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珞巴族:原始部落遺風的喪葬習俗

珞巴族:原始部落遺風的喪葬習俗

  珞巴族分佈在我國西藏東南部與印度接壤的廣闊地區。水陸交通十分困難,與外界交往不多。直到解放前,這裡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信仰原始宗教,因而形成了十分獨特的風俗習慣。珞巴族流行樹葬和土葬。

  一部分部落實行罕見的樹葬。樹葬有三種方式:一是在樹葬的地方找一棵分叉的大樹,在分叉的粗枝上挖一個能容屍的槽,並放上死者生前的用具和一些裝飾品;二是在枝叉處用樹枝捆紮一個平臺,在臺上搭一小棚,屍體及其隨葬品置於其中;三是把屍體以端坐的姿勢放在竹筐裡然後捆放在樹叉上。珞巴族數部落實行土葬。先挖一個圓形的坑,坑有一人多深,在坑底再挖一個與坑壁成90度角的墓穴,墓穴兩邊與上方用木料做支架,並燒火燻烤。墓穴底部鋪墊木板、草、褥子枕頭。死者放入墓穴後,將捆屍體的繩子及臉罩解除,蓋上衣服。死者是男性,在屍體旁邊放上弓箭、砍刀、小刀、菸斗等物;鋪上草後,填土至與地面相平,墳墓上搭個棚子。

  該民族年過六旬的老人,不分男女,都備有用圓木刨成的棺材,晚上在此就寢,表示不畏死,藉以鎮懾前來加害的精靈。男子死後,由其姐妹或妻子梳頭,亡伯 右側外,右手下方放長刀一把,象徵其靈魂進入陰間所帶的防身武器。底墊麻布,口、眼、耳鼻撒鹽洪灌酒,象徵在去陰間的道上不會遭受螞蝗、蚊子叮咬不同需把供祭所殺的牛心、腳、肝、舌各一小塊和若干豬、雞肉放入棺內,供其靈魂前往陰間旅途食用。蓋上棺後,在蓋上鑿一小洞,象徵靈魂進出口的門口。

  下葬時,殺豬和雞,豬的四隻腳和雞的兩個翅膀掛在墳墓上,葬後,要帶回送葬時捎去肉和米酒,在死者房外支鍋做飯,請參加送葬的人吃。吃剩的飯菜要分給來客,忌帶進死者家裡。當晚,死者家屬要到墳前燒火,裝一袋煙,此後,每天早上或晚上都如此進行,時間長達兩個月,兩個月後的最後一天,認為死者的靈魂已走,墳前殺一隻雞祭奠死者,喪事即告結束。

  在珞巴族的喪葬中,具有隆重的父輩葬禮。隨著氏族制度的沒落和家長制家庭的興起,家長去世後的葬儀日趨隆重。父輩死後,要換上乾淨的衣服,讓屍體彎曲呈胎兒狀,用毯子包裹捆好。屍體旁放生前使用過的弓箭、衣飾等。在屍體 面前放一陶鍋,不斷燒火,每餐供應酒肉。

  停屍長短,由選擇出殯吉日定,一般為兩三個村前往弔唁,一起哭喪,哭喪的內容是頌揚死者的美德,祈求死者的保佑。擇定出殮日期後,第二天或第三天晚上,喪家不準與他人說話,不許生火。出殮那天,全村停止勞動,前來送葬。屍體裝入藤竹編制的筐內,由長子或他人背,中途不得停歇和換人。兩人在前面開路,後面有哭喪的親友。

  服喪期間,喪家每天向墓地送一次飯菜,持續一年。葬後一個月,家人及親戚,各帶祭品,到墳前殺雞祭祀。在服喪一年內,親屬要戴孝致哀,子女一年內不戴耳環和其它飾品,不能唱歌跳舞,嚴禁婚娶。

  此外,珞巴族在喪葬方面還有種種奇特的習俗。死者生前若是打到過許多獵物,或者是被殺死的,在停屍和埋葬時,均採用坐姿,不能平臥。一般人死亡三天後,在死者住地燒一堆火,家人要拿起弓箭和刀,在家進行三個晚上的敲敲打打,邊燒邊撒燒紅的沙子。屍體背出家後,家要進行一次清掃;葬後三天,再打掃一次,全村人停止勞動一天;過了三天以後,再打掃一次,全村人仍停止勞動。

