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山東婚嫁習俗

山東婚嫁習俗

  山東一帶的婚嫁,大體上分為這樣幾個步驟:議婚、訂婚、送日子、鋪房 、迎娶、拜堂合巹。在這幾個步驟中,迎娶最為熱鬧,也最為有特色。婚禮日早晨,吹鼓手最先來到主家大門口鼓吹一通,然後進洞房再吹。稍事休息 後 ,迎親的花轎就要起程。一般迎親的花轎有兩乘,新郎坐的叫"官轎",給新娘準備的叫"花轎"。去迎親的時候花轎不能空著,一般要找一個父母雙全的小男孩壓轎,俗稱"壓轎童子";轎內還 要放上一隻大公雞,轎門上要巾"吉星高照"的紅符,執事的大扇上也要寫上"小登科"字樣。一切就緒,三 聲炮響後,迎親隊伍在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地起程了。花轎來到女家門前,吹鼓手經過"三吹三打"後,新郎才能進入女家門內。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長。新娘梳妝打扮完畢,吹鼓手高奏喜樂。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閨房,送入轎中,意為腳不沾孃家的土。博山一帶,新娘是"抱"上轎的。結婚那天,新娘的兄弟揹著新娘跑,伴娘在後護衛。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新娘上轎後,許多地方都有潑水的風俗,謂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待新郎、新娘在轎中坐穩後,轎頭便喊號起轎,兩頂轎子同時抬起,姑娘便隨著娶親的隊伍出嫁了。

土家族特有的婚嫁習俗

  哭嫁

  土家姑娘出嫁,有的前兩個月就開始哭了,長的兩個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哭嫁,不僅是一種離別感情的傾訴,同時也是聰明才智的顯露。對一個姑娘來說,會不會“哭嫁”、哭得如何,對她的名聲、身份都是很有影響的。有些土家族姑娘十二三歲便開始學“哭嫁”。有些父母看女兒學不好,還請來會哭嫁的大娘當老師,教她哭。到了十五六歲,還邀些姑娘夥伴躲在吊腳樓上“試哭”,互相教哭。有些姑娘除在家學“哭嫁”以外,還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機會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藝,商討“哭嫁”辦法,比試“哭嫁”的本領,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眾!

  過禮

  結婚前一天,男方將彩禮送到女方,叫做“過禮”。這天女方的親朋好友都來祝賀,新娘請人扯去臉上的汗毛叫做“開臉”。

  撒筷子

  土家族民間嫁娶之日,雞鳴五更之時,新娘“縛”於堂屋中。堂屋中擺有量米鬥,鬥上放著米篩,篩中放有兩把筷子,新娘跪於鬥篩上,手拿兩報筷子,要哭“撒筷子歌”,並一邊哭,一邊將手中兩把筷子分別撕於堂屋內和門外的庭院鈉,其歌詞:“前撒金,後撒銀,中央撒個曬穀坪;前面金子跟我走,後面銀子跟哥丟......”撒完筷子,堂兄弟身披紅色“背親布”將新娘背上花轎。這時,新娘的母親跟在其後邊撒五穀邊祝福道:“前撒三天,要發三千;後撒一天,要發一千;撒得快,發得快,榮華富貴萬萬代....”

  搶床

  當新娘接進家並完成一系列儀式後,新郎新娘就會飛奔入洞房,競相搶坐新婚之床,俗稱“搶床”。相傳,誰先坐在床之中央,將來就由誰當家作主。有的新娘為了爭得家裡的地位和權力,不受男方“欺負”,往往不等拜堂完畢,就掙脫攙扶人的手,飛奔搶床,昂然坐於床沿中央,新郎則只好作陪。若新郎搶先,新娘可以擠新郎,爭個平等地位。

  回門

  結婚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孃家拜謝父母,叫做“回三朝”;如女家離男家較遠,一個月回回孃家,叫做“回滿月門”。

