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陝南哭嫁俗聞

陝南哭嫁俗聞

  “哭嫁”,是陝南姑娘出嫁時的一種儀式和傳統風俗。“哭嫁”,不是真悲,實是“喜嫁”,哭裡帶喜的“唱嫁”。所謂“哭”,並非真哭,只是用特有淒涼韻調來表達、抒發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

  “哭”的內容,可分為三種,一是“哭胞親”,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親的人未到之前進行。“哭”罷父母,再“哭”兄弟姐妹,透過“哭”,敘述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未報,傾訴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難以割捨、拜託兄嫂要孝敬速帶好年小的弟妹等。

  例如“哭兄嫂”:

  哭一聲哥也叫聲嫂呀,難割難捨骨肉同胞喲;兄嫂待妹千般好,為妹費心又操勞;這大恩小妹還未報,又得拜託二年高,爹孃前代妹多行孝。

  二是“哭”百客。姑娘出嫁兩天,親威、朋友就送物品來(如被、單、衣、鞋)等,群眾叫“添箱”出嫁者便要逐人“哭”。

  三是“哭迎親”(又叫“哭冤家”)。這是在迎親的來後進行。也是“哭嫁”的尾聲。它是以“哭”、“笑”、“諷罵”的反意來唱的,例如“哭紅葉和押禮”:

  “迎親的來得實在早喲,那樹上鴉鵲還沒回巢”“押禮先生像條牛,走起路來慢悠悠、有心餵你一把草,怕你貪吃誤時候。”“紅葉牽線吃兩頭,不是冤家不聚頭”。

  據說,這種“哭罵”是對迎親者的歡迎和感謝。此種習俗在秦巴山區農村較為流行。

陝南吃剖膛俗聞

  陝南山區的山民們,不論誰家殺了肥豬或是獵獲了較大的野物,便要請鄰居相好來吃剖膛。這吃剖膛以肉為主,並無多少蔬菜搭配。只消磨上幾升黃豆,做起大碗豆腐,洗淨成筐洋芋,或燜或煮,弄一大鍋,用幾隻大盆盛起,放在院裡、碾盤或樹疙瘩上,由客人或蹲或站圍著去秘,那肉片切成如木梳大小足一指頭厚,那酒是成桶的自釀的包穀燒。只見那男男女女吃肉如吃豆腐,喝酒如喝涼水,吃得嘴角流油,喝得滿臉通紅。

  平川人初進深山,見這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陣勢,常嚇的不敢動筷子。住久了,也與山民並無二樣。山裡人飲食溪流泉水,含礦物質多,易於消化,再加上勞動強度大消耗多,能吃善喝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山區也畢竟寂寞,遇到這種機會,男女同飲,老少共樂。老遠趕來,吃得一飽二醉,在夕的餘輝下,領了老婆娃,蹣跚著回家,夜裡做夢也打著飽嗝,笑出聲來。一頓剖膛常常要吃動半條肥豬,不過家家宰豬,人人可吃,頗有點原始先民們的屋大家住,有飯大家吃的遺風。

湘西土家族婚俗 送香袋 塗抹模米 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們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做袋裡,上面繡著“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夥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親十拿九穩。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當天晚上,有鍋灰塗抹“模米”的風俗。“模米”是代表新郎來迎親的那個小夥子,一般“模米”沒有特殊標記,還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將其找出來。姑娘出嫁時,全村的姑娘都來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會積極辨認誰是“模米”,以便用鍋灰塗抹他,因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時實在辨認不出,姑娘們就將男方來的小夥子全部塗抹,據說,被塗抹的小夥子越多,日後女方愛上男方的小夥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後也能相親相愛。新娘在婚禮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誰家的姑娘不善於哭,就會被認為才低賢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將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過來。而且哭的時間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開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轎時,才算結束。


土家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土家女哭嫁習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離別,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   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嫁"多在婚禮前三日開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 ...

四川民俗: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這種風俗,直至清末還盛行於四川農村中,隨地區變化而大同小異。解放前,聽老人們說,早些時候,沒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 ...

邵陽民俗賀郎歌悠悠

  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巖寨、五團、蓬洞、蘭蓉等苗鄉侗寨,有唱山歌進行娛樂的習慣。農忙農閒,山林田野,隨時隨處都能聽到山歌。山歌象苗山的清泉一樣甜美,米酒一樣甘醇,山花一樣爛漫。每逢山寨有婚嫁喜慶、重大節日,或遇外鄉異地能歌善唱的歌郎來苗約同寨走親訪友,山寨的男男女女便七八個一夥,十幾個一群,歡聚一起,薦出歌 ...

張家界土家姑娘習俗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 ...

跳喪,土家人都當喜事辦

  親人去世,因為悲傷而哭泣,這是人之常情,除非不孝之極,誰會去歡歌舞蹈?可是世上有一個民族偏這麼怪:親人過世後,他們不僅不悲不哭,反而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盡情地“歡樂”,千百年來一直沿襲著這個不可思議的習俗。   這個民族就是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其活動範圍至今史學界尚未有一致的結 ...

洛南燎鍋底

  洛南縣,農民移居新房時,有一習俗“燎鍋底”。   首先是搬遷的日子,一般都定在農曆三、六、九早上太陽剛泛紅時,因為人們認為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其次是搬家時,什麼東西都可以先搬去,惟有鐵鍋必須最後才搬。搬鐵鍋時還要烙個大鍋盔饃。這饃要在原來的舊鍋臺上先烙一面,然後蓋嚴用紅頭繩繞鍋一圈,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

陝南食肉

  陝南殺豬很有講究,首先要選擇單日為吉日,其次殺豬時刀鋒要向外,將豬殺倒後,還要用一張白紙糊上豬血貼在豬欄上,叫“貼血錢”,表示槽頭興旺。隨後就要招呼女婿親朋故舊和殺豬人“吃泡湯”,廚師做菜時,要從豬頭到豬尾割一塊來做,意為一年餵豬,有頭有尾,然後將豬肉醃起來。   陝南人起親訪友,豬肉是最好的饋贈禮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