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北懷安婚嫁習俗

河北懷安婚嫁習俗

  河北懷安婚嫁習俗

  解放前,懷安婚嫁均受封建禮教約束,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定,男女雙方婚前不識,撮合成偶。

  婚姻初始,經媒人說合,男女雙方家長認可,即分別請人看 黃曆 。根據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 合婚 ,如無大忌,即可議婚 換貼 。 婚貼 在男女家中三天,三日內家中平靜無事為 順 ,順者婚事可議。然後是 小定 ,男方先要給女方一定的聘禮,俗稱 小定 ,小定後婚姻既成。定婚之後、男女雙方均不可毀約, 婚貼 就是憑證。定婚年齡,男女一般都在十二歲以後,也有在孩子時候就定親的,俗稱 娃娃親 ,這種情況在民間為數不多。結婚年齡,男女一般都在十七、八歲。鄉紳富戶的子弟有的十三歲就娶妻,大媳婦、小女婿;有的官僚宿婢納妾,形成一夫多妻,老夫少妻;貧苦農民無財無勢,鵲橋難架,有的三、四十歲才取妻成家;有的終身 光棍 ;有 獨闢蹊徑 產生了許多畸形婚姻。(一)奶媳婦。窮家主婦在乳期抱養女嬰,撫養至十五、六歲為兒子成親,成為奶媳婦,這種媳婦因婆婆自幼撫養,如同親生,多不受氣。(二)童養媳。貧家農戶以百斤糧或幾元錢收買七、八歲女童,撫養至十五、六歲時為兒完婚,稱童養媳,這種媳婦多受虐待。(三)換親。兩戶貧苦人家,各有兒女,年齡相仿,雙方協商將女兒互換作媳,叫換親。這種婚姻親上加親,將就雙方家庭,多能和睦相處。(四)招親。自家有女無兒,為接續香火,認兒防老,為女招婿入門,名曰招女婿或叫 插門女婿 。插門者須改姓女家,稱岳父母為爹孃,岳父母視婿為兒,可繼承家業。(五)寡婦改嫁。婦女亡夫,一般終身 守節 寡居。有的婦女喪夫遺子無法生活,只好背叛 婦道 帶子改嫁,其前夫之子被稱為 帶犢子 。(六)陰親,亦稱鬼親。是未婚男女死後,經媒人從中撮合為陰間夫妻。將女死者的屍體移葬在男死者的葬地,葬於一處(也稱併骨),稱鬼親。

  結婚禮儀,男方為兒子擇日完婚叫 吃喜 。迎娶之前,男方要給女方送去定婚議定的 彩禮 。出嫁前幾天,女方要吃一頓由父母、兄嫂準備的 離娘飯 ,出嫁前一天晚上,吃 翻身餅 ,上轎前開臉(用線將臉上的汗毛捻去)。到吉日迎娶時,男方發花轎至女方,內坐男童 壓轎 ,又邀兩男客乘車隨轎,稱 娶親人 。新娘穿鳳衣和八寶羅裙,頭戴鳳冠,紅綢覆面(俗稱 蓋頭 )。上轎時新娘由女方親友全人(即上有父母、兒女雙全,腹中無孕的有夫之婦)二人攙扶,或由父兄抱入轎內。轎到男家街門前,男方響炮鳴鞭,由兩個女全人迎轎攙親,扶新娘下轎踩黃布進院至香案前,俗稱 踩堂 。同時下親人(婚禮司儀)手拿笆斗,內盛穀草節、紅棗、制錢、麩皮、高梁、黑豆,邊撒邊喊: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搖錢樹,四撒聚寶盆 。香案上放一斗,內盛高梁、上插弓、箭、銅鏡、尺、剪、杆稱、算盤,按良辰在天地神位前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拜堂時司儀唱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俗稱 拜天地 。禮畢,新郎拿弓箭射洞房屋內四角,叫做 避邪 ,新娘踩黃布入洞房。洞房門檻上放一馬鞍,鞍下放八個糕,兩個供獻(白麵蒸的小饅頭),新娘從上面跨過去,取平安之意。新娘進入洞房後,新郎用秤桿挑新娘蓋頭。新郎新娘第一次見面,共飲一杯灑,稱 合酒 。小姑子給新娘端來洗臉水,新娘賞小姑子喜錢。當日男方設宴款待女家送親人和賀喜的親友賓客。晚上給新娘吃長壽麵時,婆婆問 生不生? 媳婦要說: 生 ,表示願生兒育女。

