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紀雲:中國學生為何不會提問?

紀雲:中國學生為何不會提問?

  曾經去過某個沙龍,邀請了的某個日本作家,與他對話的也是國內某知名網站的總編輯,討論的主題是“中日國民教育、公民意識與價值建構”。在對話結束之後照例有互動問答。每到這時候,我總能看到現場有一陣很長時間的沉默,氣氛也有點尷尬。

  終於,有一位男生提問,他用了10分鐘發表自己對這場沙龍的看法,在主持人忍不住要求他“說出你的問題”時,他繼續用了5分鐘談“我感覺”怎樣怎樣,主辦方實在看不下去,只得強行制止他的“我感覺”。

  這次活動的觀眾有很多在校大學生,提問的也大多是學生,一位“中財”(中央財經)的男生也用了大部分時間表達自己對講座的看法,並連著丟擲好幾個問題,讓嘉賓不知回答哪個好。

  這些現象暴露了中國學生不會提問。要麼說了半天都沒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是忙著表達自己的看法。要麼一下子丟擲太多問題,讓人不知所措。要麼隨心所欲,別人回答不了。

  同樣的情況在各國元首中國演講時,也時有發生。中國學生經常提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比如2010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北京大學演講並回答提問,北大學生的第一個問題是:“作為英國的領導人,您能從中國模式中學到什麼?”

  閭丘露薇也經常去高校演講,她很奇怪學生為什麼不問她新聞專業方面的問題,而總是問“如何才 能成功的”、“你是怎樣做職業規劃的?”、“你成功主要靠什麼?”這種問題,還有像“什麼是感受最深的一次?”、“是什麼力量驅使你去伊拉克的?”等,這 些都是閭丘不喜歡的問題。因為它們沒有意義,也沒有答案。

  不會提問,說到底是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去提問。我們只是一味的接受大量的知識,至於是否消化無人理會。

  中國的課堂總是比較規矩。記得上小學時,老師甚至都不允許上課喝水,小朋友只能忍著。當然, 現在已經好很多,至少上課喝水不是問題了。但課堂仍是老師在說,學生在聽。老師似乎不需要學生的反饋,學生好像也不覺得有提問的必要。即使到了所謂自由的 大學課堂,亦是如此。有的老師想來點創新,於是鼓勵學生提問,卻發現提出的問題讓人實在不敢恭維。

  本質上,中國人傾向於認為教育就是一種單向的傳播,老師高高在上,用知識和年齡的優越感俯視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有隔膜,沒法真正進行交流。“不會提問”是中國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高等教育的問題很多也很雜,絕不是簡單的去行政化什麼就能解決的。而去行政化也說了這麼多年,不見改善倒越來越“官本位”。諸如此類,我們是否也該對這些提問了呢?

中國文學為何不能從大事件中崛起?

  中國文學為何不能從大事件中崛起?

  《中國文情報告(2008-2009)》近日出爐。 報告 的主編、文學評論家白燁不無肉麻地說,2008年中國的文學創作,可以用收穫平實、樣態豐盈來概括。同是文學評論家的彭學明要老實一點,他說,2008年的中國長篇小說,多是老弱病殘。彭學明的這句話也可概括整個2008年的中國文學。

  2008年,中國發生了諸多慘痛或隆重的大事件:汶川5 12大地震、北京08奧運 此外,還有改革開放30週年紀念。但大事件並未孕育大作品。回顧2008年,反倒是一些另類的 偉大作品 給人印象深刻,如王兆山的 縱做鬼,也幸福 ,以及餘秋雨的 含淚勸告災民 。

  在我看來,中國當代文學不能從大事件中崛起的表徵,可一字概之曰:隔。文學家就像甲型H1N1流感患者,被隔離在病房,無法觀察屋外的世界,並與之共鳴、共振。

  然而,中國傳統文學裡,實際上一直有緊貼時代,從近事中取材的傳統,由此獲得充沛的生命力。從詩經、楚辭到庾賦、杜詩、韓文、關劇、明清小說,莫不如是。抵至民國,自梁啟超掀起政論高潮後,雜文時評盛極一時,報人張季鸞,雜文家魯迅,就是個中翹楚。而其時緊貼時代的文學同樣強大,老舍的《四世同堂》,李

  (責任編輯:admin)

新京報:景區人滿為患為何不預警?

