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解惑:柯爾克孜族的由來

解惑:柯爾克孜族的由來

  柯爾克孜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很早以前開始,柯爾克孜族就是中華大地上的民族之一,他們的許多文化都是由歷史沉澱而來,這些文化也成為了現代人們的歷史瑰寶,那麼,你知道柯爾克孜族的由來嗎?下面的柯爾克孜族文化為您解答。

  13世紀接受元朝統治,在葉尼塞河上游曾設萬戶府。為改變當地面貌。元從內地和西域把大量工匠和農民遷至謙州(今烏魯克木河南鄂依瑪克處之古城),進行陶冶、冶煉、織造、製造舟楫和漁具等手工業生產;鼓勵軍屯、民屯,備給耕牛、農具、衣服,發展農業生產,並建庫廩,設糧倉,開鹽礦,闢驛道,加強了各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吉利吉思地區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有部分吉利吉思人被遷至今東北松花江流域和北京、山東等地,後融合於當地民族。

  元亡以後,中央王朝的力量到不了西北塞外,柯爾克孜族的處境開始惡化。被迫遷至帕米爾高原和天山荒僻的深山裡。後來,一部分柯爾克孜族人民為擺脫準噶爾貴族的統治,又遷至中亞塔什干、費爾干納及其附近;一部分遷到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和喀喇崑崙山一帶及其附近地區。原本完整的柯爾克孜族被分開來,人口也急劇下降。

  從先秦時代再到十八世紀間,葉尼塞河岸有一群驍勇的騎手,他們的名字有很多版本。中國史籍叫他們堅昆但是更多時候,他們是以柯爾克孜(黠嘎斯)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他們短暫的橫掃過東至克魯倫河,西至葉尼塞河,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農耕區的廣大土地,本文旨在分析黠嘎斯人的裝備,以及其歷史發展的歷程

  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葉尼塞河岸的土地成為葉尼塞黠嘎斯文化的搖籃,根據學者研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葉尼塞河岸邊的塔什提克文化(斯基泰文化的一種)專家發現這些人已經初步學會了灌溉技術,並且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他們的土地上養有牛羊之類的牲畜,“他們擁有密集的馬群”Luchshimi根據木棺內的檢驗報告說道,顯然,馬是這些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無論是在戰鬥時刻還是平時

  關於黠嘎斯具體的人口有多少人們不得而知,但是他擁有一定的農業灌溉技術足以使得他們養育一定的人口,從而建立起一些永久定居點,在第一突厥汗國崩潰之後,黠嘎斯人獲得了充分的獨立,這時候,他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史籍之中,特別是在648年的唐朝,黠嘎斯人派出了他們的使者,他們第一次以一個獨立的政體出現在中國的史籍之中

  5世紀-7世紀之間葉尼塞黠嘎斯人經常處於被襲擊狀態,這種攻擊來自他周圍的牧民,特別是突厥。甚至一度淪陷,成為附庸,但是隨著八世紀的到來,勝利的天平開始向黠嘎斯人傾斜,直到9世紀開始成為北亞一個不可忽視的政治實體。在drevnetyurkoe時代,他們頻繁的向額爾齊斯河盆地(準噶爾盆地)以東的部落發動入侵將那些突厥遺民抓取來為其鍛造武器憑藉著技術優勢他們開始向曾經的宗主國回鶻發動進攻,在唐朝後期的史記裡面甚至提到了他們變成一個強大的實體,擁有大量軍隊,並且囊括其他部落的強大遊牧聯盟

  這時候的黠嘎斯汗國從東面可以抵達克魯倫河,南面和漢人的農耕區域接壤,黠嘎斯汗國開始同周邊的那些定居文化開始了接觸,這種接觸來自於唐朝,以及中亞的那些城邦,他們甚至和西藏(那個時候叫吐蕃)有過來往,主要是在那些棺木中發現了來自上述地區的器物,這證實了黠嘎斯人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孤立的文化,它開始了同南方文明的交流

  但是這個時代是短暫的,他們很快將面臨新的一輪挑戰。接下來的時代黠嘎斯汗國進入了蕭條時期,他們受到了突厥語部落乃曼和東方遊牧族契丹的排擠,重新退入了葉尼塞河上游地區,他們的人口銳減,曾經一度使用的如尼文字也開始失傳

  戰略上也從進攻變成了消極的防守,同樣的,本來和南方農耕定居世界(唐朝,中亞)以及青藏高原的種種聯絡(貿易往來)也因此切斷,到了十三和十四世紀的時候,他們成為蒙古的附屬,在乃蠻被成吉思汗打敗以後,黠嘎斯很聽話的加入了蒙古這個新的聯盟之中,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失去了自身的獨立。

中華民族: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佈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乾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爾克孜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有的地區也通用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爾克孜族主要經營牧業,兼營農業和以畜產品加工為主的手工業。他們的衣食起居具有遊牧生活方式的特點。

  習俗

  柯爾克孜族好客,凡有來客,不論相識與否,都要熱情招待並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請客人吃羊肉時,先請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後再吃胛骨和羊頭肉,尤以羊頭肉待客為尊。

  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給主人家的婦女和小孩,吃其他食品時,擺在盤裡的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豐盛。如吃不完,切忌將剩菜剩飯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裡,不能剩下殘羹剩飯,這一禁忌不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記,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柯爾克孜族喜歡紅色,衣帽、服飾民族手工藝品等也多用紅色裝飾。

  婚俗

  柯爾克孜族傳統的結婚儀式是在女方家裡進行。結婚的前一天,新郎要帶著宰好的羊或其他牲畜,由親戚、伴郎等人陪同,騎馬送到女方的家裡;婚禮前,女方家也要宰牲畜,擺筵席招待親朋好友。

