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戲劇文化名人:越劇皇后筱丹桂簡介

戲劇文化名人:越劇皇后筱丹桂簡介

  越劇中有個“越劇皇帝”那麼自然也有個“越劇皇后”了,而越劇皇后就是筱丹桂。當時有“三花不如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說法,而“一桂”指的就是筱丹桂了。那麼你知道筱丹桂這個人麼?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瞭解筱丹桂,

  筱丹桂(1917——1947.10.13)原名錢春韻,又名錢春鳳,浙江省嵊長樂鎮人。1930年入高升舞臺拜俞傳海學藝,先攻老生後改旦,年父,因家境貧窮,8歲為童養媳,後領回,入義塾讀書2年。

  1930年,她進嵊縣崇仁鎮戒德寺“高升舞臺”學藝,拜俞傳海為師,先攻老生後攻花旦。因天資聰穎,刻苦用功,嗓音甜潤,扮相俏麗,尚未出科即成為該班主要花旦,以《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等戲演於嵊、紹、寧、杭城鄉,被譽為“越劇皇后”。

  擅演《後硃砂》(曹翠娥)、《白水灘》(徐鳳珠)、《泗州城》(水母)、《沉香扇》(蔡蘭英)、《華麗緣》(孟麗君)、《貴妃醉酒》(楊玉環)等。

  1938年4月隨高升舞臺到上海,18歲即掛頭牌,以擅演彩旦戲著名,譽滿上海。不久合同期滿,復回浙江演出。1940年5月,混跡越劇界不久的流氓戲霸張春帆“聘請”她和師姐妹數人,到上海卡德戲院演出,後在浙東戲院走紅。

  1941年,她被張春帆以流氓手段強行佔有,嚴密控制。1941年與賈靈鳳組成丹桂劇團,成為滬上四大越劇班社之一。1947年參加越劇“十姐妹”《山河戀》義演,飾主角宓姬。後因受惡霸張春帆迫害,憤而自盡。她在上海前後8年半,演出近5000場。她的代表劇目有《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西廂記》、《馬寡婦開店》、《玉蜻蜒》等。生前與名醜賈靈鳳合作,灌有《王文品簫》、《西廂記·拷紅》、《玉蜻蜓·張氏勸夫》、《倭袍·刁劉氏》、《馬寡婦開店》等唱片。

  藝術成就

  在高升舞臺時期,學習趙瑞花的表演藝術,後與施銀花同臺演出,得到很大的啟發和影響。從寧波紅到上海後,很快就弛譽春申,曾有“三花”(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說法。

  她嗓音甜潤,扮相俏麗,文武兼長,旦角戲和女扮男裝戲均很出色。與名醜賈靈鳳合作,灌有《王文品簫》、《拷紅》、《玉蜻蜓·勸夫》等唱片。

  筱丹桂——代表劇目

  有《仁義緣》、《再生緣》、《碧玉簪》、《西廂記》、《馬寡婦開店》、《玉蜻蜒》等。留有《西廂記·拷紅》、《倭袍·刁劉氏》、《馬寡婦開店》、《玉蜻蜒·張氏勸夫》等唱片傳世。

  【結束語】筱丹桂可以說的上是“英年早逝”。在她年僅27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是他遺留下來的越劇劇目是戲曲史上的藝術瑰寶之一。成為了經典,是不可被遺忘的珍品。

墜子戲文化名人:墜子皇后喬清秀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裡的核心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瞭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河南墜子文化中墜子皇后喬清秀,希望大家喜歡。

  喬清秀(1910~1944)中國河南墜子藝人,河南墜子北路調的創始人之一。原名袁金秀。河南內黃人[1].是河南墜子北路調創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揚的“巧口”著稱。她幼時接受多種民間戲曲和說唱藝術的薰陶,拜喬利元為師,學唱河南墜子的短段曲目。

  1924年開始登臺演出。1939年舉家赴瀋陽演出,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迫害,喬利元慘死,喬清秀返回天津,精神失常。於1944年病故。喬清秀曾經前輩名家潘春聚、張金忠的指導,演唱技藝高超,演唱風格清新,行腔明快婉約,嗓音純淨甜潤。與程玉蘭、董桂枝形成河南墜子三大流派鼎立曲壇之勢。

  金秀隨喬利元學藝,盡顯天分,對墜子的熱愛也日漸加深。“大姐可要強,不吃不喝也得把曲兒唱好,免得別人瞧不起。”喬清秀的一個妹妹阮秀嬌評價她說。喬利元原是梨花大鼓藝人,後改唱墜子,故其腔調中仍帶有明顯的梨花大鼓味兒。金秀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依據自身的條件,精心創造,逐漸唱出了新腔。