  

  長城的人海

  雙節長假,全國各知名景區再次出現天量客流,陝西華山大批遊客滯留山頂,普陀山出現遊客滯留,西湖、黃山、九寨溝、三亞……無不出現客流井噴,看景成了看人,遊客怨聲載道。不過,雖然這些景區均創下或者逼近歷史最高接待量,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迄今為止,罕有景區主動釋出客流預警,以分流遊客。

  景區為何不及時預警?專家一語道破天機,“對於提前預警,還是一個難題。景區怕影響客流量和收益一般不會做。”

  長假制度改革以後,7天長假只有國慶和春節,而春節是閤家團圓的節日,加之又處寒冬,大多景點遊客稀少,因此國慶長假無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假期,更不用說今年少見的8天假期了,各大景區哪肯放棄這難得的吸金機會,因此,遊客再多,它們也咬牙扛著。

  不過景區雖賺了個盆滿缽滿,卻把成本和風險推給了遊客。人滿為患之下,景區的服務質量根本無法保證,景區休閒、飲食等消費藉機暴漲,遊客花了比平時高出許多倍的價錢,得到的卻是劣質的服務。遊客的安全也無法保障,就像華山,大批遊客擠在險峻的山頂,晚上山裡沒路燈,氣溫又低,很容易出安全事故。事實上,此前因遊覽人流擁擠而造成死傷事故,不在少數。

  而且,景區管理者掙了錢,景區環境卻受了傷。對於許多重要自然和文化遺產而言,大量遊客湧入將給古樹、文物等環境設施帶來破壞,甚至眾多遊客撥出的二氧化碳,也將對文物保護造成一定影響。

  年年長假景區人滿為患,景區背棄自身管理責任,無度追逐經濟利益,為何無人糾正和問責?景區客流超容預警,為何總是難以啟動?

  關於景區客流超容預警,雖然在一些官方說法和檔案中屢屢被提及,但實際上,它至今未形成規範的制度。景區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接待旅遊者,此規定還寫於《旅遊法(草案)》,2009年《旅遊者安全保障辦法(初稿)》公開徵求意見時,曾提出建立藍、黃、橙、紅四色旅遊安全預警機制,但該辦法至今未見出臺。

  景區客流超容預警的無法可依,造成了預警啟動的高門檻。近日,曲阜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即便遊客高峰時需暫停售票,也必須由市裡主要領導來決定,這是一個複雜工程”。

  景區客流超容預警,立法不能再遲滯。有關部門應根據全國各個景區的最大客流接待量,確定預警的啟動門檻;同時明確預警的釋出單位,比如國家和各地的假日辦;拓寬預警的釋出渠道,從電子顯示屏、路牌、高速服務區公告到廣播電視、手機簡訊、微博等等;明確對不及時預警行為的追究,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

  10月2日,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全國旅遊假日辦主任祝善忠在泰山景區看到了客流超高的情況,強調假日旅遊應該堅持安全第一。旅遊安全,靠景區和地方政府的責任心,更要靠制度的保障,但願難產的旅遊安全預警,能早日成為現實。


許倬中國歷史的幾次轉折

  我們常聽人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好像今天的世界缺少了大家可以遵循的倫理與道德原則。這種感慨何代無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埃及記錄上,曾有人做過同樣的感慨。而中國的經典裡,也時時充滿了這種感慨。其實,每隔一段時間,社會結構和文化價值都會有所轉變,於是新時代的價值和舊時的價值就會不同。   我們以中國歷史上 ...

王牌電動車有電何不

  1、空氣開關跳閘了、電源訊號系統故障、剎車斷電問題、控制器問題、保險絲問題。   2、如果電動車,無論是兩輪還是三輪,一旦在半路不動了,第一個應該檢查空氣開關。空氣開關容易跳閘,如果真跳閘了,推上去就可以了。   3、電源訊號系統故障。主要是防盜報警器惹的禍。如今為了追求智慧、高階,很多電動車裝上了防盜報 ...

溶酶體何不溶解自身

  只有當被水解的物質進入溶酶體內時,溶酶體內的酶類才行使其分解作用。除非溶酶體膜被損,溶酶體內的水解酶逸出,才會導致細胞自溶。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內部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區域 ...

中國宋代茶禮表演  ... 揀茶》詩云“曾思殿東金 ... 見寄二首》“大芽春米新 ... 、學生賜茶。趙佶作有《子 ... 茶會。文人以茶聚會儀式,或朝廷 ... 五《民俗》記載“或有從外新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作為最吃的國家中國人為何不喜歡火雞

  作為最會吃的國家,中國人對於食物有著高度的熱愛和處理的智慧。不過就有人問,中華美食千萬種,為何卻很少見到在著名的感恩節食物——火雞上做文章呢?現在就讓飲食文化來告訴你,中國人為何不喜歡火雞。   你可能喜歡》》火雞的營養和作用   其實我們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沒有正式抵制過火雞肉,之所以少見到人們吃 ...

郝國中中國人為何不尊重生命

  著名作家王安憶說:“每每看到美國政府為了一個戰死在異國計程車兵遺骸斤斤計較寸步不讓時,一種莫名的感動自心底湧起。每每看到我們自己的生命如草芥和數字 時,一種無以言狀的悲涼直達心底。在我們幾千年歷史裡,你檢測不出絲毫的關於人的概念,人的權利,人的尊嚴。沒有人在意我們的生死,包括我們自己。.”   稍微常識的 ...

中國的商人何不能當官

  商人在古代是不能當官,但是現代可以當官。   在中國古代,政府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即重視農業的發展,抑制商業的發展;重農抑商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從李悝變法、商鞅變法規定的獎勵耕戰,到漢文帝的重農措施,直到清初恢復經濟的調整,都是重農抑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