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鄂倫春族帽子:狍頭皮帽的特點

鄂倫春族帽子:狍頭皮帽的特點

  很多民族以前主要是以狩獵為主。遠古人類在狩獵活動中,“衣毛而帽皮”,後來就發明了帽子。帽子開始是為了防禦嚴寒而穿戴的。鄂倫春族的狍頭皮帽就是古時候遺留下來的裝飾品,在鄂倫春族文化中,狍頭皮帽有什麼特點呢?一起來了解下。

  “狍頭皮帽”,鄂倫春語稱“密塔哈”,是鄂倫春族婦女的絕活。因為此種帽子是用整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與狍子的頭一模一樣,故稱其為“狍頭皮帽”。在遠古時代,鄂倫春族人只是把狍頭皮的圓形曬乾鞣軟,戴在頭上禦寒。現在鄂倫春族人的狍頭皮帽,是經過千百年,多少代人辛勤勞動,不斷改進而製成的。狍頭皮帽有以下的特點:

  首先,狍頭皮帽是物盡其用,在過去狩獵的日子裡,雖然獵取狍子是垂手可取的事,但鄂倫春人對取都狍盡善盡美,沒有一點浪費。食用部分,從胴體到頭、尾、蹄、內臟,都要摘下。皮毛部分,除軀幹整張皮子外,頭和腿皮是製作靴、帽的原料。狍皮帽的頭圍和人的頭圍大小相似,用它製作帽子,不需太大的加工就可製成。

  第二,狍頭皮帽最初只是把頭皮戴在頭上,頭頂不冷了,但耳、臉仍裸露在外,經過改進,在頭皮下部接上一圈10——15公分的毛皮作帽耳,把耳朵和兩腮也遮擋起來。並在頭頂部分的裡側也鑲上薄毛皮,使狍頭皮帽更加完整和保暖。

  第三,用不同狍頭皮製作的帽子,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用冬季牡狍頭皮製作的帽子,不帶硬角,只帶兩耳,冬皮毛厚,戴著暖和,不帶角,戴著方便。獵人出獵時常戴這種狍頭皮帽。兒童的狍頭皮帽,是用春季牡狍頭皮製作的。這個季節,狍頭上剛長出毛茸的兩隻小角,兒童戴上這種即帶耳又帶角的帽子,象漢族兒童戴虎頭帽一樣,既暖和又美觀,還有生機勃勃的寓意。初秋時,狍子長出脫去茸毛的硬角,形狀筆直,用這種頭皮製作帽子,戴在頭上很有狩獵民族特點,鄂倫春族青壯年和老年人多在節日和喜慶的日子戴這種帽子。

  你可能會喜歡:

  別具一格的塔塔爾族民居

  回族文化:回族的生活習俗

  這些回族禁忌習俗不可不知

  獨特有趣的塔塔爾族婚俗

鄂倫春族民歌:草原上的一顆“明珠”

  民歌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根據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民族獨特的風格。很多民族都根據民歌來表達喜怒哀樂之情。在鄂倫春族文化中,他們的民歌種類繁多,曲調獨特。鄂倫春族民歌也豐富了中國的傳統音樂。一起來了解下鄂倫春族的民歌是怎樣的?

  鄂倫春族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

  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黑龍江等鄂倫春族地區。民歌曲調種類很多,風格多樣,即興填詞,隨編隨唱。鄂倫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贊達溫”曲調為主。這些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一般都是固定的。鄂倫春族民歌可即興填詞,隨編隨唱,曲調亦允許自由發揮,喜怒哀樂完全可以透過音調的節奏來抒發。“贊達溫”的演唱方式有對唱、重唱、獨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襯以“那依耶”、“希那耶”等,顯得旋律悠揚婉轉,動人心絃。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倫春族民歌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倫春族民歌種類繁多,有贊達仁、呂日格仁、薩滿調等。贊達仁多指山歌體民歌和各類小調歌曲,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呂日格仁為民間歌舞,二人或多人手拉手隨歌曲節奏上下晃動,在原地踏動腳步按圓圈移動,以一領眾和為多,情緒活躍,氣氛熱烈;薩滿調是薩滿教巫師在請神、跳神等宗教祭祖活動時歌唱,曲調具有神秘、粗獷、陰沉色彩。代表曲目有《黃驃馬的乳汁》《打獵歸來》《渡口》《額呼蘭、德呼蘭》《依賀如》《阿索亞》《德呀米德呀》《跳神曲》等。