  新婚之夜、洞房點 長命燈 ,親友戲弄新娘,一般是姐夫,小叔子、小姑子、嫂子等親戚朋友出一些點子,耍一些花招,使新娘上勾,落入圈套,陷入窘迫,使大家歡樂。本地有結婚三天無大小之說,要求新娘說一些不易起口的俏皮話,繞口令或兒女私情之語,俗稱 說令子 。新娘說不對或不說,則以糖、錢賞人過關。也有搶新娘衣物者,要求新娘以糖換取。 鬧洞房 直到夜半之際,眾人方散。新郎新娘就寢前,由小姑子鋪被褥,褥子上放大棗、栗子或花生,意在早生貴子。新人就寢後,屋外還有自願偷聽動靜者,俗稱 聽喜房 。婚後第三日或第五日,孃家用馬車接女婿、女兒 回門 ,俗稱 請三 、 請五 (新郎有哥哥的就請五)。新郎帶上禮品拜見岳父岳母。回門第一天中午宴請親友,款待新郎。席間飯後,姑、嫂、弟、妹等用謎語或動作為難新郎,新郎必備糖錢解難,三日後回男家,婚事基本結束。完婚二十日新娘回孃家住十天,俗稱 住對月 。奶媳婦,童養媳到十五歲,擇吉日舉行典禮儀式,叫 戴冠子 。不回孃家舉行 回門 儀式。換親多屬寒門小戶,雖也是明媒正娶,但娶嫁兩家對等,一般沒有彩禮,婚禮儀式也較簡單。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最佳期,廢除彩禮, 鋼筆一根,制服一身 ,就可結婚;自家一頓好飯,婚事就辦完,花費甚少。七十年代,流行男方給女方置買 三大件 (即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配以幾件普通新裝。庭院掛國旗和毛主席像,舉行簡單的典禮儀式;宴請親朋,賀禮有幾角的,高者不過三、五元,婚事完,花費不了多少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婚事操辦的水準也一再提高,鄉村買賣婚姻又興,總花費達萬元以上。在城鎮雖直接言明新娘身價者不多,但男方要為新家庭置辦許多高檔生活用品。如傢俱要組合的,衣料要高檔的,電視要帶色的,洗衣機要甩乾的,床要帶墊的,被褥要綢緞的。九十年代後,更有甚者,樓房、瓦房要裝修一新,為此男方家長借債操辦。婚後城鄉往往出現窮老子富小子的境況。完婚之日,程式較舊時婚俗略簡,小汽車取代花轎接親,新娘到,放鞭炮。中午十二時,新郎新娘 拜堂 ,家長講話,謝客婚拜畢,賓主共入酒宴。親朋賀禮少者五十元,普通一百元,姑、舅等長輩數百元上千元者不等。第二天或第三天女方用小汽車接新郎至孃家,婚宴與男方差不多,親朋共賀。

土家族特有的婚嫁習俗

  哭嫁

  土家姑娘出嫁,有的前兩個月就開始哭了,長的兩個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哭嫁,不僅是一種離別感情的傾訴,同時也是聰明才智的顯露。對一個姑娘來說,會不會“哭嫁”、哭得如何,對她的名聲、身份都是很有影響的。有些土家族姑娘十二三歲便開始學“哭嫁”。有些父母看女兒學不好,還請來會哭嫁的大娘當老師,教她哭。到了十五六歲,還邀些姑娘夥伴躲在吊腳樓上“試哭”,互相教哭。有些姑娘除在家學“哭嫁”以外,還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機會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藝,商討“哭嫁”辦法,比試“哭嫁”的本領,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眾!

  過禮

  結婚前一天,男方將彩禮送到女方,叫做“過禮”。這天女方的親朋好友都來祝賀,新娘請人扯去臉上的汗毛叫做“開臉”。

  撒筷子

  土家族民間嫁娶之日,雞鳴五更之時,新娘“縛”於堂屋中。堂屋中擺有量米鬥,鬥上放著米篩,篩中放有兩把筷子,新娘跪於鬥篩上,手拿兩報筷子,要哭“撒筷子歌”,並一邊哭,一邊將手中兩把筷子分別撕於堂屋內和門外的庭院鈉,其歌詞:“前撒金,後撒銀,中央撒個曬穀坪;前面金子跟我走,後面銀子跟哥丟......”撒完筷子,堂兄弟身披紅色“背親布”將新娘背上花轎。這時,新娘的母親跟在其後邊撒五穀邊祝福道:“前撒三天,要發三千;後撒一天,要發一千;撒得快,發得快,榮華富貴萬萬代....”

