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蒙自彝族風俗

蒙自彝族風俗

  認乾爹 除臘歐語系的姆基外,都有認乾爹的習俗。小孩六七歲時從親友中找一屬相相生的人作乾爹,以保平安。儀式簡單,乾兒的父母備辦雞酒,帶孩子敬拜乾爹、乾媽。乾爹賜給乾兒子姓名,賞給項圈、手鐲、衣服等物,在乾兒子手上系一紅線(稱“拴魂索”),即告完成。也有等乾爹的習俗,儀式與漢族同。

  祭龍 境內彝族各支系均有於農歷三月第一個屬龍日祭龍的習俗。由村由德高望重的男性老人為“龍頭”,主持祭典。聶蘇潑祭龍為時一天,合村停止農事活動,殺豬一口祭祀龍樹(由村人選定的村中或村邊的大樹,一經選定則永為龍樹),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制定村規民約,委派當年的守地護秋人員。僕瓦潑和西南部山區的姆基,祭龍時間長達三天。屆時,各村男女青年相邀到本村對歌、跳弦。三日內,主客均不得離村,客人由邀請者招待。三日後,“龍頭”率合村老幼“祭路”,然後送客。僕瓦潑的青年男女往往借祭之機交流感情,談情說愛,結成伴侶。

  嘎馬底一帶的臘歐語系姆基人,祭龍為時一天,全村殺豬一口,各戶備醪糟一罈祭祀龍樹,祈求豐收。然後,以姜和豆芽煮豬肉,全村聚餐,不邀外人。入夜,合村男女 “跳掌”(男女手挽手,男吹笙,女打響把)為樂。

  臘歐語系姆基還有不定期祭獵神的習俗。無論集體、個人獵獲禽獸均食肉留骨,藏於家內,不亂棄置。積攢到一定數量,送入山林,傾入溶洞,禱告獵神,祈求圍獵豐收。土改後,圍獵活動減少,少見祭獵神活動。

蒙自彝族語言文字

   彝族是漢藏語系,藏緬語系彝語支彝族分六個方言群,蒙自彝族屬南部石屏、新平方言群,蒙自彝族可分六個小方言區,即壩區(十里鋪、雨過鋪、紅寨、草壩、多法勒)聶蘇(羅羅)語,山區西北勒、鳴鷲、老寨僕瓦語,芷村、期路白僕瓦語,冷泉、水田僕瓦語,水田嘎馬底僕瓦語,冷泉姆基語,各語支因有明顯共同淵源和具有定漢語藉詞。因此,語系要素基本一致屬南部石屏、新平方言,仍可基本通話交往。

  目前聚居西北勒僕瓦潑支系的以本民族語言為主要交際工具,婦女和未入學的兒童多數不懂漢語和其它支系的語言,散居其它山區的僕瓦潑,如:芷村巖峰窩、老寨羊街子等族,改操漢語。現無論城區、壩區、山區彝族各支均趨於漢化,漸操流利的漢語兼民族語言。

  彝族文字在漢文文獻中曾被稱為夷經“爨文”、“韙書“,彝族稱為聶蘇書所,彝文創制和使用,有學者認為有五千年的歷史,考古學家成功應用古彝文譯破西安半城遺址等甲骨文和符號。從傳說中伊阿伍、恆本阿魯、吉祿、畢阿西拉則、密阿疊到唐代彝裔阿畸都先後參與過彝文的創制和收集工作。彝文象形會意、諸義的音綴文字一般一字一音,其文字總數12000個,常用1000—3000個,其基本特點是綴字成文。隨著長期的歷史演變,古彝文的筆畫簡代,結構也比較規範,但仍以表音為主,在使用時轉音或引深其意,有時也用於表間地987年雲南省推廣使用規範彝文,蒙自部分教師和有關部門人員也參加規範彝文的培訓學習,由於各種因素,未能推廣和使用。

  蒙自通行古彝文,形在篆隸之間,多呈長方形槽臥形,和其玉溪彝文一致,同字和四川涼山規範的彝文約呈90度方位差,明代祿氏土知縣以官方形式開辦過彝文塾館四所,但規模不大,主要是傳統教育形式,明代蒙自繼承使用彝文使用發展到達頂峰,阿迷(開遠)彝文系此時傳入,其中大莊上菲底彝文版本為代表。清代改土歸流後,彝文傳播方式及父傳子,子傳孫或師徒相傳授,祭祀時現場教學,畢摩(白瑪)在彝族民間享有較高威望和影響,民言:“寧與畢摩成鄰居,不與官家共一家”之說,改土歸流後,畢摩退出政事,一般只從事祭祀活動和整理典籍,收入微薄,生活清苦,“匠人家中無錢財,摩畢家中無酒肉。”並是真實寫照,清中葉,隨著漢文私塾在彝村的發展普及至清末彝文發展停滯,取而代之的是漢文化教育,彝族傳統教育退居第二位。古存彝文典籍的流散於聶蘇支系家廟宗祠和上層人土中,江水地祿氏、大郭西李氏、雨過鋪李氏、十里鋪李氏、仁厚理氏等均有彝文版本典籍珍藏。“文化大革命”絕大部分彝文典籍毀於動亂,知曉彝文者甚少。

