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淑蘭,陝西旬邑縣赤道鄉富村人,1920年出生。她的剪紙作品曾獲中國民間藝術展大獎、金獎,在臺灣舉辦過藝術研討會,代表作品被法國、美國、德國、東南亞等國家收藏。1986年,她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傑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一頂頂的桂冠,一項項的榮譽,彷彿這都是傳統剪紙的重新恢復的燦爛與輝煌。但是其實這一切絲毫也沒有改變剪紙繼續走向衰亡的命運。
庫淑蘭的作品,仍然保持了民間美術不追隨模擬自然形象,而以觀念造型的方式,形象稚拙而又鮮明,構圖繁實而又單純明快,色彩對比強烈而又協調適度。她善於用各種形象拼貼組合起來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體感,節律感很強,使人透過這些浪漫的,樂觀的,虛構的畫面,便可看到作者純真善良的心靈和驚人的藝術心智。
庫淑蘭作品
在生子種地、一年推著一年走的陝北農民當中,剪紙確實曾經是件很高雅、很藝術而且很有意思的事情。可如今不行了,傳統剪紙被冷落了,很難再吸引人們的目光了。對於這一點,庫淑蘭就怎麼也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面對生人,她隨口編一套詞就唱開了:“剪花大娘在外面,北京、上海都去遍,有我這剪花子大娘,有我這剪花子姑娘現。一把小剪子散出去,童子我剪花現。童子剪花實好看,剪下鳳凰戲牡丹,剪下了魚兒鬧蓮現,琴棋書畫、八寶如意現。庫淑蘭這大娘現,剪花子實心實意剪現。”“剪花娘子是誰嗎,剪花娘子是我。沒有剪花娘子,沒有這麼大識事(場面)。今天花子剪好些,就是高興些。今天花子剪不好,氣得三天兩天不吃飯。花子剪好些,吃了饃,喝涼水,心裡都是高興些。黑了這花子就剪不好,黑了就睡她床邊現。總是起來幾探現,趴著窗戶往外看,月亮落了心就煩。我問這剪花大娘說,看她明天到底剪啥花現。剪花大娘說,我把我的人物讓給你庫淑蘭,你的名譽太了。”
看著這當年風光不再、人也衰老了的庫淑蘭,如此這般沉浸在自編自造的剪紙神話裡難以自拔,聽著她那夢囈似的念詞,讓人不得不為傳統剪紙藝術的衰落而辛酸,而感慨萬千。庫淑蘭反覆提到、念念不忘的那個所謂“剪花娘子”,實際上是她為自己建立的一個虛幻的神話偶像。
1937年一個春意融融的日子,黃土高原上廣袤而死寂的黃色里正長出幾點綠意,庫淑蘭嫁到了富村。黃土地上的富村其實並不富裕,貧困就象影子一樣跟著她。為打發時日,庫淑蘭開始學剪紙。幾十年間,她和村上其他姑娘婆姨一樣,紙剪了幾大車,就是少為人知。十年前的一天,他不慎失足,掉在十幾米深的崖下昏了過去,幾天幾夜不省人事。家人開始為她準備後事。不想她一日醒來,精神蠼爍,口稱自己就是“剪花娘子”。
庫淑蘭作品
從那以後,庫淑蘭的剪紙有如神助,一改過去風格,用光、用色精彩絕倫,剪花娘子的造型也屢屢出現在她的文案中。庫淑蘭的名聲也很快大噪起來。這段神話般的往事近乎荒誕,但卻幾乎被所有認識庫淑蘭的人證實了。這荒誕故事的合理核心只能理解為庫淑蘭已把剪紙當作自己靈魂深處的神靈,當年因神靈有助而成功,如今也因神靈受世人冷落而傷心。這一年初夏, 庫淑蘭剪紙在臺灣出版了。看著自己的作品,庫淑蘭又夢囈般地唱開了:“青枝綠葉配牡丹,家裡我就這麼實可幹。拾下金蓮子叫喳喳, 青枝綠葉紅,姑娘愛我石榴情。姑娘把我叫到小房中,她一下臉紅了。”她說出了書,自己心裡喜得就象雞毛翎子掃的一樣。的確,和剪紙相比,出本印有剪紙的書在這村子裡才像件大事情。庫淑蘭說,來看書的人,有不少是曾經數落過她剪紙的人,但出了書,她自然就什麼過錯也不會有了。看著書,庫淑蘭又想起了自己住過的窯洞,窯洞裡貼滿了剪紙,貼滿了剪花娘子,貼滿了她自己心中的神。她回到了十幾年前住過的窯洞,一種昔日神明已去、今日剪紙無望、情傷於中、神傷於中的感覺充滿心頭。《流年》片尾響起了黃土地那古老、蒼涼、粗放、原始的歌聲,讓人彷彿置身黃土高原,眼前莽莽蒼蒼,眼空無物,氣蕩腸回、思緒凝沉;又彷彿陡然回到了歷史的深處,感受到一種蒼涼,一種感傷,一種看著傳統文化從彌留到死去時的那種揪心的感傷。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透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銀箔鏤空刻花,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達斡爾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而它所傳承的民族文化卻也是不少的。不僅是精神問文化傳承上,就是在物質文化傳承上也有許多。其中一項手工藝上的物質文化傳承——剪紙文化就是達斡爾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那麼,達斡爾族剪紙文化是怎麼樣的呢?隨小編去看看吧!
