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黎族古老文化標誌:黎族獨木舟

黎族古老文化標誌:黎族獨木舟

  船舶作為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就已經出現樹木做的船舶。而根據黎族文化中的記載,中國船舶的始祖是黎族的獨木舟,獨木舟是黎族傳統民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交通工具,它不僅是黎族文化的象徵,更是黎族人民獨特智慧的體現。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黎族古老文化標誌:黎族獨木舟吧。

  據《中國航海史》和《中國船譜》記述,筏和獨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獨木器具中,獨木舟最為著名。早在數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經和獨木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黎族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乘獨木舟來到海南島,黎族傳統民居中的“船形屋”,據說就是根據倒扣的獨木舟外形蓋成。

  “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世本》),“古人見窾木浮而知為舟”(《淮南子·說山訓》),古人終於認識到某些物體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為人們創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誘因。“刳木為舟”(《周易·繫辭》),“刳”是割開、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獨木舟。

  獨木舟古籍雖有記載,具體出現的年代尚不能斷定,海南的考古中也沒有發現。但1977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槳,這表明最遲在大約七千年前,我國已開始使用獨木舟。黎族獨木器以獨木舟最為著名。

  這大概源於一個古老的黎族傳說—他們的祖先就是乘著獨木舟來到海南島的,所以,凡是器具不但都要“獨木”,而且他們的傳統民居“船形屋”據說也是對倒扣的獨木舟外形的模仿。用大榕樹製作獨木舟時,先去掉外層的樹皮,用鐵鑿子挖出一個橢圓或規則的空間,再用慢火放在樹幹中間燒,然後把燒黑的地方用尖利的石頭等硬物鑿乾淨。燒一點,挖一點,直到獨木成舟。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符策超曾介紹,如今製作獨木舟並不是特別困難,因為有鐵器,在鐵器沒有出現的時候,先民更是靠著自己獨特的智慧來製作:先選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樹幹,將不準備挖掉的部位塗上溼泥,然後用火燒烤未塗溼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狀後,再用石斧等工具砍鑿,這樣疏鬆的焦炭層很快就被“刳”盡,如此反覆多次,獨木終被“刳”成帶槽的舟。獨木器具是一種物化了的文化。獨木器具的實物屬性,表現了黎族特定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徵。

  您可能還會喜歡:

  大名鼎鼎的畲族綠麴酒

  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畲族文化

  頗具民風的哈尼族獨特飲食文化

  畲族吉祥物:畲族綵帶

白族古老的文化標誌:白族刺繡

  刺繡是白族文化的生動表現,千百年來,白族人民克服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把大自然寫進繡品中,用勤勞智慧的雙手譜寫藝術的篇章。獨樹一幟的白族刺繡,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了上千年。下面,大家就隨小編走進白族看看白族刺繡吧。

  大理白族的刺繡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以挖色鎮的白族刺繡藝術最具有代表性,挖色鎮的白族刺繡藝術在當地流傳廣泛,有著厚實的群眾基礎,並有較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許多作品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雲南省範圍內都有較大的影響力。

  早在唐宋時期,大批漢族由中原地區遷入雲南,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挖色的白族先民憑藉自己世代傳承的刺繡工藝基礎,融匯了其他各個民族的刺繡工藝,充分運用大理白族的獨特文化審美和理解,創造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刺繡藝術,並用它來裝飾自己的服飾及生活。刺繡工藝在民間代代相傳,歷經元、明、清等朝代,直至當今仍興盛不衰。許多白族人家也靠刺繡工藝維持生活。

  挖色鎮的刺繡產品內容豐富,色彩絢麗,因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大理白族居民在服飾、和生活用品上習慣使用刺繡產品,尤其在白族女性中居多,所以在本地的紡織品市場上,含有刺繡工藝的作品,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愛,基本是供不應求。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大理白族刺繡的情況,白族人帶著刺繡工藝品到全國各地參加各種展銷活動,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好評,隨著當今旅遊業迅速發展,大理市挖色鎮的刺繡工藝逐漸為外界瞭解,不少中外遊客都慕名而來,爭相採購這些精美的手工藝產品。

  您可能還會喜歡:

  極具傳統民族文化的節日:侗族鬥牛節

  現代中國漢族的特點有哪些?

  栩栩如生的布依族勒尤文化

  布依族藝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儺

獨特的文化標誌:汕頭小公園

  汕頭市小公園是指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和汕頭市的文化中心,並非僅僅是一個公園那麼簡單。汕頭小公園作為汕頭老城區的地標建築,在汕頭文化的發展歷史中發揮著自己的餘光餘熱。各種商業活動和文化活動成就了汕頭小公園,汕頭小公園也成就了汕頭市。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個不是公園的小公園吧。

  汕頭小公園,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誌。狹義的小公園,指位於小公園片區核心的中山紀念亭。廣義的小公園,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等,統稱小公園歷史文化區。

  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區樣式,呈扇形放射狀分佈;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

  汕頭市小公園是上世紀30年代初建設的,有假山、噴水池,樹有“萬國來朝”牌。1934年4月續建一座八角樓,紅柱綠瓦,亭四周築石椅,名為“中山紀念亭”,俗稱小公園。文化的大革命中的1969年,亭遭拆毀。1985年園林部門在原址重建假山、噴水池,植種椰子樹、魚尾葵等喬木和灌木,作為街心綠島。

  1997年昇平區鮀島建築公司重建“中山紀念亭”,小公園雅觀倍增,獨具一格。小公園是汕頭老市區舊城的勝蹟,是汕頭歷史商業繁華的見證,也是海內外潮汕鄉親和友人思鄉流連懷舊的好去處。

