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阿壩縣民間文藝活動

阿壩縣民間文藝活動

  世世代代生活於遼闊草原,廣袤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寬廣的草原給了他們像草原一樣寬廣的胸襟,巍峨的雪山鑄就了他們堅強而粗獷的性格。因此,藏族從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更是一個熱情大方、好客的民族,每當閒暇或節假日,他們都要舉行這樣、那樣的民間文藝活動,或唱山歌,或跳鍋莊,用歌聲和舞蹈來消除一天的疲勞。因此,川西北高原還是一個處處充滿歌聲,到處揚溢著歡樂的世界。所以節日,自然就成了高原人歡樂愉快的最佳表現形式。節日來臨,他們身著盛裝,三五成群從四面八方湧向節日的場所,既可以看一場源遠流長的藏戲,欣賞一臺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聆聽一曲悠揚的扎念彈唱,還可以領略到粗獷豪放、驚險剌激、充滿濃郁民族色彩的體育專案競賽,還會感受到場面宏大、程度規範、計策而深刻的佛事活動。

  “扎崇節”是阿壩縣藏民們自己獨有的傳統節日。“扎”在藏語裡是陶器的意思,“崇”是市場之意。因此,“扎崇節”就是阿壩縣一個以商品貿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民間傳統節日。過去的“扎崇節”期間,阿壩縣境內筘部落和外地土陶器商人就會聚集在阿壩縣城附近開展以土陶器交易為主的商品貿易活動,同時還要舉行賽馬、摔跤、野餐等多種民間活動。但後來因多種原因使該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不得不終止舉行。直到1985年,阿壩縣委、縣人民政府為了使阿壩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更好地為草原經濟繁榮服好務,經與全縣各族各界人士協商,才決定恢復舉辦“扎崇節”。並將其過去民間舉辦改為由縣委、縣人民政府主持舉辦。從此,阿壩縣的世族傳統“扎崇節”又因此被賦予了嶄新的內容,節日慶典上除舉行僧人遊行、馬隊、牛隊、驢隊等儀仗隊外,還增添了舞蹈隊、花環隊、鍋莊隊、摩托車隊和機關方隊等儀仗隊進行表演。

  沿著阿曲河的岸邊,密密扎扎地佈滿了各色帳蓬,如此大規模的場面,也只有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才能鋪陳地出來。入夜,每頂帳蓬裡燈光閃爍,倒映在靜靜的阿曲河之中,歌聲從這頂帳蓬傳到另一頂帳蓬,此起彼伏,餘章繚繞。鍋莊從月出東山一直跳到月落西頭。這就是“扎崇節”,一個歡樂的海洋,一個溫暖、和諧而愉悅的世界。

  節日期間除進行商品交易外,還增加了多種體育比賽專案,使整個節日充滿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遠近客商到這裡進行商品物資交易,為繁榮阿壩縣的市場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如今,阿壩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早已成了川西北高原藏區一朵鮮豔奪目的奇葩。

  愛情,這是人類永恆而美好的主題。在這塊傳奇的土地上,演繹著許多美好的愛情故事。被選定的翠綠草地,兩隊迎娶新娘的人群,兩頂精心縫製的帳蓬,就這樣合在了一起。頭上是湛藍的天空,天空中飄動著白雲,腳下是青青的草原,野花一遍又一遍地渲染著良辰佳期。這種天然的婚禮殿堂,散發著一種野性的美,拂開淡青色的樹枝,遙看遠去的河流,仔細體會婚禮的原始,認真感受婚禮的神秘。

大型民間傳統活動紀念閩王王審知 珨瑚公王(公太)

  閩西在長汀、連城兩縣交界處的“河源十三坊”(即 1 3個村社 )輪流祭祀珨瑚候王。當地人把瑚候王尊稱為“公太”(公太 ,在閩西客家地區即祖先之意 ),因此 ,十三坊輪流 )奉祀珨瑚侯王又被通稱為“迎公太”。十三坊中最早參加輪流祭祀珨瑚侯王的姓氏 ,大都是在宋末元初到元末明初這段時間遷入的。經過世代發展 ,當地的社會經濟日益發達,宗族社會也逐漸形成 ,因此 ,從明代中葉起 ,便開始有了十三坊輪流祭祀珨瑚侯王的活動了。這種祭祀活動透過“十三坊聯盟”來組織,每年都要召開十三坊代表會 ,而且一年之中還要舉行各種集體性活動,如遊公太、參公太等。透過這些活動 ,各鄉村 (或宗族 )之間經常溝通、合作 ,也就必然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和友誼 ,因而平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容易及時得到化解 ,這對一個地區的相對穩定,顯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調查 ,該區域在歷史上沒有發生過什麼械鬥事件。

