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日本飲食文化的介紹

日本飲食文化的介紹

  1、第一種特點為“雜食”:日本人認為,萬事萬物均以"平衡"為第一要義。由於各種食物均有"陰陽"之分,自古以來,日本人始終貫徹雜食的原則,以保證"陰陽"的平衡。正是這種觀念,使雜食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2、另一特色是“生”和“鮮”:按照日本人的觀念,新鮮的東西是營養最豐富,體內所蘊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鮮期。日本人喜歡將食物生吃,不僅生吃各種蔬菜和各種植物,而且生吃雞蛋,生吃魚,生吃肉。他們認為能生吃的東西必是新鮮的東西;

  3、第三個特點是“追求造型美”:日本飲食講究"藝術性"和"優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稱與自然景物有關的約佔總數的一半以上,除了名稱以外,凡是去過日本的中國人或許都會感覺到,日本的菜餚與其說是讓人飽口福,倒毋寧說是讓人賞心悅目。

海外看民俗:日本保護民族飲食文化從娃娃抓起

  8月20日,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名譽教授石毛直道在一次國際食學論壇上表示,日本應該為正在消失的“媽媽的味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將傳統飲食文化繼承和延續下去。石毛直道指出,家庭作為教授和推廣傳統飲食知識的角色正在減弱,應該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加深人們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認知。石毛直道介紹,日本的食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已經正式被列入學校教育。

  在日本,吃飯並不是吃飽、吃好這麼簡單,而是食育的一部分,與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飲食衛生安全和飲食文化等一系列關於營養學甚至人生觀的教育聯絡在一起。日本將食育的內容和方法寫入學校教材,並作為知識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此外,他們還創造性地將飲食教育延伸到藝術想象力的培養上。比如,家長和老師會啟發孩子:餐桌上的色拉有如秋天的景色,在那碧綠的森林裡,既有黃葉又有紅葉;那些肉餡則如凋零的枯葉飄落在大地上;一道加入了海帶的五香菜串兒,那海帶絲就像紮在姑娘頭上的黑絲帶……兒童對此產生興趣後,對每一種食物都會作出豐富的聯想。在飲食中培養人生觀也是日本食育的重要目標。譬如,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到農村學習,讓學生加深對農民和漁民辛勞的理解,激發其產生對食物的感恩之心和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的責任感。

  為推進食育活動,日本政府給予法律和體制的保障。2005年,日本製定並實施了《食育基本法》。該法的序言指出:“現在應重新把食育作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體育的基礎。”日本內閣府設定了食育推進會議。議長由首相擔任,委員是相關部門的大臣和有食育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地方由都道府縣食育推進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都道府縣食育推進計劃。市町村食育推進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市町村食育推進計劃。食育的參與者有孩子的監護人,教育、保育、醫療、保健工作人員,從事農林漁業者、食品業者以及各種團體和志願者。同時,日本政府將每年6月定為“食育月”,6月19日為“食育日”,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舉行各種有關食育的活動。

  隨著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廣,近年來,食育活動已經發展為日本的全民運動。日前,日本部分地區已經啟動了以年輕人為物件的食育計劃。為了向年輕人推廣傳統飲食文化,大分縣政府選擇10至20名立志成為營養師的女大學生組成一個推廣小組。這個推廣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傳統飲食文化知識培訓後,將開展一系列活動,在縣內各市村舉辦的各種活動上,介紹傳統料理做法,開設傳統料理餐廳,建立專門的網頁介紹傳統料理。該專案負責人說:“知道傳統料理做法的人越來越少,傳承傳統飲食文化變得越來越困難。希望以此活動為契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飲食生活,透過傳統料理去進一步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概論介紹

  1、介紹:《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中國飲食文化概論》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向社會之後至今已第7次印刷。《中國飲食文化概論》是我20年前《中國飲食文化》書稿的節略改寫。後者20章,70餘萬字,是本人在讀書和教書過程中逐漸完成的,近年用為研究生授課講義。

  2、6個年頭以來,筆者聽到了許多執教者對《中國飲食文化概論》一書的反饋意見。而本人也一直在飲食史、飲食文化的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化思考與深入實踐之中總結提高。於是有了今天的這個修訂本。

  3、使用者會注意到,修訂本較2003年本在體例、內容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變,而且修正了前者的諸多校對、印刷失誤。應當說,修訂本在利於教學使用、研究參考方面有了新的進步。


飲食文化日本人吃飯用筷子嗎?

  中國飲食文化具有非常濃厚的歷史底蘊,在東亞地區影響非常深遠,其中筷子就是我國非常偉大的發明,在日常生活中影響了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深深的影響了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日本人吃飯的時候用的筷子,你有多少了解呢?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日本人與中國人一樣,吃飯用筷子,但日本的筷子短,中國的筷子較長。日本的筷子大都 ...

洛陽民間欲籌建飲食文化博物館

     “飲食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展現一二。”昨日,記者來到洛陽市澗西區青島路,這裡,一家民營博物館正在籌備中,博物館負責人王天喜告訴記者。在不大的場地中,陳列著唐元明清等不同時期的餐桌、椅子、餐盤、食盒、水壺等展品,展示老祖宗吃飯使用的“傢伙”。   A   將“伊尹 ...

“清明節”裡不可忽略的飲食文化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 ...

侗族神奇的飲食文化

  侗族是分佈於貴州、湖南、廣西三省毗鄰地區的南方少數民族,其中以貴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獻中稱“駱越”、“僚”、“侗蠻”。他們主要從事山壩農業,兼營林業和漁獵,手工業發達。出產“香禾糯”(有“糯中之王”之稱)、“稻花鯉”、油茶、杉樹,善於編織侗錦,“鼓樓”和“風雨橋”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築藝術,是侗寨的標誌性建築 ...

中國春節飲食文化

  2010-7-21 15:10: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1 2 3 下一頁 (一)春節食俗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 ...

中秋節的飲食文化

  http://www.tech-food.com 2005-8-9 10:06: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月餅:提起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餅。其實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要遲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應節的瓜果為主。至於月餅的起源,再民間有一項流傳甚傳說:在元朝末年,漢人想起來反抗蒙 ...

古代三伏飲食文化

   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涼飲料避暑,另一方面又舉行相應的風俗活動,如“飲酒避惡”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據文獻記載,把伏日作為節日約始於秦朝。大約到漢代,伏日與食俗才聯絡在一起。據《漢舊儀》載,“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說的就是飲酒聚會。《漢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