  食俗

  一日三餐,除早餐為饢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麵食、馬、牛、羊肉為主;在農區以糧為主食,但肉類仍佔有很大比重。

  日常蔬菜不多,品種不少,僅洋芋、圓白菜、洋蔥較為常見,並且很少與肉類一起成菜。很多肉類以做成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為主。其次大都做成獨具特色的灌肺、灌腸、油炒肉、肉湯等。

  奶和奶製品在柯爾克孜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見的有馬奶、牛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濃、稀酸奶)等。平時喜用青稞、麥子或糜子發酵製成的一種名牙爾瑪的飲料飲用,柯克孜族好飲茯茶,煮沸後加奶和食鹽。

  節慶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好飯好菜擺好,以示慶祝,還要用小麥、青稞等七種以上的糧食做成一種名為“克缺”的食品,預祝在新的一年裡飯食豐盛。

文化淺談:柯爾克孜族庫姆孜藝術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每個民族中,也有著屬於各民族的特色音樂藝術。其中,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獨有的古老彈撥樂器,“庫姆孜”柯爾克孜族語意是“美麗的樂器”。那麼,這個樂器在柯爾克孜族文化中有什麼樣的音樂藝術呢?

  庫姆孜歷史淵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美麗的高山草原,樹木茂密,動物穿梭,鳥兒歡唱,蟲鳴唧唧。有一個名叫康巴爾汗的人來到了這裡,一邊撿柴火,一邊欣賞美景。

  漸漸地,天氣熱得像火爐,地面湧動著熱浪,包圍了山間萬物。突然,森林著火了,滾燙的火舌吞噬了林中的動物。不知過了多久,火滅了,萬物肅穆,一隻羊倒在樹下,腸子連在樹上。忽然,一陣風吹來,啊,從那裡竟然發出了一種動人的聲響,那聲音如同天籟,傳入了康巴爾汗的耳朵,在心裡縈繞不絕。他聽啊聽啊,對那聲音著了迷,幾乎忘記了時間。

  不知過了多久,他往家走,一路都在琢磨著那聲音。他太渴望再一次聽到那天籟般的音符。於是,他找來紅松木,用羊腸做弦,製作了一把琴。當他彈奏起來的時候,悅耳的聲音也響了起來,他的心中一陣陣狂喜,給這樂器取名叫庫姆孜。他彈的第一首曲子就叫《康巴爾汗》。《康巴爾汗》就成為庫姆孜的經典曲目。

  庫姆孜最早流傳於葉尼塞河流域,隨著交往的擴大,逐漸傳入其他民族和地區。

  據國家民委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柯爾克孜族風俗習慣》記載,庫姆孜早在漢代以前就傳入匈奴。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遠嫁匈奴時,庫姆孜被帶回長安,當時人們問其名稱時,昭君回答說:“渾不似”(見俞琰等著《席上腐談》)。

  在新疆吐魯番的西邊招和屯古高昌地區,發現了一張九世紀初的古畫,畫中有一小孩,所彈樂器,即是火不思(庫姆孜)的前身。唐代,柯爾克孜族先民曾將這種樂器作為貢品獻給唐王朝。隨後,唐代又將庫姆孜作為大唐樂器贈送日本。日本人林歉三氏撰文認為,日語中表示絃樂器的“庫託”一詞,即源於唐代輸入日本的“庫姆孜”。庫姆孜成為日本絃樂器的始祖,這種樂器至今尚可見於日本(林歉三氏著《東亞樂器考》)。


淺談民族文化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 ...

民族文化說服飾特點

  “柯爾克孜”是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的意思。這個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服飾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男女服裝姓氏與其它民族的服飾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具體瞭解吧。   服裝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繡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色棉布無領長“袷袢”,也有用駝毛織成的,袖口黑布沿邊 ...

最傳統的民族儀式割禮

  割禮,作為某些地區和民族千百年流傳的一種成年儀式習俗,分為男性割禮和女性割禮兩種。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也有關於割禮的儀式,柯爾克孜族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看看吧。   割禮,是柯爾克孜人僅次於婚禮的重要儀式。   割禮就是在男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時舉行一定的儀式割去他們陰 ...

盤點的節日大全

  在我國有很多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除了和我們一樣的傳統節日以外,他們還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例如潑水節,火把節等等。那麼在柯爾克孜族都有一些什麼特色的節日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柯爾克孜族文化,看看他們自己獨有的節日吧。   柯爾克孜族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掉羅勃左節等節日。過節時,男女 ...

待客飲食烤全羊

  說起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家一定就會聯想到烤全羊,羊肉串等等新疆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烤全羊其實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美食,柯爾克孜人稱其為“卡瓦布”。柯爾克孜族的烤全羊味道鮮美吃起來吃起來外脆內嫩,別具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柯爾克孜族文化吧。   新疆解放以前,烤全羊是達官貴人、地主巴依等上層 ...

傳統樂器文化庫姆

  少數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夠善舞,他們最大的生活樂趣就是將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歌舞中,有歌舞當然就少不了樂器。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獨有的古老彈撥樂器,它的柯爾克孜族語的意思就是“美麗的樂器”,下面的柯爾克孜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庫母孜的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十分發達,遺產豐富,男女老 ...

的獵鷹節的由來和傳統

  獵鷹節是2009年3月20日,新疆阿合奇縣舉辦的,當地柯爾克孜族民眾聚集在該縣賽馬場,展示自家馴養的獵鷹。阿合奇縣被稱為獵鷹之鄉,是新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獵鷹節是2009年3月20日,新疆阿合奇縣舉辦的,當地柯爾克孜族民眾聚集在該縣賽馬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