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為受教育不分貴賤、賢愚,機會都是均等的;
2、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為開始製作俑的人,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萬仞宮牆,出自《論語.子張》,意思為隨便聽來的話,又隨便傳說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4、患得患失,出自《論語.陽貨》,意思為擔心得不到,或者對得到的東西擔心失去。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5、里仁為美,出自《論語.里仁》,意思為選擇風俗淳樸的居所,人才會如沐春風,德行才會有進步;
6、見賢思齊,出自《論語.里仁》,意思為遇到比自己賢能的人不應嫉妒,學習對方的優點,使自己改進向善,成為賢能的人;
7、述而不作,出自《論語.述而》,意思為指將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陳述並沒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也指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一鼓作氣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論語》中的成語: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循循善誘: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循序漸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德報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不亦樂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仁人志士:原指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天下歸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不恥下問:指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言必有中: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
1、【博文】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字寓意著博學、有才,“文”代表著文化,文學。博學的知識來自於書本,同時也是父母對於孩子的美好期望。
2、【君若】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君”是在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在如今也指男士和 ...
弘毅出自《論語》。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是寬廣之意,“毅”是強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寬廣、堅忍的品質、態度,這是完成學業必須具有的精神狀態。“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這是朱熹的發揮。程頤認為:“弘而不毅,則無規矩而難立;毅而不弘,則隘陋而無以居之。”可以看出,弘和毅對於一 ...
1、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誨人不倦:形容教導特別耐心,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手足無措:形容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出自《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4 ...
成語:
1、溫知知新: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2、見賢思齊:指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3、學而不厭:指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4、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5、欲速不達:指想求快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論語.學而》第一十五段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原文意思: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 ...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紀念老師,憂慮師道失傳。並由子夏開 ...
《論語述而》。擇善而從,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