  不久後,二人搭檔到邢臺演出,好評如潮。這為喬派墜子的的誕生創造了良好基礎。1926年秋,金秀十六歲,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回大名姥姥家過正常日子,二是答應喬利元的要求嫁給他。個性中深藏叛逆色彩的金秀選擇了後者:嫁給師傅,隨他說一輩子書。這件事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金秀家人和曲藝行內的雙重反對。但金秀決定了就不再回頭,並改名喬清秀,更顯出了她的叛逆與固執。

  “二喬”更叛逆的行為還在藝術追求上。當喬利元發現這個靈秀的女孩子學說中長篇一天一夜能學會800句唱詞,深感自己已教不了喬清秀,便衝破門戶之見,給喬清秀請了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後又讓喬清秀拜名藝人張金忠為師,不斷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開始清秀還和喬利元唱對口,不久她便一人撂單了。他們在冀魯豫交界一帶活動,享有盛譽。

  墜子藝人們素有這樣的說法:“書盡緣法滿,唱口無盡期”.意即再好的書總有說完的時候,書盡人散。但一個演員的腔調(即唱口)若能被人喜愛欣賞,這個“緣法”就無盡期了。喬清秀也在為規整初一個被聽眾們喜愛的的基本腔調而努力著。

  喬清秀的唱腔基礎來自於喬利元,以梨花大鼓的腔調為骨幹,吸收融會河南墜子中最具特色的樂句和音型,又對墜子中的獨特腔調進行有選擇的加工和運用,並大膽引進京韻、京口等音樂成分,逐漸形成了“梨花為骨,墜子為肉”,歡快、俊俏而又圓潤的喬派墜子。喬清秀也廣泛學習其他曲種的音樂,但並不是機械地照搬,她和琴師康元林商定,在對唱腔進行規整時,既要使觀眾聽著是自己的調,又要使他們百聽不厭。

  所以,她在學習時更注意融化,更注意化為己有,不論是學習何種音樂,都要求能為她所需,能為她所用。如在天津的梨花名家“蓋山東”鹿巧玲曾教給她一段唱,第二天便“化”進了她自己的唱腔中,唱得又俏又好。鹿巧玲感慨地說:“清秀這一手真是厲害。”

  一次,她在看電影時聽了周璇唱的《孟姜女哭長城》,十分喜歡,沒多久便在她唱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出現了。喬清秀因他大膽而又略帶叛逆的改革而招致了同行的不少非議,一度被人指作“叛徒”墜子,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天津觀眾山呼般的讚賞與喝彩。“灑脫宛潤,抑揚吐吞。中州大鼓享佳名,不只神清貌亦清。”(1938年10月6日天津《庸報》)從此,喬清秀便以“墜子皇后”的美明,享譽天津衛。

  喬清身體不好,到了天津又因過度操勞,身子就更虛弱了。演出前,她常躺在後臺一張小床上躺著養神,看上去少氣無力,病懨懨的。可一旦化了妝,上了臺,她的精氣神就來了。每逢清秀出場,舞臺上也如戲臺一樣,立即換上繡有喬清秀大名的華麗桌幃。

  喬清秀身穿白色大褂(有時穿青色或灰色大褂),上繡展翅欲飛的紅鳳凰,頭上梳一條大辮兒,出臺幾步,對觀眾彎身一躬,辮子由身後搭至身前,然後一甩辮子一昂頭,二目閃爍,氣度非凡,未開唱先贏得個滿堂好。為使喬派墜子得以日臻完美,喬清秀不僅積勞成疾,她唯一的愛女小巧身患急病,也因演出延誤醫治,只有三歲便夭折了。在天津的十年間,她只到公園玩過一次,還是喬利元特意動員她去的。

  【結束語】1944年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陰雲密佈,冷風陣陣,喬派墜子的創始人,河南墜子的藝術泰斗,墜子皇后喬清秀,在天津四合軒衚衕6號院內的一所房間裡,在唱片中歡快的墜子聲裡,卸恨含冤悲憤地與世長辭,時年僅34歲。

戲劇文化解析:川劇的由來是怎樣的

  “不是所有堅持都有結果,但是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冰封的土地裡,培有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如今許多讓我們仰望的人和物最初都是從小人物和不知名發展起來的,川劇的由來你知道是什麼嗎?本期川劇文化一起了解吧!

