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那達慕:蒙古族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蒙古族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濃郁地區特點的傳統活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也是蒙古族人民歡樂的節日。它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專案和遊藝、體育專案。那達慕具有廣泛群眾性和娛樂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廣泛、深刻的文化內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那達慕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七、八月,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早在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戰敗花刺子模後,就在布哈蘇齊海地方,舉行過盛大的那達慕大會。那以後,多少個世紀以來,每逢慶祝戰功、祭旗點將、軍民歡聚、盟旗聚會以及敖包祭祀等都舉辦那達慕活動。蒙古族是個尚武的民族。成吉思汗非常看重培養人的勇敢、機智、頑強,於是把騎馬、射箭、摔跤統稱為“男兒三藝”,作為士兵和民眾素質訓練的內容。在那達慕大會上,這“男兒三藝”也就成為民族體育的主要專案。

  那達慕大會十分隆重,過去,每當舉辦草原那達慕大會時,方圓一二百里的牧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帶著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車騎馬,從四面八方趕來赴會。遠近的商貿小販也趕來擺上店鋪,出售日用品,收購畜產品。解放後,城裡的那達慕大會雖比過去草原那達慕的韻味顯得不足,但現代文化的進入,卻使那達慕更壯觀,更紅火,更豐富多彩。

  摔跤比賽是那達慕大會最引人注目的專案。摔跤手,蒙古語叫“布赫沁”。他們多是身材魁梧的小夥子(有時會特請女摔跤手、小摔跤手比賽)。布赫沁上身穿鑲有銅釘的“卓鐸格”,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褲,足蹬傳統的布利阿耳靴,頭纏紅、藍、黃三色頭巾。穿上這種摔跤服,無論腳力怎麼激烈,任憑撕、抓、揪、勾、絆,都不會傷人或扯壞衣服。

  比賽開始,幾名有威望的長者帶領摔跤健兒舉行入場式。此時,場上開始唱起渾厚、雄壯的摔跤歌,為即將出戰的布赫沁壯懷。這時,布赫沁模仿雄鷹的動作,跳著鷹舞,腰胸稍直,兩臂上下襬動,做出雄鷹展翅的姿態,象徵鷹一樣威武,躍入場內。

  兩個布赫沁相遇了,象放出來角鬥的公牛一樣,慢慢地相互接近,俯身前視,斜兒著眼,射著令人害怕的目光,沿著摔跤場轉動著,十分警惕地尋覓著戰機,迫不及待地撮著手,忽而向前進攻,忽而有躲閃一旁,等待時機,突然間一下扭鬥起來。只要一招得手,這次摔跤,瞬間便可結束。不過,也有不盡一樣的。兩名布赫沁相互扭摔,身高力大的抓住矮小身輕的腰帶,掄起來不停的旋轉,想轉得對方失去平衡、失去控制時,猛一下把對方摔倒。豈料到,這矮小身輕的任憑你怎麼掄轉,怎麼舉過頭轉,待你往地上一摔,他立即腳下生根,站得結結實實,甚至等對方轉的筋疲力盡時,他輕輕用腳一絆,就將身強力大的對手摔倒。蒙古族摔跤,不分等級,採取依次淘汰的方法,最後決出布盔(即冠軍)、二布盔(亞軍)等。

  “那達慕”大會上,賽馬也是一項很吸引人的活動。蒙古族人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賽馬不僅需要平日把馬馴得十分熟練、十分得心應手,而且要有嫻熟、高超的騎術和頑強勇猛的精神。比賽時,騎手們身著蒙古袍,足蹬高筒蒙古靴,頭扎彩巾,腰束綵帶,生氣勃勃,英姿颯爽。數十匹馬站在起跑線上,令槍一響,如同離弦的箭,你追我趕,向前飛奔。賽場頓時沸騰起來。第一匹馬衝到終點,人們立刻唱起優美的讚歌。

  那達慕,推動著民族體育的發展,也培育著頑強拼搏的精神。那達慕大會1992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中國友好觀光年專案。草原盛會那達慕,以“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為主旋律,向世界展示草原風光魅力,民俗風情的魅力。