  屍體葬後,背屍人要到河邊洗手,洗完後拿一根棍劈四片,插在洗手的地方,表示自己沒受到死者的影響。 家裡死了人,鄰居和親友三天之內不勞動、不狩獵,表示哀悼。喪家十天內不勞動,親戚、本家一年內不唱歌。 嬰兒死後,要進行樹葬,把屍嬰裹好放入一個葫蘆內,高高地吊在樹上。 此外,珞巴族人在喪葬上事無鉅細均問卜。

阿細祭火:原始部落文身遮面赤身裸舞狂歡

  “阿細”為彝族的一個支系,阿細人崇尚火,據說遠古的時候人類是吃生食,自從發現火的用途後就學會了吃熟食,阿細的先祖們為了感謝火,就每年定期的舉行祭火儀式,一直流傳至今。阿細人從生下來時要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以及很多活動都離不開火,一生都與火結緣,所以阿細人把火尊為神。

  每年農曆二月初三,居住在雲南省彌勒縣彝山懷抱中的紅萬村阿細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火儀式,其迴歸自然如痴似狂,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稱得上是東方的狂歡節。

  阿細人—— 一個樸實並充滿激情的民族,一個離大地最近的民族,一個敢歌敢泣的民族。

  從昆明出發,轉石林沿326國道南行80公里,就到了彌勒縣城,再西行22公里的柏油路,攀行5公里的土石公路,撲入眼簾的是綠翠纏繞、土牆灰瓦的西一鄉紅萬村。這裡居住著一千多口阿細人,阿細人據說是彝族的一個分支。

  彝族人崇尚火,從生下來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到與火離不開的各種活動,一生都與火結緣。他們認為,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熟食,驅走了兇猛的野獸,因此把火尊為神。

  紅萬村彝族阿細人的祭火神節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節日的形成,與信仰萬物有靈的阿細人對火的崇拜有密切的關係。阿細人的創世史詩《阿細的先基》記載了阿細人與火的淵源:“相傳遠古時候,阿細先民與獸同處,生命經常受到威脅。一天,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一樣紅彤彤的東西自天而降,落入樹洞。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就用樹枝撬樹洞,結果撬出了火。火嚇跑了野獸,驅走了寒冷,在大火中難以逃生的動物成為美味的熟食品。”

  人們漸漸認識到火的種種好處,於是想辦法把火種保留下來。但由於不能對火加以很好地控制和利用,不是火種被雨淋熄,就是山火肆虐。人們開始對火的功能和威力感到驚奇和神秘,對火又敬又怕,自然想象出有一種神靈在主宰著火。

  相傳,一年冬天,天寒地凍,一個叫“木鄧賽魯”的年輕人受先人用樹枝撬出火的啟發,用兩根堅硬的慄木相鑽,鑽了3天3夜,終於在農曆二月初三這天鑽出了火花,取到了火種。他把鑽火的技術傳授給人們,並教大家保護火種。自此,彝族人結束了茹毛飲血的莽荒時代,五色土地上的莊稼才得以熟食,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於是,人們把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視為主宰火的神靈,當作“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襲了下來。於每年二月初三,也就是“木鄧賽魯”鑽出火的那天,舉行盛大的祭火儀式祭奠他。

  祭祀當天,在村裡等候的壯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童,分成兩組,悄悄地集中到村外事先選定的隱蔽處進行化裝和文面文身。他們用於化裝的顏料大多以本地土製的紅、黃、白、黑、褐五色為主要顏色,其代表圖案以象徵動植物圖案和五色連環圖案為主,動物圖案表現了村民們的動物崇拜,五色連環圖案則象徵著對土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大自然的崇拜,他們把這些五顏六色的顏料,按照各種圖案塗抹在全身上下後,又用棕葉和松果樹葉編織成各種近似野獸圖形戴在頭上,有的頭上還插著飛禽羽毛和獸皮等裝飾品,腰部用棕葉、棕片、地板藤、麻布等編織的“裙服”圍住下身;也有的摹仿原始人類用樹皮、樹葉遮體,用粗狂的跳動和吶喊,揮灑心靈的慾望,釋放原始的激情,用近乎虔誠的傳統方式,來表現古代先民生產生活過程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同時用各種千奇百怪的不同姿式和體態語言來表達祭火的含意。