  以小公園中山紀念亭為中心的街區,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形成,由當年拆建開闢的安平路、國平路等幾條大馬路構成。據專家介紹,這種市中心作放射狀的城市規劃格局,在中外大城市中,僅有巴黎等極少數城市可見到。這裡交通便利,人流匯聚,隨著汕頭開埠的步伐,自然成為寸土寸金的商家寶地。

  而今小公園的黃金時代雖已逝去,但舉目依然商戶林立。誰曾想到,當年區區一座公園亭建亭之前,地方當局曾募款攤派,揚言要在此構築清幽園林和樹立北伐紀念柱,錢財到手後,只用一塊石頭應付了事。

  據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顧問王琳乾介紹,小公園當年並沒有中山紀念亭,有一個水池與公園的噴水池一樣,豎有一塊大石,石旁種有幾棵樹,這塊石刻四個大字,叫“萬寶朝宗”,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及後,大小商戶在此倡建偉人紀念亭,理由堂而皇之,其實,內裡出自商業競爭的動機。這裡面還隱藏著一段有關商業競爭的精彩故事。

  原來,自從南生公司新樓開業後,此處商機日漸興旺,遂傳來香港大新公司派員來測地規劃、擬在小公園興樓營業的訊息,這就驚動了鄰近大小商戶。當時的南生公司的老闆李柏恆預感到這樣不好,因為大新公司是財勢力足的,在香港、廣州、上海都有分號,所以必須阻止它選擇這個地方來開展競爭。

  李柏恆想出一個用“死人”壓活人的辦法,這個主意,其實是當時綏靖公署秘書楊幼敏為他設計的。建亭“報告”一呈上,當然裡應外合、立刻批准。於是,南生公司帶頭,中小商戶也紛紛解囊,建亭之舉便緊鑼密鼓展開了。

  當大新公司叫人來看,看到小公園興建中山紀念亭,也就打消了來汕頭設商業點這個念頭。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園周圍商號鬆了一口氣,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廢。建亭工程擱置,輿論譁然,始作俑者欲罷不能,李老闆等只好想方設法,用認捐廣告石椅、攤送募款戲票等手法繼續籌資興建。小公園亭後來終於1933年開始建設,直到1935年才建成。

  商業活動造就了汕頭小公園。同樣,由於商業網點的變遷,如今的小公園已消褪了昔時的氣派榮華。但每個知道汕頭這座百年滄桑歷史的人們,對這一處令人再熟悉不過的老地方,留存著美好的記憶。因為她和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同經歷了風雨歲月、離合悲歡,汕頭人無法忘記她。尤其是年事較長的汕頭人,面對這小小亭臺,都常常禁不住感慨低徊。


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黎族文字

  黎文,是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語音為標準音,設計創制的文字。那麼,黎文有什麼樣的文化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瞭解吧。   黎族文字簡介:   以黎語侾(音“哈”)方言為基礎方言,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保定村話(屬侾方言羅活土語)的 ...

民族文化中的奇葩黎族剪紙

  剪紙是中國古代就很盛行的一種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剪紙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道閃光點。而黎族文化的剪紙藝術被稱為中國的奇葩,黎族人民把生活情感與風俗習慣直接融入剪紙中,向我們展現了一種濃厚的民族風情,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黎族剪紙吧。   海南黎族的剪紙,是在與漢族的文化交往中,隨著造紙和紙紮術逐漸傳入,促 ...

黎族文化精品人形骨簪

  簪子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古代不僅用於女子盤髮髻,對於男子盤髮髻也是不可缺少的。而黎族文化中的精品,就是黎族的人形骨簪。它不僅造型別致,而且是黎族男女談戀愛不可少的定情之物,你想了解黎族文化精品:人形骨簪嗎,那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人形骨簪的簡介   黎族人民用獸骨、牛骨或牛角進行雕刻,製作生活 ...

黎族文化茅臺山蘭酒

  黎族文化中有一個重要的文化,那就是酒文化。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日常飲食,都少不了酒,黎族最著名的酒就是茅臺山蘭酒。茅臺山蘭酒可謂是,仰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它是黎族接待貴客最好的酒。那麼,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黎族酒文化:茅臺山蘭酒吧。   山蘭米酒,黎家人稱“酉並”酒,它以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濃而不 ...

中華民族 - 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保亭、樂東、東方、瓊中、白沙、陵水、昌江、宦縣等地,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   黎族有自已的語言,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由於長期與漢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說漢語。過去黎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漢字,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

採集 黎族古老的副業

  由於黎族聚居的海南島地處熱帶,常夏無冬,雨量充沛,十分適宜植物生長。這樣的自然條件,為黎族群眾的採集活動提供了優越的基礎。在黎族地區遍佈的熱帶雨林植物群落,具有復層、常綠、混交和多樹種組成的特點。植被型別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林下遍佈熱帶灌木、藤、草本植物,可以說是一年四季樹木掛果、漫山野菜,並有一定儲量的土 ...

文化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

  在工作結束之餘,放下身心的疲憊,可以來一杯酒迷失在其中。好酒配好景可以使你的創意無限,中國的傳統飲料之一就是酒,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是什麼嗎?   那麼,本期酒文化一起來了解吧!   還想了解》》茅臺怎麼分辨真假   貴州茅臺酒:   茅臺酒素以醬香突出、酒體醇厚、清亮透明、回味悠長、純正舒適、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