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平遙民間鬼神信仰

平遙民間鬼神信仰

  祭之靈

  邑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依然存在,所以要祭之靈,民間每年固定的祭之靈活動有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清明節時家人要攜帶供品、香燭到墳頭上祭拜,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多在院門外路口上供祭祀。進入八九十年代,燒化“陰間紙幣”嫌數量太少,有的改為燒化“冥府存摺”。

  驅鬼

  邑地驅鬼之俗由來已久,一般多由鍾馗來做,《鍾馗提鬼圖》盛興明間,鍾馗身穿藍衫,革京一足,目少一目,蓬頭散發,左手提鬼,右手扶鬼目。其畫像常被邑人貼在門上,保護宅院平安,不受鬼魂騷擾,家中如有小兒夜哭,疑為鬼邪所致,也畫一張《鍾馗提鬼圖》貼於牆上,便自慰小兒可以安穩。

瞭解民間鬼神“做七”探究

  做七,亦稱燒七、齋七、理七、七七齋等,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對此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按傳統的說法,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託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託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託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

  七七四十九天的超度來源於佛教,佛教給中國傳統喪葬禮儀程式帶來了所謂“七七追薦”。七七追薦又稱七七齋、水陸道場、水陸大會、水陸會、水陸齋儀等,是一種超度死者亡靈的大法會,主要來源於佛教信仰。在佛教的輪迴轉世觀念中,人死後在七七四十九日內,經過七個階段隨業力投生,也就是說四十九日是個緩衝期,除了極好的人立即上天,極壞的人立即下地獄外,絕大多數人經過超度可以贖罪,能投個好胎,七七追薦便是為了替死者消罪免禍、誦經修佛,以投入善良之家,因而延請和尚設齋唸經,禮佛拜仟,追薦亡靈。七七追薦在南北朝開始流行於世。

  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本於道教。從該俗的實踐看,做七既請僧眾誦經,也請道士誦經,而民間關於做七由來的種種解釋,多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及功能的宣傳相吻合。清趙翼在《陔餘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北齊的歷史背景來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制耳”。《韓琦君臣相遇傳》:宋仁宗駕崩,英宗初即位。光獻太后對宰臣韓琦說:“當初立他(指英宗)為皇太子時,臣僚多有言不當立者。恐他見後心裡不好,昨因齋七,並焚於錢爐矣”。

  也有人推測,做七習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時“國人”於父母葬後迎其魂靈於殯宮的祭祀儀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靈得到安息。按禮制規定,舉行虞祭的時間和次數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區別,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為期。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諸侯的七虞之禮。再往後,秦並六國,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民間相傳,做七習俗始於唐初,大致情節是: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囑咐太子:死後每隔七天須由親人為其擺一次薦宴,燒一回紙錢,前後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靈魂得以順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辦,尤應豐盛,等等。太宗死後,太子遵旨一一照辦。其後公卿百姓紛紛仿效,由此形成做七習俗。

  每逢七日在家裡點燈、焚紙、燒香來祭奠。孝子百日內不準剃頭刮臉,也不準赴宴飲酒、娛樂。服喪期滿,要念經,併到墳前祭奠換孝。至百日、週年、三週年時,至親都來祭奠。遇喪人家,當年春節時一般不貼春聯,如貼只貼黃、綠紙對聯。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祭奠的週期為什麼是“七”而不是“六”和“八”呢?

  原來,伏羲的六十四卦方點陣圖是上古的太陽曆,六十四卦的四正卦(乾、離、坎、坤)代表春夏秋冬,其餘六十卦每卦代表六日(每卦有六爻),每爻代表一日,這樣算下來,一年共有三百六十日。而實際上應該是三百六十五天零四分之一天,古人將這五天零四分之一天四捨五入算作五天,這五天不算在八卦記日之內,作為過年的時間。“七日來複”指的是從坤卦(為冬天的這個季節,為陰)的最後一爻至復卦(為冬至,也為“一陽復生”)的初爻,共經歷七天,這七天正是由純陰的坤卦至一陽復生所經歷的時間,也就是說從坤卦的最後一爻算一天,至復卦的初爻算一天,中間經過五天,所以共七天,這就是“七日來複”。

  易經的最基本概念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人們認為:人死了便是歸陰了,“做七”是超度他的靈魂,使他來世還做人,而太陽曆上從陰曆的坤卦至復卦(純陰至一陽復生)需要七天時間,因此人們就用“七七四十九”天來超度他。

  《禮記·檀弓上》曰:“水漿不入口者七日”,也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如天以陰陽(日、月)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人死後要超度魂靈的說法產生了疑惑,對“做七”做法也淡薄了。一般是採用開追悼會的方式來祭奠亡者,以表哀思。

  其實,孝親敬長不能僅僅表現在死後,而更應該體現在生前。在現實生活中,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對物質的需求基本不成問題,我們要“常回家看看”,與父母聊聊天,給以精神慰藉,或經常打電話回家與他們聊聊天,千萬不能等親人仙逝後再去“活著不敬喉,死了敬木頭”。

民間鬼神之孟婆神

  孟婆神在地獄中是一痊很重要的官吏,因為她管理著地獄的機密。就是說,為什麼人們不知道地獄的一切,就是因為孟婆神采取了極嚴密有效的安全措施:給鬼魂喝迷魂湯。

  據《閻羅王經》講各類鬼魂在各殿依次受刑受苦之後,最後押解到第十殿交與轉輪王。此殿是專管投生的,凡發往陽間者,都要先到孟婆神這裡報到,灌一桶“迷魂湯”,使他們忘掉前生之事,才能放行。這位孟婆神把守著陰間的最後一關,是“六道輪迴”不可缺少的人物。

