾,真能讓人多吃上半碗飯。

   醬菜醃菜,紹興喜歡以醬醃的方法來製作萊餚,是把魚肉雞鴨,各種內臟,或醬或醃,在戶外日曬風吹,直至水分被風乾。每逢臘月年邊,大街小巷,戶戶屋前,家家廊下,醬醃製品掛曬滿竿,給水鄉平添了一份過年的氣氛。醬魚乾,蒸出鍋之後,香氣四溢,口感極妙。醬魚乾的肉不同於醬雞鴨那麼硬,容易塞牙,加熱後更是鬆軟可口,細細嚼來,滋味獨特。

  臭菜有臭冬瓜、苷菜杆、臭豆腐乾等,到了咸亨酒店門口,撲鼻而來的是沖鼻的臭味,那是油炸臭豆腐的味道。臭豆腐可謂極不入鼻,但只要有膽量吃下第一塊,覺得外脆裡松,臭的迷人,抹上辣醬甜醬後賣相更是誘人,從此就與它結下不解之緣了。紹興街頭、小巷深處常常傳來沖鼻的油炸臭豆腐臭味,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頂著沖鼻的臭味站在街邊吃著油炸臭豆腐。

  紹興酒是用純糧製造的低度酒,糖酸適中,營養豐富,適量飲用能起到生津活血,促進新陳代謝,兼有提神、開胃、消除疲勞之功效。黃酒的飲法:紹興酒的飲法頗有講究。夏暑之季,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塊,注入少量的黃酒,最後加水稀釋飲用。有的也可放一片檸檬入杯內,此曰冷飲。

  冬日溫飲,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郁,酒味柔和。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待到加熱,酒色濃厚,香氣四溢,飲後暖胃活血,令人陶然。

  佐酒佳配:飲酒時,配以不同的菜,則更可領略黃酒的特有風味,以紹興酒為例:幹型的元紅酒,宜配蔬菜類、海蜇皮等冷盤;半乾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大閘蟹;半甜型的善釀酒,宜配雞鴨類;

   太雕酒是紹興咸亨酒店註冊專利的黃酒,經八年以上的陳年貯藏,按最佳方法勾兌,酒質淳厚、香氣濃郁,回味無窮。5公斤裝的罈子太雕190~288元。

  我們這次去咸亨酒店FB,是因為我公司領導來視察,客戶接風,我們還是堅持要土菜,點了黴乾菜扣肉、黴千張、黴毛豆、黴豆腐、醉雞罐、臭杆子蒸豆腐、清蒸魚、炸臭豆腐乾、白灼河蝦、火腿玉米湯等,1斤八年的太雕,菜泡飯(這裡的菜泡飯也很地道,加入了火腿),大家吃得其樂融融,酒足飯飽。瞭解了紹興飲食文化中的部分精華。

  黃酒度數不高(11~15度),但是後勁大,不要好喝貪杯,醉得不省人事歐。

  紹興境內飲食店、酒館、茶店、小吃店,向以量多、分散、規模小為特點。1949年,僅10萬人口的紹興市就有各類飲食店844家;紹興縣人口超百萬,各類飲食店多達2406家。紹興釀酒、製茶行業發達,產量多,質地優,民間素有飲酒、喝茶的傳統習慣,酒館、茶店特多。飲食店大多分佈在城區和農村集鎮或交通要道。與飲食店至為相關的菜餚烹飪,品種多、烹製方法多獨特之處,傳統的就有:焐、熯、醉、燉、黴、醃等32種技法,五花八門,各領風騷。1990年,全市有飲食企業6152家,從業人員13950名。

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東鄉族手抓羊肉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飲食是最讓人們關注的一個話題,中國的飲食也早已衝出國門,成為世界聞名的特色。在神州大地上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東鄉族的手抓羊肉,想更瞭解東鄉族的更多內容嗎?那就關注東鄉族文化吧。

  東鄉手抓羊的品質是關鍵,這頭道工序就是“舍飼”和選羊。東鄉的本地羊吃的是高山深溝野生野長的百草野菜,喝的是從太子山懷抱泉眼裡流出來的天然礦泉水,聽的是豪情飛揚或纏綿動聽的東鄉“花兒”。

  從東鄉本地羊中精選小公羊,把它圈養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用本土土生土長的本氏草,小白蒿、百里香,野蔥野蒜等牧草,乾草、玉米桔杆和麥麩攪拌的精飼料精心飼養,等餵養三、四個月後,進行閹割,戴上籠頭,不讓它東奔西竄,約三個月時間,小公羊長得膘肥體壯,毛重約二十斤時就可以出欄,請阿訇宰了。近年來隨著東鄉手抓的名氣越來越大,東鄉羊的需求量越來越多,供不應求。

  第二道工序是煮羊。把已宰好的羊經過剝皮,淘內臟, 清洗等多道程式處理後,把全羊完整地下入冷水鍋,用急火猛煮。等鍋內的水待開未開時,用小眼細網罩打盡浮在水面上的雜質沫子,再放入花椒、蔥段、薑片、草果、青鹽等調料,再用溫火慢煮,出鍋時需兩人用乾淨木杆撐起全羊小心提起,放在木製案板上或蒸籠裡,控水稍涼,用快刀或利斧按脖子、前腿、後腿、肋條、背子、胸岔、羊尾巴卸成七大塊,再均勻地將每一大塊剁成若干小塊,趁熱裝盤,即可食用。

畲族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由於地域及人文環境的不同,各地的飲食文化也有所差異,而畲族的飲食文化則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那麼畲族人民的飲食文化都有什麼特色呢?在畲族,他們的飲食都有什麼禁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畲族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一、一年四季以雜糧為主食