蒙古族傳統風俗:蒙古族火文化

  火對於人類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火我們將無法得到延續,可能如今我們還生活在原始社會,甚至是已經滅絕了。而蒙古族卻有著紀念火的節日,這是一個蒙古族從古至今一直都舉行的重要節日。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火被蒙古族奉為財富、力量、純潔的象徵,認為火可以賜予人們財富、幸福和健康。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火,火對人類的生存,疾病的防治,世族的延續傳承做出過重大貢獻。蒙古族祭火是對火的貢獻的一種紀念,想從火那裡得到更多財富和幸福。蒙古族祭火詞裡,火被稱為“火母”,把火比作有恩於自己的人。人類使用火的發明,把生產力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蒙古族視火為特別神聖,都會舉行祭火活動。從古至今,祭火始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

  關於火的起源,蒙古族民間有這樣的一些傳說。大山山丘的時候,大海水塘的時候,我們這個“忒貝(洲)”沒有火,人們看到別的“忒貝”在用火,就派燕子去偷火。燕子偷到了火,被這家忙於針線活的女主人發現,情急之下女主人用剪子去剪燕子並大喊“有人偷火”,燕子忙從窗戶飛出,尾翼被剪開三角。從此,燕子偷火被煙燻成漆黑尾翼變成叉。其他“忒貝”的人派蛾子來我們這個“忒貝”偷火,偷走藍火,這個洲的火一直不旺發藍。一直派蛾子來偷火,蛾子再來偷火,只能是撲火了。

  相傳,格斯爾遠征帶回火,回來的時候天還未亮,夫人還未起床,格斯爾汗把夫人叫醒並說道:“把銀子鑲在外邊,把金子鑲在內裡,祛病”。蒙古族這句話的涵義是特指讓生火驅逐病魔。

  很久以前,一對夫妻用鐵、白石做成火鐮取火,向外保密。於是人們派燕子去偷聽這家男主人給老婆教授怎樣用火鐮取火的技術。從此,人們學到了用火鐮取火的新技術。

  祭火習俗是許多民族共有的一種習俗,只是在祭祀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蒙古族的“祭火節”裡留存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對火的情感寄託。

  火在人們生活和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健康。因此,蒙古族把火尊為神。火神是純潔祛垢的化身,能夠消除一切汙穢和瘟災,驅除一切邪惡。曾經“凡宮廷所用之物,以及貢品,必經此輩以火淨之”,到了現在最好的消毒方式仍然是用火消毒,生熟分開等等。不僅如此,在生活中,火象徵著家世延續,世代傳承。認為撐起家世灶火的三石分別代表父母、妻子或男女主人及兒媳,“三石”頂起這個家。認為家世存續,灶火存續;灶火存續,家世存續。

  您可能還喜歡:

  黎族竹木器樂的傳承文化

  精美絕倫的雲南彝族服飾文化

  解惑:黎族不能在幾月結婚?

  令人驚訝不已的羌族碉樓

蒙古族傳統祭祀習俗:祭敖包

  每個民族都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的重大節日,而在蒙古族祭敖包便是他們的重大節日。蒙古族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而祭敖包就是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開始祭祀。祭敖包承載了許多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

  下面的內蒙古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祭敖包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於祭敖包的由來,已無據可考。在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們,過著遊牧 祭敖包狩獵的生活。人們喪葬一直是天葬,屍體放在全是木製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麼時候屍體掉下來,就在什麼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們因為思念親人,每年都想到安葬親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裡去找安葬地點呢?於是,隨著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瞭解。

  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安葬親人時,隨車帶著一峰駝羔,在安葬的地點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著大致的方向和路線去尋找。如果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肯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安葬親人的地點。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或拜幾把土,來祭禮親人,求得親人的祝福。如此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時,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 。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習俗淵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內容十分豐富。蒙古民族的薩滿教崇拜藍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 祭敖包確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靈,就是“長生天”,蒙古人賦予它以極大的神力。 《元史》卷72有關於祭天習俗的記載:“元興朔漠,代有拜天之禮。衣冠尚質,祭器尚純,帝后親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遠,報本反始,出於自然,而非強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觀念裡,天和地是渾然一體的,認為天賦予人以生命,地賦予人以形體,因此,他們尊稱天為“慈悲仁愛的父親”,尊稱大地為“樂善的母親”。