彝族風俗

  彝族是一個文武並重,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長幼之間,誰長誰幼,誰大誰小,不僅論年齡,還依據父家譜蝶或母系譜蝶的長晚來定,不許喊錯。在特殊的公共場合裡,就坐排位要以輩數大小排列,長輩在場時發言不搶先。彝族有“客人長主三百歲”之俗話,凡有客人來,必須讓位於最上方,至少也要煙茶相待。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打牛”之前,要把活牛牽到客人面前,詢問客人是否喜歡,然後教人緊執牛尾和牛身,一人用粗木棒向牛頭部猛擊三下,以牛立刻倒斃為吉祥。“打羊”的情況大體一樣。吃飯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燒牛肝、羊肝給客人吃,以示尊敬,飯後還要將牛膀、羊膀、羊頭送給客人帶走。雞頭送給最尊貴或最年長的人吃。

  彝族有很多忌諱,最恨別人叫他們“老彝胞”和“蠻子”,認為這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如有人當眾這樣叫他們,非捱打不可。到彝族家裡做客,要坐在鍋莊(即火塘)的上方或右方,忌腳踏在鍋莊上。主人一般都用酒肉款待客人,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併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裡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在彝家的眼裡,客人把飯吃光再加是不禮貌的。給你吃什麼東西,你必須吃,即使不會喝酒也要少喝一點,表示謝意,不然,就認為你是看不起他們。給你吃的東西,只准在那裡吃,不準帶走,否則就會說你心肝不好,不義氣。


小涼山彝族風俗

  小涼山彝族有父子連名制,至今許多人還能背誦數十代父子連名的譜系。葬禮也多種多樣,內地彝族實行土葬,小涼山實行火葬。巫師有“畢摩”、“蘇尼”,民間崇拜“萬物有靈”和祖先神靈的原始宗教活動,少數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這些都反映了彝族社會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 ...

彝族風俗節慶

  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據彝文古籍記載,彝族曾用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每月從鼠日起頭,十二屬相迴圈三週,以豬日終尾。一年360天,剩下5至6天為過年日,不計入10個內。過年分大年小年,大年在10月末夏至日,小年在冬至。但現在的元陽彝族過年逐步漢化,與漢族同過春節。   祭倮   祭倮選在 ...

苗族語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和川黔滇方言。三個方言中差異較大,尤以川黔滇方言為最突出,與其它兩個方言難以通話。在1170個根詞中川黔滇方言與湘西方言相同者僅為32.7%,與黔東方言相同者佔40%。在各個方言中又有若干次方言和更多的土語,仍以川 ...

貴州彝族風俗

  和其他民族一樣,彝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也受到歷史、經濟、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   由於受歷史程序與文化傳統的影響,彝族人民的婚姻習俗與家庭習俗也呈現出了其特有的民族風格。這不僅豐富了我國的婚姻家庭文化,也極大地促進了各族人民的血肉聯絡。   在歷史的程序中,彝族民間形成了以祖先崇 ...

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蒙自市的海拔高度是1307米。蒙自市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州東部。東西最大橫距61.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2公里,總面積2228平方公里。東鄰文山縣,南接屏邊縣,西連個舊市,北與開遠市接壤。北迴歸線從境內鳴鷲鎮小壩心、西北勒鄉蘇租、文瀾鎮大臺子、雨過鋪鎮新光、長橋海東壩穿過。   蒙自市地處雲南低緯高原, ...

雲南冬天溼冷嗎

  蒙自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天最低溫度10℃,最高溫度19℃,並不會有溼冷感覺,反而很溫暖。蒙自市是雲南省紅河州下轄市之一,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 ...

香酥的做法竅門

  1、材料:去皮五花肉300g左右、豌豆粉2~3湯匙、雞蛋一隻、鹽適量、菜籽油適量。   2、五花肉切片。   3、將五花肉片放入雞蛋,豌豆粉(蒙自香酥肉必需的)鹽適量拌勻。   4、鍋中放油,燒熱,把肉片均勻裹上豆粉雞蛋液後展開,慢慢順鍋邊下入鍋中炸制。   5、不斷翻動肉片,炸至顏色金黃,撈到漏勺中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