  搶床

  當新娘接進家並完成一系列儀式後,新郎新娘就會飛奔入洞房,競相搶坐新婚之床,俗稱“搶床”。相傳,誰先坐在床之中央,將來就由誰當家作主。有的新娘為了爭得家裡的地位和權力,不受男方“欺負”,往往不等拜堂完畢,就掙脫攙扶人的手,飛奔搶床,昂然坐於床沿中央,新郎則只好作陪。若新郎搶先,新娘可以擠新郎,爭個平等地位。

  回門

  結婚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孃家拜謝父母,叫做“回三朝”;如女家離男家較遠,一個月回回孃家,叫做“回滿月門”。

河北春節有哪些習俗?

  你瞭解河北春節習俗嗎啊?河北春節習俗有什麼特點?河北春節有哪些習俗?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河北春節習俗。

  河北春節習俗之承德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河北春節習俗之邯鄲——除夕扔愁帽

  古趙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和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中國#萬年曆www.wannianli8.com

  相傳,這一習俗,起自戰國末年。秦始皇打敗齊、楚等國,派大將章邯出兵趙國。趙國軍民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給秦軍以重大創傷。秦將章邯大怒,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對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婦孺,房不分官商民賈,大肆燒殺擄掠。趙國人為了逃避秦軍的殺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離鄉,四出逃亡。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了統一計程車服士帽、商服商帽,趙國人不忘亡國的奇恥大辱,每當夜深人靜,就紛紛把秦王規定計程車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為了避免無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換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說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後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並沒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今人扔帽,已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透過以上對河北春節習俗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對河北春節習俗有了更深入地瞭解。


福建 晉江人婚嫁習俗

  紅與強同是晉江人,兩人相愛兩年,強父母知道後瞭解紅的家境一般,立即反對紅,並立即安排強相親,強父母相中與其門當戶對,家裡開玩具廠的婷,在社會風氣及家庭壓力下,強只得與紅分手,並在今年五月份訂婚,訂婚時婷家就送了一輛本田車,訂婚後強仍深愛著紅,兩人仍放不開斷不清情份,但退婚已是不可能,或許年底就會結婚了,強 ...

洛陽漢族婚嫁習俗

     洛陽婚嫁習俗沿襲《禮記》所定的 六禮 (問名、納彩、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程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一些洛陽婚嫁習俗逐漸廢棄,但洛陽婚嫁習俗的基本程式一直沿襲至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達千年之久,是數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所以以洛陽為中心的婚嫁習俗隨社會的發展傳到全國各 ...

安徽戀愛婚嫁習俗

  訂婚:一般由男方託媒向女方提親,雙方依家境相似,門當戶對為佳u舊時經雙方父母認可後,便用庚帖互換生辰,清算命先生 合八字 ,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訂婚。正式訂婚得 過紅書 ,又叫 過書子 。男方請媒議聘,女方提出聘禮品種數額後,男方按商定標準,準備聘禮。聘禮多少、質量好壞,由雙方家境而定,沒有確切 ...

滿族的婚禮婚嫁習俗

  提起滿族的婚俗,得從一段滿族的神話故事講起:長白聖母佛庫侖,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見到一隻嘴噙朱果的五彩靈鳥飛來,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懷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庫裡雍順。   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真實寫照,也說明滿族的婚俗是從群婚制、對偶婚制、最後發展到一夫一妻制的。   滿族入主中原以後,婚俗 ...

山東婚嫁習俗

  山東一帶的婚嫁,大體上分為這樣幾個步驟:議婚、訂婚、送日子、鋪房 、迎娶、拜堂合巹。在這幾個步驟中,迎娶最為熱鬧,也最為有特色。婚禮日早晨,吹鼓手最先來到主家大門口鼓吹一通,然後進洞房再吹。稍事休息 後 ,迎親的花轎就要起程。一般迎親的花轎有兩乘,新郎坐的叫"官轎",給新娘準備的叫" ...

鄂西北農村的婚嫁習俗

  結婚證一領,婚期一商定,男女雙方進入準備階段。   女方在婚期的頭一天待客。提前要準備嫁妝。過去的嫁妝通常是木製傢俱,如三門櫃、穿衣櫃、寫字檯、梳妝檯、火盆、木盆、餐具、被褥等,現在條件好了,一般的嫁妝是冰箱、空調、洗衣機、電扇、組合傢俱等。   這天晚上,新娘同母親、嫂子同新娘話別。囑咐一些到了婆家要孝 ...

臺灣婚嫁習俗——甘蔗作證 象徵一生甜蜜

     臺北市一對年輕人近日喜結良緣,在賓館舉行婚禮時,親友將一根連根帶葉的甘蔗送給新人,象徵一生甜蜜、白頭到老。 作者:宗金柱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