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傈僳族住房、服飾與飲食

傈僳族住房、服飾與飲食

  據史書記載,傈僳“居山林”,“屋皆覆茅,間有蓋木板者,屋中置火塘,用具率多粗惡”。這一史料充分說明傈僳族生活居住的環境條件艱苦惡劣。為適應這種居住特點,傈僳族發明了兩種房屋建築方式,一種是木結構,四周用長約一二丈的木料壘成,上覆木板,形狀類似一個木匣,雜居區傈僳族大都居住這種房屋。另一種是竹木結構,在斜坡地上樹立二三十根木樁,上鋪木板,四周圍以竹篾蘺笆,頂蓋茅草或木板,屋中央放置一大火塘。傈僳人稱為“千柱落地”。德昌縣傈僳族一般都居住在1500米—2500米的二半山、中高山地帶。初遷入時,多以竹木為主的“棚子”為居。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傈僳族住房得到了區域性的改善,新增了少數瓦蓋房。1983年國家又撥給專項資金對傈僳族住房進行改造,推行農戶住房,即廚房、廁所和畜圈分設。改造後的房屋為土木結構,土牆、小青瓦屋面,有門有窗,但仍保留了過去的建築特色。

  過去,大部分地區的傈僳族都穿自制的麻布衣服,披羊皮。婦女的服飾美麗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著長裙,頭上飾有紅色珠子,胸前佩戴彩色珠子串成的項圈。各地由於衣服顏色的差異而被稱為“白傈僳”、“黑傈僳”或“花傈僳”。男女一般著短衫,布料多用白色,褲長過膝,大多以青布包頭,左腰佩砍刀,右腰掛箭袋。傈僳族婦女常用土辦法將布料染製成豔麗的色彩,並在上面搭配綵線,挑繡各種花紋,再配上古樸圖案,其工藝十分精湛,美不勝收。

  德昌縣境內的傈僳族由於長期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雜居,生活以農牧業為主,輔以狩獵、採藥、燒炭等副業。主食玉米、洋芋、蕎子。舊時少數人租用漢族地主田地種水稻,多以雜糧為主。而今絕大多數人糧食能自給自足,且主食大米。肉類以豬、羊、雞為主。

中國古代的服飾與代稱 何為烏紗帽、布衣、青衣

  古代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服飾,人們因以不同服飾的名稱來作為不同階層的人的代稱。 烏紗帽:自南朝劉宋以來,烏紗帽便在民間流行,無論官民,不分貧富,都戴烏紗帽。至明初,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明史·輿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雖然清時已將官員戴的烏紗帽改為紅纓帽,但人們仍習慣於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代稱。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舊因以為做官者之稱。如:簪纓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扌晉紳:亦作“縉紳”、“薦紳”,扌晉為插,紳為大帶。舊時高階官吏的裝束,亦用為官宦的代稱。《晉書·輿服志》:“所謂扌晉紳之士者,扌晉笏而垂紳帶也。” 黃裳:黃色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著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了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盧照鄰《中和樂·歌儲宮》:“黃裳元吉,邦家以寧。”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門賓客的代稱。李白《寄韋南陵冰》詩:“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紈衤誇:亦作“紈絝”。古代貴家子弟所穿的細絹褲,引申以稱富貴人家的子弟。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衤誇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青衿:亦作“青襟”。《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舊因以指讀書人。杜甫《題衡山縣新學堂呈陸宰》詩:“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明清科舉時代則專指秀才。 布衣:即平民。《鹽鐵論·散不足》說,古時普通人在八九十歲以前只能穿麻衣,這些普通人叫“布衣”。《史記·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 青衣:古時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婢女亦多穿青衣,後因用為婢女的代稱。白居易《懶放》詩:“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櫛。”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晉書·宣帝紀》:“亮(諸葛亮)數挑戰,帝(指司馬懿)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後作為婦女的代稱。如:巾幗英雄。 裙釵:古代婦女的服飾,因用為婦女的代稱。《紅樓夢》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誠不若被裙釵。” 此外,還以“麻衣”作為趕試舉子的代稱,以“紳衿”作為地方紳士和在學的人的合稱,以“褐”(褐夫)作為貧苦人的代稱。軍人則以“同袍”相稱,並以“袍澤之誼”作為相互之間的友誼之稱,等等。

“七月半”中元鬼節的起源、習俗與豐富的人文內涵

  農曆7月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蓮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儲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

  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傈僳族的弩弓毒箭

  傈僳族居住的高山峽谷區,過去漫山遍野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各種飛禽猛獸出沒林間。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勤勞勇敢的傈僳族人民發明、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練就了一整套與兇禽猛獸搏鬥,及適應環境、改造自然的技能與本領。弩弓與毒箭便是其中的代表。   弩弓是勤勞勇敢的傈僳族創造的獨具特色的武器,其製作應用已有12 ...

原始宗教祭祀喪葬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藥,是巫醫的常備藥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 ...

春節習俗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變異保護

  2011年元旦,海峽兩岸春節傳統節日文化高峰論壇在浙江紹興安昌古鎮(魯迅筆下“祝福”年節文化的原型地)召開。我們選取部分論文,分兩期在本欄目發表。在此對會議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王恬老師表示感謝。   作為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文化幾千年來雖具體習俗多經變遷,但其核心內涵根脈不斷,傳承不衰,並隨華僑華人 ...

大暑時節如何養生 大暑節氣起居飲食注意事項

  大暑時節如何養生 大暑節氣起居與飲食注意事項   大暑時節如何養生——起居   大暑時節,炎熱達到高峰。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要太睏乏時才睡,應當在微感乏累時開始入睡,睡前不要劇烈運動。室溫要適宜,空調不可過涼。不要把電扇放在床邊對著人吹。房中也不可有對流的空氣,即所謂的“穿堂風”。中醫指出:“夏夜避 ...

冬至的文化內涵 養生之道飲食風俗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關於冬至有什麼文化內涵?冬至的養生之道是飲食風俗又是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冬至的文化內涵   冬至俗稱“冬節”、“長 ...

“大雪節氣”這天的講究習俗忌諱

  “大雪”節氣,顧名思義,就是雪量大的意思。時節至此,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這時候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很廣,故名大雪。   “大雪”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和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大雪這天的民間習俗主要有:大雪醃肉、大雪封 ...

小寒節氣這天的講究習俗忌諱

  小寒這天的民間習俗1、吃菜飯   “吃菜飯”是我國古時候南京地區小寒時節的一種食俗。“菜飯”,有的地方叫“鹹飯”,有的地方叫“鹹碎飯”,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特色美食,由菜餚與主食結合在一起,製作方便,味道鮮美,頗受百姓好評。菜飯的形成與發展,是我國古人在勤儉節約的風俗之下產生的。   古時候,南京人對小寒頗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