  鎮川廟祭祀珨瑚公王,據傳即五代十國時建立閩國的閩王王審知(長汀稱白馬公王),廟在縣南城外。宋紹興(1131~1162)間建,明洪武(1368~1398)間重建,崇禎(1628~1644)末年水圮,順治七年(1650)復建,後復圮,乾隆十年(1745)復建。為連城祀珨瑚公王最早建的廟宇。此外,祀王審知的還有莒溪璧洲的永興廟、新泉和朋口馬埔的珨瑚廟。

  馬埔珨瑚廟 建於明英宗正統(1436~1449)年間,佔地約700餘平方米,屬斗拱梁結構,飛簷翹角,雄壯肅穆,是目前連城保護得比較完整的古廟。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河源(過去宣和全鄉叫上河源,朋口的馬埔、張家營、洋坊、文坊、朋口五個村叫下河源,統稱河源裡)十三鄉的群眾都要舉行祭祀廟會,文亨的湖峰、莒溪的璧洲、長汀縣的塘背村曹屋等鄰近鄉村也參加十三鄉的祭祀廟會。奉祀的鄉村每年農曆七月初四把珨瑚公太送

  回廟裡,叫“入廟”,二月初二讓十三鄉和鄰近鄉村的人去頂禮膜拜;二月初三或初四接去奉祀的鄉村就將珨瑚公太抬去,叫“出廟”,也叫“入公太”。凡是輪到“入公太”的鄉村就要遊公太、請戲班唱戲和招待客人。

  在長汀、連城一帶,有一大型的傳統活動為“祭公太”。這活動在長汀南山鎮塘背村曹屋輪流舉行,目的似為祭祀王審知。

  活動從去蛤瑚廟迎接“公太老人”開始,由舉行這個活動所在地派人去接,時間為陰曆七月初始,公太老人被安置在各家祠堂。兒童扮八仙騎著竹馬去迎接,還有其他人如彩旗隊, 放銃開路的,非常熱鬧(本人曾在11歲時騎布馬接公太,印象尤為深刻)。

  活動在一定的區域內舉行,主要以姓氏為依,十三年為一週期。活動正式開始時場面極其宏大,期間伴有各種活動,包括搭臺唱戲等,許多人還將牲畜送到“公太老人”前宰殺,既表示對他的尊敬,也祈求好運。當活動在某個地方舉行時,其餘地方也要派人來參加,稱為“迎公太”。這個活動保留了許多風俗,較有特色客家人祭祖不只是敬自己家祖先,也不忘祭祀當年率河南子弟兵開閩奠立基業的閩王王審知。在客家聚居地,多有祀奉閩王的廟宇,如連城各地的珞瑚廟、永興廟,祀奉的便是被尊稱為“各府公太”的閩王王審知。傳說明朝初年河源裡十三鄉輪流祀奉“公太”,規定每年農曆二月初三送“公太”回馬埔珞瑚廟,初四日迎奉“公太”進村。明朝中葉這三地群眾就分出香火各自建廟祭祀。隨著時間推移,各地祭祀閩王的儀式逐漸演化成為一種帶有很大娛樂成分的民俗活動,如長汀縣南山鎮塘背村曹屋每逢13年農曆七月初四,廣大群眾從初一清早洗盥後就提著大閹雞和香燭紙炮,前往廟裡焚香點燭、割雞獻紅花,也有的獻三牲(魚、肉、雞),還有抬豬到廟裡頂禮膜拜。處四早飯後,集合鑼鼓、十番樂隊、舞獅隊、樂隊、三角大彩旗、花臺、神銃,抬著神像、香案等,排成長隊,由廟坪出發,從村頭游到村尾。沿路各家擺設香案食品焚香點燭燒紙放炮,以示誠敬。廟會期間還請來地方劇團演戲助興,晚上游龍、遊船燈、游龍燈。全村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樂聲不絕,各地親屬朋友都藉此機會探親訪友喝酒娛樂,喜慶非凡。中原古老的這些民間娛樂活動形式也由此遺傳下來,並與閩地原有民間娛樂形式相融合。

山西岢嵐縣民間的捏油燈

  在山西晉西北的岢嵐縣民間,從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們在幾個晚上都要點油燈。村鄉里,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一派歡樂景象。

  岢嵐縣人捏燈盞,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蕎麵、糕面數種。捏蕎麵燈盞,要捏成形後放在籠屜中蒸熟;糕面,即軟黃米麵燈盞,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後才捏成燈形。

  岢嵐燈盞,式樣很多。最簡單,最普通的是捏成單燈。這種燈,光捏底座,呈圓臺形,然後,再捏底座上面的燈盞,為酒盅形狀。這種燈盞,中間有柱形燈口,側於邊上,可插燈芯,周圍是儲存燃燈油的地方。

