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秧歌+喜慶的平民舞蹈

秧歌 喜慶的平民舞蹈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而熱鬧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扭秧歌,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它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說: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南北各地。逐步演變成燈會、年節中必須表演的習俗。清初,北京正月到處都有“秧歌小隊鬧春陽”,圍觀的人摩肩接踵,婦女們連頭上的金釵都被擠掉了,達到盛況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燈節,每夕各坊市都必須伴唱秧歌。《柳邊紀略》中記載了當時黑龍江邊緣地區的元宵節,人們組織起秧歌隊,伴以鑼鼓,“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通宵達旦。然而,嘉陵區地處淺丘,農民插秧時節的農活十分繁重,人們不可能在栽秧現場扭秧歌。所以,這種男女老少都喜愛的活動,只有在逢年過節等喜慶的日子裡,由組織起的秧歌隊來進行。

  秧歌隊的表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採綢等道具,踩著鑼鼓點,口中唱著當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詞,步履輕盈,邊扭邊舞。二是走場,一般開始和結束時為大場,中間穿插為小場。大場是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組合的大型集體舞,表演出“龍擺尾”、“雙過街”、“九連環”等各種圖案的舞蹈。小場是由兩三人表演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如“劉海英戲金蟾”、“車么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婦”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中的各種人物,型別有文武公子、少婦、醜婆、貨郎、漁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隨著嗩吶、鑼鼓聲,由歌手演唱當地的民間歌謠。秧歌隊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幾人,多則八、九十人。既可以統一表演一個大型節目,也可以分別表演各自準備的小節目。秧歌隊的領頭叫“傘頭”,是這支秧歌隊的總指揮。他手持一把傘邊舞邊唱,象徵著風調雨順。他唱的內容基本上是即興發揮,也有當地民間小調。他後面跟著裝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類的各種人物,走出各種隊形。走鑼鼓、嗩吶的伴奏下,邊扭邊舞。那些動作詼諧有趣、樸實可愛,具有廣泛的娛樂性和群眾性,很受人民大眾的歡迎。

  扭秧歌的型別可劃分為“地秧歌”。踩著高蹺表演的叫“高蹺秧歌”。由於受川北地域條件影響,嘉陵區大都以表演“地秧歌”為主。“地秧歌”的難度不大,動作簡單,詼諧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體力,還可以透過這種娛樂活動舒松筋骨。所以,扭秧歌很適應于山區不同年齡的人參與。過去嘉陵區人民大多數都可以在閒時扭幾步。逢年過節,只要一聽秧歌隊來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跟著扭起來。

  現在,扭秧歌這一民間舞蹈,已成為節日遊行的必演節目。它不但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也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吉祥。

舞蹈中的俏花—山東秧歌

  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樂舞文化,尤其是豐富多彩的各民族的民間舞蹈,源遠流長,風采獨具,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山東秧歌”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絢麗多姿的奇葩,在中國民間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膠州秧歌舞蹈特點

  膠州秧歌是屬於一種很粗礦豪放的秧歌,很多人都把它稱為是武秧歌,屬於山東省很重要的一種秧歌之一,受到了很高的關注度。其中有很多人好奇的就是膠州秧歌舞蹈特點是什麼呢?膠州秧歌的特點就是用各種型別的曲牌,從而形成出一種曲牌體的一齣戲或一折戲的音樂,主要就是用11個風格完全不同的曲牌組建起來,通常都是以徵調為主。另外膠州秧歌還會用商羽調式的方式,採用交叉的調式呈現出來,這種也是膠州秧歌舞蹈的特點。膠州秧歌相隔到現在有230多年的時間,剛開始就是屬於乞討賣唱的方式,後面逐漸演變稱為了一種邊唱邊舞蹈的方式。


秘魯人的“功夫舞蹈”——剪刀舞

  秘魯的剪刀舞 一個人連跳兩三小時 剪刀舞是秘魯人的“功夫舞蹈”,也是世界上唯一用剪刀作樂器的舞蹈。每年的“比舞大賽”上,來自不同城鎮的選手都要進行對舞。對舞時間依體力而定,堅持時間最長的那個人就是勝者。記者見過一個很牛的藝人,一套剪刀舞竟然咬牙跳了兩三個小時。   比賽使用的剪刀可不是普通的廚房用具,而是 ...

塔山屯祭祀秧歌

   追述起來,塔山屯的祭祀秧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但它最盛行時期是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前之歷史,實難找到知情人,今已越古稀者也搖頭莫及。   我們之所以將綏中縣塔山屯村的秧歌謂之祭祀秧歌,是因為其當時舉辦這夥秧歌的表演形式都是以參加活動為目的。   當時,位於興城劉臺子鄉山東村西側一公里有一座娘娘頂廟 ...

朝鮮舞蹈精髓——僧舞

   僧舞是朝鮮族民俗舞蹈精髓。關於他的起源,中外舞蹈專家們有不同的解法,有的說僧舞來自高句麗名僧西山大師佈教活動;有的說僧舞來緣於僧侶的讀經生活,有的說僧舞描繪了僧人想擺脫苦惱尋找歡樂的願望。雖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認為僧舞是一種反映僧侶生活的藝術形式。   表演僧舞,舞者身穿白色襖,藍色裙, ...

閩南地區古閩越族原住民舞蹈——拍胸舞

     “拍胸舞”為男性舞蹈,舞者頭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動作以蹲襠步為主,雙手依次拍擊胸、脅、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顛頭,並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同,動作節奏、幅度相應產生不同變化。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覆頓地,雙手使勁將胸、脅、全身拍得通紅;舒緩和暢時則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動作圓柔而詼諧,活潑而妙趣橫 ...

滿族祭祀舞蹈:單鼓腰鈴

  單鼓腰鈴系藝人們口頭的稱呼,亦稱“打單鼓子 ”或“耍腰鈴”。是一種腰纏許多小鈴,手持“單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滿族信仰薩滿教並尊奉“鷹神”、“蟒神”、“烏鴉神”等。逢年過節,祭祖之日先將“佛頭媽媽”請上神位,後由“查瑪”開始起舞,他們頭戴帽,身扎腰鈴,手持抓鼓邊跳神舞邊唱神歌。他們先在屋裡跳, ...

太行山千年民間舞蹈霸王鞭

  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時下正在山西榆社縣舉辦,當地一流傳千餘年的古老民間舞蹈霸王鞭受到來自天南海北人們的喜愛。節奏明快、粗獷豪放、鏗鏘有力的太行山上農家舞蹈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8月13日夜晚,人們在當地雲竹湖畔盡情欣賞此民間藝術。   榆社縣委書記粱潞陽告訴記者,榆社縣的霸王鞭有著悠久歷史與文化內涵 ...

消失的"秧歌窩子"

  韓城秧歌藝人陝西韓城位於關中平原東北角,這裡歷史文化悠久,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韓城秧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並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雖然當地政府對韓城秧歌的挖掘、搶救工作十分重視,但由於許多客觀原因,對它的全面保護工作仍然迫在眉睫。   韓城秧歌融歌、舞、戲、曲於一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