  他們還崇拜山嶽,崇拜河流,認為這一切都是由神靈掌管著。蒙古人因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這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這個別的聖地就是所說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單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種神靈,是個綜合概念。 這種聖地是各氏族在自己的領地上所建,它起源於氏族社會。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這片天地這方山水的意義,因而是祖籍的一種表徵。蒙古語中姓氏一詞,就是由敖包一詞演繹來的。

  內蒙烏審旗的哈德亨、艾古爾斤、赫賴德、察哈爾等以氏族為單位供奉的敖包,就是烏審旗的十三個氏族的名義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標誌,是旗徽的變形。 關於敖包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古時候,茫茫草原,遼闊無邊,天地相連,方向不好辨別,道路難以確認,邊界容易模糊,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壘石成堆,當作標誌。敖包原是指在遊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標記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會典》所記:蒙古“遊牧交界之所,無山無河為志者,壘石為志,謂之敖包”。

  後來逐漸被視為神靈的居所,被作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於是,原來的界標、路標就變成了祭祀山 祭敖包神、路神、村落保護神等神靈的場所,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選址建造。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靈,爾後又包括祖先的神靈。總之敖包成為神靈所棲之場所。敖包成為某一氏族,某一蘇木、某一區域的保護神。方觀承《從軍雜記》雲:“峰嶺高處,積亂石成冢,名鄂博,謂神所棲……”紀昀《烏魯木齊雜記》雲:“鄂博者,累碎石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們頂禮膜拜的聖地。


三月三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三月三是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委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谷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谷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委,堵住 ...

二月二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可以說是以祭“老人房”為中心的全民性的祭獻活動。解放前,凡有布依族分佈的地區,幾乎每個材寨都建有專供祭祖的“老人房”。有的放有神牌、香位或掛有皮鼓、銅鼓,平時不許人進出,更早一些時候還有專人守候。每年凡到這一節日前,由村寨輪流承擔祭獻的承頭戶,挨家收集祭獻所需的東西或捐款,天黑前把祭品(包括雞、豬肉、各種 ...

雲南唯一蒙古族鄉舉辦那達慕 傳承蒙古族文化

  小編15日在此間召開的新聞釋出上獲悉,2011興蒙那達慕大會將於12月13日至15日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興蒙鄉舉行。此次大會將秉承“綠色、和諧、吉祥”的理念,展示雲南特有的高原蒙古文化風情,將興蒙打造成全國聞名的民族文化旅遊名鄉。   興濛濛古族鄉是雲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鄉,位於雲南中南部的通海壩區,杞麓湖 ...

劉仰傳統迴歸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最近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這種教育呢?以往我們對於國民教育的內 容很少有明確的規定,大家更多地是關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音樂、體育等分科設定。對於每一分科的內容,以及國民教育的整體目標缺乏清晰界定。造成這 一現象的原因,與意識形態和社會主流價值觀有關。   國民教育的內容首先關 ...

程曼祺炒作“傳統文化”的根源

     炒作傳統文化   中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的《父親的病》,文中“經霜三年的甘蔗”和“先知秋氣的梧桐”,是對玄妙中醫的一種玄妙諷刺。   而風水輪流轉,近年來傳統文化逐漸有回暖趨勢,周易、中醫、武術等傳統“國粹”成為人們追捧的物件。但在懷著各樣的目的參與到傳統文化復興潮流的人群中,也不乏魯迅提到的S城神醫 ...

李零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哪?

  我所選擇的四大經典(老子、孫子、論語和周易),和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有關係。也是西方漢學家選擇的四大經典。因為西方人很重視思想史,比如他們講到希臘經典,一定會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思想家的東西,所以他們在中國古籍尋找的也是最有思想和智慧的作品。我們研究西方要讀聖經,他們研究中國,在道教裡找本書,當做宗教經典 ...

蒙古族傳統交通工具

  牧區主要靠馬、駱駝和勒勒串車。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五、六歲的小孩,便能跟父兄到牧場放牧,到十歲左右,便能在精悍的馬背上,不用披鞍,自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