  成年男人有的為顯陽剛之氣誇張地裝飾自己的陽具,傳說這樣子的男子漢才能威武地成為火神的忠實衛士。為了顯示自己的陽剛之氣,紅萬村的男子們想出了各種絕招,有人用動物的標本裝飾自己的強健體魄,有的用芭蕉花的箭苞暗喻自己的雄壯,也有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全身抹了泥巴,還有的人披掛上樹葉衣,故意不露“聲色”,眾人皆露,唯我獨藏的架式。

  大約在下午4時,由村裡精選出來的祭火人員,也在村裡的老畢摩的率領下,先抬著供品祭器來到村頭祭祀龍樹。“畢摩”帶領幾位長者在高大蒼老的“神樹”前,擺上拱桌,桌子上放兩碗酒,倚著樹幹敬上4柱香,用一隻大公雞繞了幾圈,口中唸唸有詞,“畢摩”雙手合攏夾住一根木棍慢慢在松木下轉動,大約過了幾分鐘後,只見一股清煙從火神的手下升起,緊接著一團火慢慢地燃燒起來……

  這時,旁邊的人們都禁不住一起跳著、笑著、吆喝著高呼:“新火種誕生了!新火種誕生了……”一直站立於火神兩旁的男子便也恭恭敬敬接過火神賜給的新火種放進盆裡。隨著畢摩一聲令下,前後兩個年輕力壯的紋身男子將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隨著火種和“火神”被抬起,鞭炮聲、鑼鼓聲、牛角號聲轟然響起,人們歡呼著,喊叫著“木鄧賽魯(火神)木鄧賽魯來羅……”以捆綁著許多木刀的樹枝為“火神”開道。“火神”威風凜凜、神靈活現地穿小巷、走大街周遊全村。遊走的隊伍喊著“木鄧賽魯來喲喝——喲……”的變調彝語,手舞足蹈,一會走,一會跑,做出誇張的鬼臉,人群到哪裡,笑聲就到那裡。

  人們將“火種”送到村中最大的場院上,點燃篝火,紋身遮面的人摹仿各種動物的神態即興表演,狂舞縱歡,有的用小篩子做月琴,短棍做笛子,長棍當二胡,不管手裡拿著什麼物件都成了“樂器”,而樂聲都是從人們嘴裡發出來的,有的人嘴裡哼著即興自編的土著歌謠;有的呼叫著踩火堆、跨火欄、射火箭、轉火磨、闖火陣,就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人們戀戀不捨地將自己手中的“兵器”、“樂器”投入篝火,意味著汙穢邪魔已被火燒盡,“火神”會保佑來年收成有餘、人壽年豐。

  就在這時,隨著粗獷奔放的大三絃聲響起,不分男女老少,村民們全都跳起了這塊土地上誕生的“阿細跳月”,盡情揮灑一年中最大的快樂……

  每年的彝族“祭火節”簡直像一個盛大的化裝舞會。在天籟般醺醺的氣氛中,幽幽火光從朽木中鑽出,彝族同胞脫去外衣外褲,蒙著臉,圍著火堆,載歌載舞,以示燒盡過去的晦氣。他們穿著各種古怪離奇的服裝,別出心裁的裝扮,在迷幻的聲響中搖曳著時裝步,載歌載舞。

  夜幕降臨,年輕的姑娘、小夥們通常會相約去體驗浪漫的午夜……

珞巴族的喪葬習俗

  珞巴人死後衽土葬。人死後,先換上新衣或乾淨衣服,再把屍體彎曲成坐狀,蒙上單子,用繩捆紮好,放在右側門後,頭西腳東,象徵跟著太陽去了。在死者身邊放置其生前用過的衣物用具、弓箭和裝飾品。屍體在家停放二三月,每餐要擺供祭品。發喪要請人卜雞卦,擇吉日。凡喪家都要殺一頭牛待客,但要留下牛頭和一些牛肉。近親和村中人要送一些酒和玉米麵表示弔唁。下葬那天,全村停止勞動,為死者送葬。死者由親屬背靠背地背到墓地後,挖掘一丈深的墓穴,穴底墊放舊衣服,再將屍體頭西腳東放下去,解開繩子,拉直屍體。然後在穴口安一木門,再填土堆成墳頭。墳頭下栽一個木叉,叉上掛放新殺的牛角、弓箭和一個竹籃,籃內盛放所供祭品。