福建 晉江人婚嫁習俗

  紅與強同是晉江人,兩人相愛兩年,強父母知道後瞭解紅的家境一般,立即反對紅,並立即安排強相親,強父母相中與其門當戶對,家裡開玩具廠的婷,在社會風氣及家庭壓力下,強只得與紅分手,並在今年五月份訂婚,訂婚時婷家就送了一輛本田車,訂婚後強仍深愛著紅,兩人仍放不開斷不清情份,但退婚已是不可能,或許年底就會結婚了,強一次講到他很後悔聽家裡父母的安排,紅也怨恨強沒主見,現在一切木已成舟,兩人卻仍舊離不開斷不了,紅很矛盾,兩年的感情就斷送在"門當戶對"斷送在沒有豐富的"回聘金"上......看過太多這類的例子了,一次次面對這種婚嫁風俗製造出的悲哀故事,只能一次次無語的一笑而過,只是看著最好的朋友艾艾怨怨的傾訴讓我有種深深的無言的心痛,在金錢面前,愛情是什麼?

  整個社會風氣,不但女兒過去了還得陪一大筆嫁妝為了僅僅是女兒去夫家有地位,不會受排擠,真受不了,經濟這麼發達的地方思想如此落後,真替她們及父母不值..有錢人家想門當戶對更有錢,所謂的為了家族有更好的發展,沒錢人家更想賺一筆老婆本,純粹的愛情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晉江男人選擇找個愛的女人戀愛,僅僅只是戀愛,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在婚姻面前純粹的愛情不堪一擊,因為婚姻有太多附加條件,而女人也只有有這些附加條件墊腳才能夠得著敲開婚姻的大門,這是婚姻的悲哀也是女人的悲哀,現實殘忍.


河北懷安婚嫁習俗

  河北懷安婚嫁習俗   解放前,懷安婚嫁均受封建禮教約束,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定,男女雙方婚前不識,撮合成偶。   婚姻初始,經媒人說合,男女雙方家長認可,即分別請人看 黃曆 。根據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 合婚 ,如無大忌,即可議婚 換貼 。 婚貼 在男女家中三天,三日內家中平靜無事為 順 ,順者婚事可議 ...

洛陽漢族婚嫁習俗

     洛陽婚嫁習俗沿襲《禮記》所定的 六禮 (問名、納彩、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程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一些洛陽婚嫁習俗逐漸廢棄,但洛陽婚嫁習俗的基本程式一直沿襲至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達千年之久,是數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所以以洛陽為中心的婚嫁習俗隨社會的發展傳到全國各 ...

安徽戀愛婚嫁習俗

  訂婚:一般由男方託媒向女方提親,雙方依家境相似,門當戶對為佳u舊時經雙方父母認可後,便用庚帖互換生辰,清算命先生 合八字 ,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訂婚。正式訂婚得 過紅書 ,又叫 過書子 。男方請媒議聘,女方提出聘禮品種數額後,男方按商定標準,準備聘禮。聘禮多少、質量好壞,由雙方家境而定,沒有確切 ...

滿族的婚禮婚嫁習俗

  提起滿族的婚俗,得從一段滿族的神話故事講起:長白聖母佛庫侖,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見到一隻嘴噙朱果的五彩靈鳥飛來,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懷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庫裡雍順。   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真實寫照,也說明滿族的婚俗是從群婚制、對偶婚制、最後發展到一夫一妻制的。   滿族入主中原以後,婚俗 ...

山東清明節習俗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 餚,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 在清明節煮一 ...

鄂西北農村的婚嫁習俗

  結婚證一領,婚期一商定,男女雙方進入準備階段。   女方在婚期的頭一天待客。提前要準備嫁妝。過去的嫁妝通常是木製傢俱,如三門櫃、穿衣櫃、寫字檯、梳妝檯、火盆、木盆、餐具、被褥等,現在條件好了,一般的嫁妝是冰箱、空調、洗衣機、電扇、組合傢俱等。   這天晚上,新娘同母親、嫂子同新娘話別。囑咐一些到了婆家要孝 ...

臺灣婚嫁習俗——甘蔗作證 象徵一生甜蜜

     臺北市一對年輕人近日喜結良緣,在賓館舉行婚禮時,親友將一根連根帶葉的甘蔗送給新人,象徵一生甜蜜、白頭到老。 作者:宗金柱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