  關於這位孟婆神的來歷,據《玉曆鈔傳》載,孟婆是一位守身如玉的處女,因養生有方,老而不衰,後被上天選中,擔任給鬼魂灌迷魂湯的角色:

  孟婆神生於前漢,幼讀儒書,壯誦佛經,凡有過去之事不思,未來之事不想,在世惟勸人戒殺吃素。年至八十一歲,鶴髮童顏,終是處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稱之曰孟婆阿奶。至後漢,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妄認前生眷屬,是以上天敕令孟氏女為幽冥之神,採取俗世藥物,合成如酒非酒之湯,分為甘、苦、辛、酸、鹹五味,派諸魂飲此湯,使之忘掉前生各事。如有刁猾鬼魂不肯飲者,令以銅管剌喉灌吞。

  由此可見製造地獄世界的人是如何的煞費苦心了,因為他們一方面要告訴世人地下存在這麼一個地獄世界,以起懲惡揚善之功用,然而固執的人們是不會輕易相信他們同有經歷過的東西的,於是這些人告訴人們之所以不知道地獄世界,是因為喝了孟婆神的迷魂湯。既然如此,這些人又是怎麼知道地獄的存在的呢?於是他們就從人們的經驗出發:既然地上的人會犯錯誤,地下的官吏也會犯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弄錯了姓名,誤把不該下地獄的靈魂拘到了地獄,最後只好放這些靈魂回來,於是地獄的秘密就大白於天下。

  要給每一個託生的靈魂灌迷魂湯,孟婆每天的工作量應當是極為巨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那麼幾個靈魂沒有喝上孟婆的迷魂湯就託了生,雖說是孟婆的失職,但似乎仍是可以原諒的。清代的《寄園寄所寄》說,宣府的都指揮叫胡縉,他的小老婆突然死了。與此同時,80裡外有家老鄉生下個女嬰,生下就能說話,她對人說:“我是胡縉的二房太太。”人們才知道她是胡縉的小老婆託生的,於是稱她為“前世娘”,她和人們講了一下陰間的情況,與世間所傳頗類似。她還說:“託生前都得喝迷魂湯,我剛要喝,突然跑來一隻狗,把湯踢翻了。我沒喝就混過來,所以前生事都記得。”


泉州民間信仰之一:媽祖

  媽祖是我們心中的海神,信仰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她同樣隨著中國人的足跡傳遍世界各地。目前海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媽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被神聖化了的歷史人物。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   林默娘的“裡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 ...

正確認識民間信仰

   在中山市,民間小廟隨處可見。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大地上經歷了一次次疾風暴雨式的“破除迷信”活動和運動,民間信仰因此受到打擊和摧殘。這主要是受18世紀以來的西方啟蒙理性的影響,“迷信”和“淫祀”(拜鬼拜神、祈福禳災等功利性很明確的宗教行為)受到全社會的抵制與清除。在人們的眼中,民間信仰具有“無建 ...

中國民間信仰:"泰山石敢當"與山東人的精神

  山東自古英雄豪傑,數不勝數。其中,有一個形象卻是貫穿古今,不僅流淌著齊魯文化源於山水、繫於山水的血脈,也代表了山東人溫柔敦厚、豪爽正直的典型特質,更展現出山東精神歷久彌新、推陳出新的演變。這個形象便是“泰山石敢當”。   五嶽之尊與靈石崇拜   在山東,在東北三省,或在滇黔巴蜀,乃至歐洲美國,只要華人所至 ...

中國民間信仰:城隍是個什麼神

  筆者在媒體上看到的報道,大多采用了城隍神源自水庸的說法,甚至有人調侃地說,廣州人有“水鬼升城隍”一說。   這種說法倒不是近年專家所獨創,遠在唐朝,便有一位叫呂述的人提出這一說法。到了明朝又有兩位學者沿襲這一說法,王崇簡和孫承澤二人甚至把城隍上溯到堯帝的時代,他們認為墉字與隍字同義,因此,水墉跟城隍是指稱 ...

箭神--藏族的民間信仰

  其一雙重環紋生命箭,是男子的象徵,新郎的箭;另一金箭代表父親送給女兒的禮物。這種婚姻習俗中的箭崇拜一直沿襲到現在,在西藏或者在康區、安多,婚禮上還可以見到它,或者送新娘到新郎家去時衣襟上掛一支箭;或是繫有哈達、小鏡、綠松石等物的彩箭。甘肅南部白龍江中上游沿岸藏族的結婚儀式中至今還儲存較完整的箭崇拜習俗:迎 ...

民間鬼怪(鬼神)知識

  1、下雨天打雷的時候,要向門外丟一把刀或剪子,可以辟邪,因為可以防止被雷驚嚇的邪物逃進屋裡來。但是上述情況也許會招來兇險,惹惱了某些東西。   2、不要帶幼兒去看葬禮或去上墳,因為小孩子天靈蓋未閉合,靈光尚存,可以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但是小孩子陽氣不旺。容易被陰氣侵擾而得病。   3、半夜或霧天有熟悉的 ...

民間傳說姜子牙之妻“貓鬼神

  各地普遍認為“貓鬼神”是姜子牙的妻子,相傳姜子牙分封完各路神仙,回到家中,其妻善妒,心性不好,因為沒有加封自己,大鬧不休,姜子牙無奈只好封她一個小的神位,這就是貓鬼神。現在流傳於鄉間的“貓鬼神”信仰中,供奉、崇拜的物件並不是其起源傳說中一脈相承的神靈,而是可以隨時生成的的一種“邪神”,尤其從它的生成方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