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暑食荔枝、羊肉:
荔枝是莆仙第一名果,興化郡城因而雅稱荔城。郭沫若遊莆詩以“荔城無處不荔枝”概括出莆田的特點。大暑食羊肉,是莆田又一節令食俗。莆田民間認為大暑這一天要把熱氣發透,全年方能無災無病。因而莆俗在大暑日專食羊肉、荔枝。
2、七月半食金果:
金果是莆仙民間過中元節的主要供饈。把糯米浸水後磨成濃米漿,加適量食用鹼製成,蒸成後形如圓盤,色呈金黃,故名“金果”。民謠雲:“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果賞味;十三十四,挑來挑去。
3、除夕食紅團:
莆俗民俗中,紅團是象徵喜慶和團圓的。年關近時,莆仙農村家家戶戶都忙於做“紅團”。即用麵粉或米粉為“團皮”原料,以紅綠豆、糯米或地瓜幹加糖煮熟為團餡,皮包餡用木印模印成飽滿的圓月形,染上食品紅,以“雞葉”(學名囊荷)為襯底,做成後放入蒸籠蒸熟,色香味俱佳,為除夕節令老幼皆喜的食物。
小吃:
1、莆田滷麵。莆田的滷麵算是最富盛名的小吃了,其中屬江口的滷麵有名了。面是莆田自制的,在外面較少能買到。佐料很多,有海蠣,蟶子,乾貝,蝦乾,精肉,蘑菇。滷麵的工序不難,但是要做地道的卻是很困難。
2、興化炒米粉,莆田古稱興化,化的米粉比別的米粉都白且細 。
3、西天尾扁食。天尾是莆田的一個地名,山靈水秀的。西天尾扁食是一道天下美食,皮薄餡多,包的都是瘦肉,吃的時候感覺皮也是肉做的。而且 還有炸的扁食。熱騰騰的扁食,放上花生油,香蔥,香飄飄的。
4、蝦蛄。蝦蛄也是蝦的一種,只是個頭比小蝦大多了。味道一樣的鮮美。蝦蛄以前比蝦便宜很多,聰明善良的莆田人民就想到了用蝦蛄來代替蝦,吃法跟小龍蝦相似。
5、潯燉冬瓜。潯是螃蟹的親戚。也是橫著走的傢伙,比螃蟹便宜很多,俗稱“爬爬”。這道菜關鍵在於選擇“爬爬”,燉湯不用買太結實的,放上冬瓜一燉,潯的味道都流到湯裡,冬瓜吸足了味道。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自古是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其中灣口的湄洲島是海內外聞名的和平女神媽祖廟所在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莆田是著名的僑鄉,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僑胞150萬人,分佈在84個國家和地區;莆田盛產鰻魚、對蝦、梭子蟹、丁昌魚等海產品,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作為四大名果馳名中外。
無論是春節還是元宵無疑都是我們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同的地區都有著不同的信仰,有著不一樣的習俗。在莆田過元宵最少不了的就是擺棕轎,你想要了解擺棕轎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莆田文化了解莆田元宵節的特色擺棕轎。
擺棕轎是福建省莆田市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屬於元宵節鬧元宵特色。人們圍在燃燒的篝火前,表演者抬 ...
莆田特色美食有:滷麵、熗海蠣、荔枝肉、紫菜燜飯、興化炒米粉、幹燜羊肉、豆漿炒米粉、尾扁食、莆仙豆丸和燜豆腐。滷麵是福建省南部沿海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人民逢年過節,或喜慶壽誕請客的禮食,口味香甜、滑潤、濃郁,是由各種配料做成滷湯與麵糰混起來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等地的一道特色 ...
正月十五上元節前後的鬧元宵活動,不單單在一個“吃”!其內容還包括耍雜技、表演武術、耍社火(踩高蹺、跑旱船、舞獅、舞龍、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橋、摸釘”則更具特色了。明清兩代老北京盛行婦女們“走橋、摸釘”的習俗。元宵節狂歡的正月十六晚間,婦女們罩上白綾衫,成群結隊,手挽手,肩並肩地出遊, ...
春龍節是我過部分地區很隆重的傳統節日,有關青龍節的習俗又很多,如撒灰引龍、扶龍、燻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挑菜、踏青、迎富等。
食俗方面有:吃麵條(龍鬚)、春餅(龍鱗)、水餃(龍耳)、米飯(龍子)、餛飩(龍眼)、爆玉米花、豬頭肉等。
不同地區還有各具地方特色的習俗。 ...
世界各國母親節
中國: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用賀卡和康乃馨來表示愛,
挪威:母親節定於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阿根廷:則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慶祝母親節。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慶祝母親節。
南非:母親節則定於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稱母親節為Ma?teri ...
哈尼族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十月年為大年,按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歲首。節期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後。這時正是大春上場,廄中豬肥的時節,有條件的人家都殺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黃糯米飯獻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著新裝,親友們互相走訪;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這個節日裡請媒人去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將至。民俗專家說,清明節源遠流長,中國有20多個民族都過清明節,但過節習俗不盡相同。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烏丙安教授指出,清明本是24節氣中一個普通的歲時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說法,這個節氣萬物復甦,是適合耕種的時令,從此進入農事大忙的階段。
烏丙安說,清明節至今已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