達斡爾族民間剪紙有著悠久的歷史,已形成樸實、生動、典雅的風格,從其表現形式和功能上,分為哈尼卡剪紙、玩具車馬剪紙、圖樣剪紙和裝飾剪紙等。
達斡爾族婦女是哈尼卡剪紙的主要創造者,她們將這個優秀的民間剪紙文化世代相傳。玩具車馬剪紙有馬、牛、狗、鹿等,也有騎馬、趕車的人物,剪紙質樸、粗獷。達斡爾族在衣袍、手套、鞋靴、枕頭頂、搖籃頭襯、煙荷包等上面,總要縫上一些圖案,這些圖案是依據一定的圖樣(即底樣,也稱“花樣兒”)來縫繡的。圖樣大致有墨繪圖樣和剪紙圖樣。剪紙圖樣以其裝飾性見長,應用於刺繡、衣飾中。
剪紙圖樣內容豐富,有仙鶴、松樹、喜鵲、蓮花等。每個善於縫繡的婦女都有十幾種圖樣,婦女在串門時少不了取出剪紙圖樣交流一番。好的圖樣總是被別人模仿剪取,在這個過程中又不斷創新,推動了圖樣剪紙藝術的發展。達斡爾族的裝飾剪紙主要用於室內紙糊的天棚上。圖案有龍鳳圖、花紋圖案,圖案四角對稱。棚的四角也裝飾角花,角花一般以雲卷紋、蝴蝶紋、花紋為主,多用彩色紙。
新中國成立後,達斡爾族民間剪紙藝術有了新的發展。上世紀60年代,一些觀賞性剪紙在達斡爾族人民生活中悄然流行,如京劇人物、五穀豐登等,人們互相傳看、剪刻,這些剪紙經常被用做牆、窗、櫃上的裝飾。隨著達斡爾族民間剪紙的發展,一些專業美術工作者也加入達斡爾族剪紙的行列,他們在保留傳統民間剪紙的內容、形式、風格、技法上,有了進一步創新,形成了達斡爾族現代剪紙藝術。
我國許多民族都有著剪紙這項民間藝術,而蒙古族的剪紙藝術卻應用廣泛,其歷史卻可以追尋到北魏時期,在這樣代代相傳的千古遺風中,使得剪紙藝術更加的貼近生活。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剪紙是蒙古族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學研究,其淵源可追溯到北魏時期,而學術界觀點是遠古時代。他們認為那 ...
剪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同時也是滿族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把生活中的看到的,喜歡的,人、動物和景透過剪紙這種藝術形式保留下來。裝飾日常幸福美滿的生活。是一門僅僅依附於滿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的藝術。
滿族剪紙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滿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的影響。滿族人民在他們的剪紙作品 ...
西方透視學是研究人站在一個固定地點看出去的主觀景界。而陝西傳統民間剪紙和漢代畫像石的構圖都呈現出“散點多維透視”的視覺方法。本期小編就帶你去陝西文化探索陝西剪紙的神奇。
陝西剪紙是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 ...
徐州文化博大精深,徐州剪紙是一種漢族傳統民間工藝品。徐州剪紙的內容廣泛,取材豐富,具有代表性,體現出時代精神。剪紙大部分是用在一些重大的節日上,比如春節、結婚的時候等。那麼,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徐州重要文化遺產——剪紙吧。
徐州剪紙作為一種江蘇省的漢族民間美術形式,廣泛分佈於徐州的邳州、新沂、沛縣、豐縣 ...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高度文明的國度,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非常多的藝術得以儲存、傳承,是未來人類的瑰寶,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文化藝術,剪紙在我國的藝術佔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承德剪紙你有多少了解呢?本期承德文化為你解析。
剪紙是一項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手藝,由來以久。承德剪紙風格細膩獨特,取材十分廣泛,內容除傳 ...
剪紙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也是手工業的代表。剪紙藝術是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無極剪紙是石家莊文化中的代表作。那麼,無極剪紙有哪些特色呢?一起來看下。
作為中國剪紙重要組成部分的無極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早在古代,那裡就有剪燈花、掛彩紙、剪年福(符)、貼窗花的習俗。明末清 ...
8月12日—23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舉辦行,大運會期間,廣靈剪紙應邀進入大運文化園,向世界展示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廣靈剪紙以其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豔麗的色彩,細膩的刀法,傳神的表現力,獨樹一幟,自成一派,2009年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5月份大運文化園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