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誰

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誰

  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奧蘇貝爾於1963年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這一理論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先前學習所獲得的新經驗,透過影響原有認知結構的有關特徵影響新學習。

電磁理論是誰發明的

  他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1831年6月13日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879年11月5日卒於劍橋。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變化的磁場可以激發渦旋電場,變化的電場可以激發渦旋磁場;電場和磁場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相互聯絡、相互激發組成一個統一的電磁場。麥克斯韋進一步將電場和磁場的所有規律綜合起來,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體系。這個電磁場理論體系的核心就是麥克斯韋方程組。

如何理解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吉登斯的《社會的構成》可以看成是他的結構化理論的一次總結性描述。這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論成果之一。在書中,吉登斯主要論說了社會結構與個人能動性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和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這也是社會學家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他透過對各相關學派思想的批判性總結和創造性論述,表達了自己的“結構化理論”,一種建立在結構二重性基礎上的理論。該理論透過對社會學理論傳統的反思,樹立了自己的理論目標,即超越傳統理論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確立自己的研究物件。他提出社會學所探求的社會結構,只有經過結構化過程才能得到說明。


跨文化護理理論提出來的

  跨文化護理理論是雷林格爾提出來的。跨文化護理理論是美國護理理論家雷林格爾在20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來的。該理論得到了全世界護理工作者的普遍認同,西方國家已廣泛地應用於護理實踐。   該理論目標是為個體、家庭和群體的健康提供與文化相應的護理,其根本就是對護理物件瞭解的越多,為他們提供滿足其需要的照顧的可能性 ...

什麼是證偽理論提出來的

  卡爾·波普爾在其著作《猜想與反駁》提出科學和非科學劃分的證偽原則。科學和非科學的劃分在波普爾這裡得到了明確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識的。非科學的本質不在於他的正確與否,而是在於它的不可證偽性。於是數學和邏輯學便被劃分為非科學的。證偽主義應採用試錯法。這是指人們應該大膽地提出假說和猜測,然後去尋找和這一假說不符合的 ...

皮亞傑認知發展遊戲理論

  皮亞傑開創了從兒童認知發展的角度研究兒童遊戲的新途徑,它反對把遊戲看作是一種本能活動,試圖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總框架中來考察兒童的遊戲,並透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認知發展的遊戲理論。   皮亞傑把心理學的概念引到認識論中,探討認識起源和發展的間題。他認為,遊戲的本質是當“同化”大於“順應”的時候,兒童為了滿 ...

短板理論提出來的

  1、短板理論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   2、短板理論又稱“木桶原理”、“水桶效應”。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 ...

水下擊靶實驗證明了哪種遷移理論

  賈德在“水下擊靶”實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遷移理論是經驗類化說。經驗類化理論又稱“概括化理論”,是由賈德(Judd,1908)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只要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遷移發生的主要原因,不在於任務之間的表面的相似性,而在於是否獲得對有關知識的概括化的理解。 ...

雙因素理論提的

  雙因素理論亦稱“激勵一保健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裡克·赫茨伯格於1959年提出。他把企業中有關因素分為兩種,即滿意因素和不滿意因素。滿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滿足和激勵的因素。不滿意因素是指容易產生意見和消極行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他認為這兩種因素是影響員工績效的主要因素。保健因素的內容包括公司的政 ...

產業結構演進理論

  產業結構演進理論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組成即資源在產業間配置狀態,產業發展水平即各產業所佔比重,以及產業間的技術經濟聯絡即產業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產業結構演進理論的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17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配第在17世紀第一次發現了世界各國國民收入水平的差異和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