  川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而後兩漢的角抵百戲,為早期的川劇奠定了基礎。據《太平廣記》及《稗史彙編》等文獻記載,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鬥牛》之戲。三國時期,更是出現了四川第一曲諷刺喜劇《忿爭》,可謂川劇喜劇的鼻祖。

  至唐五代時期,是川劇最為鼎盛之期,出現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這一時期常演的劇目有《劉闢責買》、《麥秀兩岐》和《灌口神》等。並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到目前為止最早的戲班,即《酉陽雜俎》中所載的幹滿川、白迦、葉矽、張美和張翱五人所組成的戲班。

  從《鬥牛》之戲到宋雜劇《酒色財氣》,歷時千有餘年,它們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戲”,可以視為廣義的川劇。而現代意義上的川劇,應該說是在宋元南戲、川雜劇、元雜劇基礎上的產生於明代的“川戲”開始的。

  至清代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種不同的聲腔雜陳,晚清時期,便出現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劇面目為之一新,各類聲腔的特色劇目和保留劇目開始形成。其後的川戲改良運動,成立了”戲曲改良公會”,集資興建了“悅來茶園(今錦江劇場舊址)”、“蜀劇部”等演出場所。

  由此,川劇藝人自己組織的“三慶會”於1912年成立,也現了康子林,楊素蘭,蕭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達三百餘人。創作上也出現了趙熙的《情探》,黃吉安的《三盡忠》、《柴市節》等一大批名人名戲,流行劇目多達700餘個。

  20世紀以來,雖然也現了以劉懷敘為代表的“川劇創作家”們所創作的現代戲,但國家處於黑暗時期,川劇也開始衰落了;建國後,在黨和新中國的扶持下,川劇又開始煥發藝術青春,重新進入自己的“黃金時代”。

  【結束語】川劇在中國戲劇文化上最初也並不是什麼有名的戲曲劇種,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的改變不斷地進步,隨著時間一起發展,發展成了現在成功的川劇。


地方戲劇文化解析莆仙戲的特點

  莆仙戲是福建有名的古老劇種之一,歌仔戲是也是福建的有名戲劇,不過莆仙戲更多的是存在於莆田等地,莆仙戲至今也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本期戲曲大全一起了解莆仙戲的特點是什麼。   莆仙戲是中國戲曲劇種中歷史最悠久,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的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流 ...

詳解漳州歷史文化名人黃道周簡介

  在漳州文化中有著一個好名“魚米花果之鄉”它養育著一方名人,歷史上養育著一大批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其中還有一位愛國民族英雄同時他也是一位明末的著名學者和書畫家。世人尊稱“黃聖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道周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就有“閩海才子之譽”。二十五歲建漳浦東皋書舍,從事講學著 ...

戲劇文化詳解越劇有哪些流派分類

  越劇是中國的第二大劇種,僅次於京劇,有第二國劇之稱。越劇是流傳最廣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浙江,流傳於世界可見其影響力有多大。歷經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的歷史演變。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去了解越劇有哪些流派分類。   1、袁派,袁派代表作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梁祝哀史》中的祝英臺、《香妃》 ...

為墜子文化奉獻的名人馬玉萍簡歷

  河南墜子源於河南,其中有三種曲藝形式而形成。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特別是流行語河南,山東,北京等大城市。本期河南墜子,要來介紹為墜子文化奉獻的名人——馬玉萍。一起往下了解吧。   馬玉萍,著名河南墜子表演藝術家。1936年出生,國家一級演員,享受特殊津貼。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

戲劇文化詳解潮劇的特點都是什麼

  每個戲劇都有每個戲劇獨特的一面,就是因為這些獨特的藝術特點,才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戲劇。可能有很多人對於戲劇方面,都不是很瞭解,那麼本期潮劇文化,就帶你一起來了解潮劇的特點是什麼,快來看看吧!   行當:   生:潮劇裡的武生小生、老生、武生、醜生(花生;三花生)   旦:青衣(烏衫)、閨門旦(藍衫)、衫裙旦 ...

戲劇文化詳解陸豐皮影戲的特點

  皮影戲又被俗稱為影子戲和燈影戲。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者紙板製作而成的人物剪影。透過燈光的照射在隔著亮布的情況下進行表演。也是中國在民間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皮影戲是戲曲文化的精髓。特別是陸豐皮影戲更是有不一樣的特點,一起到戲劇大全看看吧!   簡介:   陸豐皮影戲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中國三大皮影系統之 ...

戲劇文化詳解元雜劇的體制特點是什麼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有去聽戲曲的,在戲曲大全中有一種戲曲他在我國的戲劇歷史長河中出現最早,沒錯就是元雜劇,不管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在宋末是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到了唐朝時開始繁盛起來。那麼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元雜劇其內容主要以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