  你可能會喜歡:

  回族葬禮習俗是怎麼樣的

  多種多樣的鄂倫春族民居

  探究珞巴族過年習俗

  淺述布依族語言文字文化

鄂倫春族獨有的美味:風味手把肉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大自然為鄂倫春族的飲食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鄂倫春族文化中,過去鄂倫春族人以野生的動物肉為主食。其中風味手把肉就是鄂倫春族人特有的一種風味肉食品,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個鄂倫春族獨有的美味吧。

  鄂倫春族風味手把肉是黑龍江省鄂倫春族人特有的一種風味肉食品。手把肉是鄂倫春族人最喜愛的佳餚之一。

  做法

  手把肉做法十分簡單。先把打到的狍子或獸的皮剝掉,掏出內臟,洗乾淨,再把肉切成幾塊,放在架起的鍋裡煮就行了手把肉一般選用野獸的胸腔部分,如肋骨、胸骨、舌、心等,這種肉貼骨吃起來很香。

  煮制

  煮手把肉掌握火候很重要,掌握好了煮出來的肉既嫩又鮮。狍肉一般開鍋就撈出。野豬、犴和鹿肉的時間稍長些,煮熊肉時間須更長些,煮爛了才好吃。

  吃法

  吃的時候要每人發一把腰刀,再給每人一塊帶骨頭的肉,用刀削著吃。鄂倫春族風味手把肉多不會全熟,都帶著血絲的,只要五分熟就好。吃肉時還要蘸些鹽水,鹽水是用煮內湯調製的,裡面放入少許食鹽,再撒些野韭菜花和野蔥之類的調味品,使肉的味道更加鮮美可口。吃香噴噴的手把肉,當然要配上獵人自己釀製的米酒,邊喝邊聊。如果舀上一碗肉湯,撒上鹽及蔥花,一邊吃肉,一邊喝湯,更是鮮香無比,且具有健身壯骨的功效。

  你可能會喜歡:

  細數江西特色菜,你吃過幾個?

  與眾不同的印度飲茶文化

  麻辣豆腐是哪個地方的菜,什麼菜系

  奶油白菜是什麼菜系,哪裡的菜


鄂倫春的世代傳承古倫木沓節

  在遠古時代有非常多的文化,特別是祭祀從古至今就是一種習俗傳承,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演變成非常多的形式,而在我國的少數民族鄂倫春族世代傳承的節日古倫木沓節,你對這節日有多少了解呢?本期鄂倫春族文化為你解析。   古倫木沓節並非是單一的祭神祭祖日,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古倫木沓節有很 ...

鄂倫春皮製作技藝文化

  衣服是人類用於遮掩身體的重要東西,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布料常常以亞麻、滌綸、法蘭絨等各種製作而成的。作為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的鄂倫春族,他們的衣服布料主要是以狍皮為原料製作的。因鄂倫春族是以狩獵為生的民族,動物皮製品是他們的主要生活用品。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鄂倫春族文化中的狍皮製作技藝吧!   由於狩獵的生產特點 ...

精緻的鄂倫春皮服飾文化

  居住在我國東北部地區的鄂倫春族雖然人口不多,但是文化亦不會貧乏,他們也擁有本民族特俗的服飾。因為狩獵不僅是其生存需要,亦屬於他們的長處之一,因此他們本民族的服飾也取材於狩獵。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鄂倫春族文化看看他們的服飾文化吧!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狍皮為料,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 ...

鄂倫春生活中的娛樂工具口絃琴

  音樂是人類表達自己各種情感方式的重要工具,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娛樂工具之一。音樂的旋律能表達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能夠引起情感的共鳴。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彈奏工具,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都有著屬於他們獨特的樂器。   口絃琴是鄂倫春族民眾生活中的娛樂工具,是鄂倫春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接下來,一起來看看與眾不同的 ...

中華民族-- 鄂倫春

  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未形成社會分工,只有男女老少 ...

占星教程位置和分宮法爭議(圖)

  宮頭位置和分宮法爭議   劃分星盤的方法不止一種   在基本的占星學實踐中,宮位大概是最有爭議的問題。雖然人們基本上都認同宮位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和意義(滿足能量的環境),但是對於使用什麼體系,怎麼來使用這個體系存在著很大分歧。分宮法超過了十二種,同樣,對宮頭的解釋也各不相同。幾乎沒有什麼占星師能夠真正瞭 ...

鄂倫春 --簡 介

    鄂倫春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