  畲族先民長期過著隨山而種的遊耕山地農業生活,雖也租種當地地主的水田種水稻,但所種的大米基本都用於交租,所以一年四季以番薯、玉米等雜糧為主食。

  民俗學家沈作乾在1924年發表的《括蒼畲民的調查》一文中詳細紀錄了浙江麗水碧湖畲村畲民的飲食情況:畲民的飲食以番薯為主糧、玉蜀黍次之,食米的很少。普遍用番薯切絲,摻米飲食,叫做番薯絲飯。

  1929年德國學者史圖博先生在景寧敕木山所見到畲民的飲食情況是:吃的非常簡單,只有富裕的人家才吃得起大米飯,以甘薯為主食。每天吃兩餐,很少吃三餐。

  二、嗜辣重鹹,喜食野味、河鮮,善醃製食品

  畲族的飲食習慣之一,嗜辣。畲民喜歡在炒菜煮食時加辣椒調味,正如畲族諺語所謂:火籠當棉襖,辣椒當油炒,番薯絲吃到老。

  關於畲族飲食習慣中嗜辣之原因大概有三:一為貧困,缺油,以辣椒當油炒;二為,畲民客觀居住的條件使然,居在深山,地陰氣寒,吃辣能去溼卻寒有利於健康;三為,畲民喜食河鮮、野味,加辣調味能去腥。

  畲族同胞散居於深山之中,耕山而作,日常狩獵、捕魚以供飲食之需。故其飲食風俗中喜食野味、河鮮。關於此,清楊瀾《臨汀匯考》卷三《風俗考•畲民附》一文中錄福建長汀楊睿詩云:姜薯蕷豆種山椒,叉木誅芋各打寮;夜半風腥呼野菜,強弓毒矢竟相邀。

  《古田縣誌》亦有載:畲家男女赴山耕作,每腰繫魚簍,捕魚螺以為饌羹,執柴刀採薪以供粉餉。為了儲存食物,畲族先民特別重視醃製和臘制食品。關於畲族飲食習慣之中喜醃和臘重鹹這一特點,畲諺有云:食最好是鹹醃貨,穿最好是藍青色。

  如:把芥菜略曬,加鹽醃製在大缸或木桶之中,即成酸鹹可口的酸菜;青辣椒加鹽醃製,即成酸辣可口的酸辣椒;蘿蔔加鹽醃製,即成鹹蘿蔔;竹筍加鹽醃製,即成酸竹筍。

  此外,尚有色似金黃琥珀的鹹菜、鹹豆、黴豆腐等等。魚類河鮮,小魚泥鰍之類則烘乾,大魚則剖開以鹽醃鹹再加酒糟醃製,掛於透風陰涼處晾乾,則成風味獨特的醃魚幹。

  臘制食品一般在冬季,有臘豬頭、臘條肉、臘豬腳等。其中,畲家臘腿製作工藝特殊,風味獨特,於每年冬季,取新鮮豬腿,用食鹽抹透,掛於灶頭,常年以煙火燻之,時歷一年則肥肉似白玉,精肉似火紅,以刀片之成薄片即可入口食用,肉肥而不膩,有股淡淡的煙燻味道,美味無比,口感獨特。


獨具特色的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中國很早就開始了探索世界的腳步,絲綢之路,鑑真東渡,鄭和下西洋,都是見證。在探索的過程透過文化的交流。影響著別人,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飲食文化的交流和影響。包括烹飪原料、烹飪技法、傳統食品、食風食俗等等又是怎麼影響他人的呢?   早在中國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據《史記》、《漢書》等記載, ...

獨具特色的仫佬族飲食文化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是該族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居住在中國南方九萬大山南麓的仫佬族人民,他們有著怎樣的飲食習俗和文化呢?充分了解仫佬的飲食習俗,是全面掌握仫佬族文化的關鍵之一。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 ...

獨具特色的柯爾克孜族的飲食文化

  一個地區或者民族的飲食特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從事的生產活動還有生活環境。當然,還有的地方多多少少會受到宗教信仰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柯爾克孜族,人們也有著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飲食文化,下面就讓我們以柯爾克孜族文化的角度來看看他們的飲食特點吧。   柯爾克孜族早餐較簡單,但營養豐富,多以鮮牛奶佐以其他食物,午餐也 ...

獨具特色的貴州飲食文化

  雲貴高原之上,這裡的水土較為貧瘠,但是這並不妨礙這裡的居民創造他們自己的生活,飲食就是他們在這一地區頑強生存的見證,透過這些當地的傳統食俗,還能讓我們更好更全面的瞭解貴州文化的精髓。   貴州各族由於地處高原,山高谷深,氣候變化大,加之勞動條件艱苦,各族群眾熱情好客,所以好飲酒。貴州各族農村,過去幾乎每戶 ...

獨具特色的苗族飲食文化

  苗族是我們中國一個歷史發展比較悠久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們當今中國一個比較大的少數民族,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民族。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飲食文化,那麼,大家對於苗族的美食文化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在苗族的分佈地區中,大部分的都是一日三餐, ...

獨具特色的畲族飲食文化,畲族烏米飯

  大家都吃過糯米飯,但知不知道,畲族文化中最著名的烏米飯。畲族烏米飯,不用質疑,肯定是烏黑色的。看似普通的烏米飯。卻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鄉情文化與細膩的民族風情都凝聚在烏米飯中。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嚐嚐烏米飯吧。   畲族烏米飯唐朝以來是畲族同胞“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它來自大自然烏稔樹(也叫烏飯 ...

獨具特色的蒙古族的飲食文化

  蒙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傳承歷史的遊牧民族,隨著歷史的發展蒙古族擁有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這種文化的形成其實跟蒙古族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是分不開的。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蒙古族傳統飲食分為紅食、白食兩種,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