  屍體出門後,家裡要清掃一次。送葬前後,要請全村人吃飯。葬後三天,家裡再清掃一次,全村又停止勞動一天。再過三天,家裡再清掃一次,全村再停止勞動一天,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埋葬後一個月,分居的兒子、出嫁的女兒和親戚,要自帶酒、雞、飯、菜到死者家裡共餐。一年後,離家的子女要趕一頭牛來,加上家裡出兩頭牛都殺掉,請全村人會餐。牛角送到墳上。到此,對死者的紀念活動算是結束了。

  父母死後,子女在一年內不能結婚,不能戴耳環和其它裝飾品。丈夫死後,妻子在一年內不能剪髮,額前留海上系一紅色毛線,滿一年方可除去毛線和剪髮,過一二年後,才能再改嫁結婚。


獨龍族喪葬習俗

  獨龍族相信,初死之人很戀家,經常要跑回家,因此送喪儀式之後,還必須請巫師舉行攆魂儀式,將鬼魂攆回到陰間去。其做法是:先殺豬、雞,供祭於墳地,巫師手持攆魂棍,邊指邊念:"你已經死了,在格蒙那裡你像摘黃瓜一樣地被摘掉了!這裡不是你的地方,你回去吧!酒肉飯菜都抬來給你了,不要來家裡搗亂,讓大家平平安安吧 ...

珞巴族喪葬習俗

  珞巴族家庭特別重視為死者治喪,力圖以此慰藉亡靈,並表達對其哀悼懷念之情。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樹葬,禮俗相當複雜,禁忌繁多,以示盡了孝道。   珞巴族多數實行土葬,因土裡有金,故亦稱金葬。挖長方形墓坑,用石砸實,不留足跡,放入死者生前鋪墊的藤席和方塊木枕。   病人去世後,通常由背屍人來料理。將死者頭朝外,以 ...

民族文化侗族喪葬習俗

  侗族也算是我們所瞭解的民族裡不同的喪葬習俗最多的一個了。對不同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喪葬習俗,現在這個時代入土為安也大都是化為骨灰的。本期小編帶你去侗族文化了解一下侗族的喪葬習俗。   上祭。於死者去世後第二天舉行,祭品須有雞、魚、肉“三牲”,誦畢祭文,鑼鼓、嗩吶、鐵炮齊鳴,加上道士的念唱和婦女的哭聲,整個葬禮 ...

蘇州文化蘇州喪葬習俗

  對於喪葬,肯定都是不想提的。但這又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終有一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都不知道。而喪葬的習俗我們還是要遵守,畢竟那是對逝世的人一種尊敬。蘇州文化裡,對於喪葬的說法有著怎麼樣的習俗呢?一起了解吧。   送終:先人彌留之際,血親(夫妻、子女等)應守護旁邊,在其即將嚥氣時,點燃香燭以引死者“上路 ...

不同地區文化無錫喪葬習俗

  “死者命之終”,生老病死,是人生免不掉的事。雖然會難過,但是還是得想的開一點。不同地區文化的喪葬習俗都不同,那麼無錫文化中的喪葬習俗是怎麼樣的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彌留之際,子女要守候在老人身旁。老人將死未死時,為他(她)洗浴或揩身,穿衣,著鞋襪,戴帽。舊時人死後入殮,棺木不封,稱小殮;3天后 ...

河北喪葬習俗戴孝掛孝介紹

  雖說“人固有一死”,在民間人失去後,親人要為逝去的人辦喪禮,這是人們非常注重的禮儀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為逝去人的哀悼與悲傷之情,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葬禮習俗,我們一起來看看河北文化中具有獨特風俗的喪葬習俗吧。   老人壽終,子孫披麻戴孝。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親人則腰纏 ...

詳解武漢喪葬習俗與禮儀

  人的一生無論有多輝煌,過程經歷是多麼的波瀾壯闊,最終都躲不過死神的召喚,這是生命的迴圈,沒有人可以躲避。人們出於對死者的尊重,無論民間還是官方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今天就要透過武漢文化了解這一地區的喪葬習俗。   1、武漢喪事風俗:老年人走的時候要有子女在旁,才方便說下最後遺囑之類的話。   2、佈置靈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