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哭嫁跳喪,土家人都當喜事辦

哭嫁跳喪,土家人都當喜事辦

  親人去世,因為悲傷而哭泣,這是人之常情,除非不孝之極,誰會去歡歌舞蹈?可是世上有一個民族偏這麼怪:親人過世後,他們不僅不悲不哭,反而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盡情地“歡樂”,千百年來一直沿襲著這個不可思議的習俗。

  這個民族就是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其活動範圍至今史學界尚未有一致的結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商周前後,三峽地區是巴人活動的重要區域。

  據史籍記載,巴人的文化十分獨特甚至“詭異”,如崇巫信鬼、如崖葬(懸棺)、如跳喪等等。史學家指出,巴人事鬼之誠和巴土巫風之盛,在當時中國無人能比,而巴人的習俗與“巫風強勁”密不可分。

  何謂為“巫”?早有學者研究指出,“巫”的意思可從筆劃得知:上面一橫為天,下面一橫為地,中間連線“天地”的一豎即能與天地鬼神溝通的巫師或巫婆——古代從事祭祀的特權人物。這或許能解釋巴人“崖葬”的原因——將死者高葬於懸崖,就是希望死者能夠與天神會合?這當然是我的臆想,保不準要讓大學者們笑掉大牙了。

  史書上說,巴人“勁勇、善歌舞,以虎為圖騰,使用武器‘柳葉劍’、使用樂器‘朕於’,衝鋒陷陣,銳氣喜舞……”。當年周武王伐紂時,巴人從徵並“歌舞以凌殷人”。那時,巴人所歌所舞當是巫歌巫舞又是武歌武舞。好歌舞的巴人衝鋒陷陣,難免血灑疆場、屍橫陣前,於是在戰鬥結束後,他們載歌載舞以為陣亡將士送葬,表達頌揚悼念之意和視死如歸之情。這時的載歌載舞便是喪歌喪舞,亦即今日巴人後裔土家族“跳喪”的初源?

  “土家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在巴東期間,我不止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為什麼?因為土家人的許多傳統習俗十分灑脫浪漫,尤其是“喜事哭著辦”和“喪事笑著辦”。“喜事哭著辦”是指土家族“哭嫁”的習俗:婚前數日,姑娘因將要離開雙親、姐妹、兄嫂、鄉鄰好友而哭,家人、好友中有陪哭的,叫“哭嫁”。這個習俗,雖然自民國以來已少見了,但在巴東流行的嗩吶吹奏樂中,至今仍有“娘哭女”、“女哭娘”的曲牌,是迎親樂隊在女家必吹奏的。而“喪事笑著辦”更是土家人特有的習俗。土家人當老人過世,晚上親友、鄉鄰就在靈堂敲鑼打鼓並載歌載舞,一直鬧到天亮,有的更持續達數天之久。這種為死者歡歌舞蹈的習俗也稱作“撒爾嗬”或“跳喪”。

  這讓我想起了莊周喪妻的故事:莊子的妻子不幸去世,莊子不但不悲不哭,反而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人由生到死,猶如四季更替,草木枯榮,莫非自然,所以人應該通命達生,生足可喜,死亦可歌。土家人的“歡歡喜喜辦喪事,熱熱鬧鬧陪亡人”的習俗,是否也因參透了這層?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民族不僅是“最浪漫的民族”,而且也是頗有智慧的民族!\

湘西土家族婚俗 送香袋 塗抹模米 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們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做袋裡,上面繡著“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夥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親十拿九穩。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當天晚上,有鍋灰塗抹“模米”的風俗。“模米”是代表新郎來迎親的那個小夥子,一般“模米”沒有特殊標記,還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將其找出來。姑娘出嫁時,全村的姑娘都來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會積極辨認誰是“模米”,以便用鍋灰塗抹他,因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時實在辨認不出,姑娘們就將男方來的小夥子全部塗抹,據說,被塗抹的小夥子越多,日後女方愛上男方的小夥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後也能相親相愛。新娘在婚禮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誰家的姑娘不善於哭,就會被認為才低賢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將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過來。而且哭的時間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開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轎時,才算結束。

土家哭嫁歌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土家女哭嫁習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離別,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禮前三日開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數碗,邀親鄰少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嫁歌每首四句,先從母親哭起,接著是父、祖、兄弟、姐妹。"哭"完直系親屬再"哭"旁親。"哭"到哪位旁系親人,則此人需送錢添箱。凡是來"勸"哭的人都要哭遍,女性則須陪哭。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感謝養育恩,訴說離別苦,託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哭時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惋動人。

  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本是土家民族獨特風俗的傳承,也是土家文化之精髓。十年前,土家女子出嫁時不會哭或哭得不動人,還會被人恥笑,而現在,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卻極少有人再哭了。

  大概這也是土家民風民俗日益零落的跡象吧。或是土家旅遊業熱點多賣點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別失卻那分土生土長的古樸韻味,別失卻那分原始的生態文化,願哭嫁歌不會成為土家族的"千古絕唱"。


四川民俗: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這種風俗,直至清末還盛行於四川農村中,隨地區變化而大同小異。解放前,聽老人們說,早些時候,沒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 ...

邵陽民俗賀郎歌悠悠

  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巖寨、五團、蓬洞、蘭蓉等苗鄉侗寨,有唱山歌進行娛樂的習慣。農忙農閒,山林田野,隨時隨處都能聽到山歌。山歌象苗山的清泉一樣甜美,米酒一樣甘醇,山花一樣爛漫。每逢山寨有婚嫁喜慶、重大節日,或遇外鄉異地能歌善唱的歌郎來苗約同寨走親訪友,山寨的男男女女便七八個一夥,十幾個一群,歡聚一起,薦出歌 ...

張家界土家姑娘習俗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 ...

     在湖北宜昌清江流域、鄂西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嶺之中,至今流傳著一種獨具特色,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間舞蹈。土家人俗稱之為“跳喪”。   跳喪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創造的藝術財富,多側面地展示了巴民族的風情習俗,它不愧是民俗文藝的代表作。 ...

陝南俗聞

  “哭嫁”,是陝南姑娘出嫁時的一種儀式和傳統風俗。“哭嫁”,不是真悲,實是“喜嫁”,哭裡帶喜的“唱嫁”。所謂“哭”,並非真哭,只是用特有淒涼韻調來表達、抒發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   “哭”的內容,可分為三種,一是“哭胞親”,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親的人未到之前進行。“哭”罷父母,再“哭”兄弟 ...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於 ...

風俗文藝的代表作—

  在清江流域、鄂西土家族聚居的崇山峻嶺之中,至今流傳著一種獨具特色,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間舞蹈。土家人俗稱之為“跳喪”,也叫“跳喪鼓”或“跳撒爾嗬”。   土家族人家中的長者去世後,一般裝斂入棺後在堂屋裡停放1至3天,“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邦忙”,每晚就有親朋好友前來跳喪。跳喪時1人擊牛皮鼓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