  當地婦女在捏燈時,要求捏得越薄越好,當地人的說法,提得超薄,生下孩子眼皮就薄,而且機靈。當地人捏燈,要把燈口捏出角,藉以表示月份。這種燈盞內燃燒的燈芯,有用棉花捻成捻子的,也有用龍鬚裹上麻紙燃燒的。

  為了使這裡的燈造型好看,當地人還往往把燈旁捏成各種人物或動物做為裝飾。或馱、或銜,各種姿態都有,活靈活現,生活氣息濃郁。當地人捏成“滿炕炕”,造型是活潑的小人手連手圍住一盞燈,這裡還有要求,這小人的人數要與自己家裡的人數相等才成。這種油燈,常常點在炕上,祝福全家幸福,平安。

  “看米老婆(漢)”,是捏成老漢或老婆抱燈,笑逐顏開地坐在米缸上,表觀出對於豐收的喜悅。“水鴨子”和“飲馬漢”,往往按當地習俗,要放在水裡漂浮,意在祈禱風調雨順。“牛槽燈”,放於牛棚內,意在保佑耕牛健壯,日漸興旺。貓燈,置於貓常出沒的地方,以此來鎮鼠害。


華池民間喜慶活動

  華池民間喜慶活動分為大慶和小慶。給兒女辦婚事、老人賀大壽等為大慶。凡大慶必辦數十桌酒席,席桌多擺“八挎五”、“十三花”、“十二樓”等。結婚紀念日、普通生日、給小孩做滿月、喬遷之喜及一般傳統節日等,多為小慶。所有傳統節日,均為家庭成員之慶。其他小慶也可請親朋好友參與慶賀,只不過規模較小,僅辦數桌酒席而已。近 ...

阿壩房舍建築藝術

  走進阿壩草原,映入人們眼簾的除了蒼茫無際的雪山,遼闊無垠的大草原外,還有許多人們預料不到的景觀時時闖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那一幅幅令人欣喜和激動的“半農半牧區”生活圖,始終令人難以忘懷。勤勞、勇敢、善良、智慧的阿壩人民,正在這片神奇而富饒的土地上創造著自己閃爍生輝的優秀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風情,並把歷 ...

古老的民間文藝

  薅草鑼鼓。又名“鑼鼓草”,在薅包穀(玉米)草時由上下歌郎擊鼓鳴包鑼演唱。薅草鑼鼓是巴人留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文藝。它的功能似“巴渝舞”為集體勞動時的“戰地歌舞”。歌郎擊鑼鼓歌唱,參加集體勞作者評鑼鼓節奏起“舞”達到以齊功力,調動勞作節奏,提高勞動效率之目的。歌郎演唱的內容豐富,從“金雞開口”到“收工放鼓”再 ...

阿壩民族服飾

  有人說,藏民族是穿著祝福的民族,其多姿多彩的生活使這個民族所有的服飾由單一的勞動服飾逐步演變成了生活服飾、勞動服飾和休閒服飾三種類型的民族特色服飾。阿壩縣藏民們有服飾製作多以毛衫裝出現,上裝分為小領、大領兩種,但都需紮上腰帶。男性服飾多為深色調的面料,並鑲以豹皮為邊,所用配飾多以金銀製品為主,懸佩腰刀以體 ...

阿壩飲食文化

  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備條件之一。生活在川西北高原上的廣大農牧民的飲食原料主要糌粑(青稞面)和酥油,併兼以蔬菜、豆類等其它農作物,他們的肉食主要是牛肉、羊肉,偶爾也食用一些豬肉。糌粑,是將青稞放在鍋裡炒熟後用石磨加工而成的麵粉。食用時常常和酥油混合著進行。酥油,是從牛奶中提取出來的奶油,這是阿壩縣藏民食用 ...

岢嵐民間的捏油燈

  在山西晉西北的岢嵐縣民間,從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們在幾個晚上都要點油燈。村鄉里,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一派歡樂景象。   岢嵐縣人捏燈盞,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蕎麵、糕面數種。捏蕎麵燈盞,要捏成形後放在籠屜中蒸熟;糕面,即軟黃米麵燈盞,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後才捏成燈形。   岢嵐燈盞,式樣很多。最簡單 ...

開封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盤鼓

  盤鼓:過春節,逢節慶,打盤鼓,是開封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開封盤鼓節奏性強,套路多變,氣勢恢宏,深受廣大市民和中外遊人的喜愛。目前,開封有盤鼓隊30餘支,每逢元旦、春節、國慶和文化節、菊花花會、廟會都要舉行盤鼓表演和比賽。那隆隆的盤鼓聲,豪放的擊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奮。開封盤鼓隊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廣受讚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