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習俗:舊時三坡青年在訂婚前,男方家長鬚帶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由媒人領去女方家“下酒瓶”。如女方家長把禮物收下,即表示同意;不收則事不成。結婚時,迎娶無花轎和豉手,以騾馬鞭炮代之。新娘頭蒙蓋頭,出家門即嚎啕大哭,直哭到村外,以表離鄉之情。
婚嫁習俗:舊時三坡青年在訂婚前,男方家長鬚帶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由媒人領去女方家“下酒瓶”。如女方家長把禮物收下,即表示同意;不收則事不成。結婚時,迎娶無花轎和豉手,以騾馬鞭炮代之。新娘頭蒙蓋頭,出家門即嚎啕大哭,直哭到村外,以表離鄉之情。
舊時三坡青年在訂婚前,男方家長鬚帶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由媒人領去女方家“下酒瓶”。如女方家長把禮物收下,即表示同意;不收則事不成。結婚時,迎娶無花轎和豉手,以騾馬鞭炮代之。新娘頭蒙蓋頭,出家門即嚎啕大哭,直哭到村外,以表離鄉之情。
哭嫁
土家姑娘出嫁,有的前兩個月就開始哭了,長的兩個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哭嫁,不僅是一種離別感情的傾訴,同時也是聰明才智的顯露。對一個姑娘來說,會不會“哭嫁”、哭得如何,對她的名聲、身份都是很有影響的。有些土家族姑娘十二三歲便開始學“哭嫁”。有些父母看女兒學不好,還請來會哭嫁的大娘當老師,教她哭。到了十五六歲,還邀些姑娘夥伴躲在吊腳樓上“試哭”,互相教哭。有些姑娘除在家學“哭嫁”以外,還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機會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藝,商討“哭嫁”辦法,比試“哭嫁”的本領,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眾!
過禮
結婚前一天,男方將彩禮送到女方,叫做“過禮”。這天女方的親朋好友都來祝賀,新娘請人扯去臉上的汗毛叫做“開臉”。
撒筷子
土家族民間嫁娶之日,雞鳴五更之時,新娘“縛”於堂屋中。堂屋中擺有量米鬥,鬥上放著米篩,篩中放有兩把筷子,新娘跪於鬥篩上,手拿兩報筷子,要哭“撒筷子歌”,並一邊哭,一邊將手中兩把筷子分別撕於堂屋內和門外的庭院鈉,其歌詞:“前撒金,後撒銀,中央撒個曬穀坪;前面金子跟我走,後面銀子跟哥丟......”撒完筷子,堂兄弟身披紅色“背親布”將新娘背上花轎。這時,新娘的母親跟在其後邊撒五穀邊祝福道:“前撒三天,要發三千;後撒一天,要發一千;撒得快,發得快,榮華富貴萬萬代....”
搶床
當新娘接進家並完成一系列儀式後,新郎新娘就會飛奔入洞房,競相搶坐新婚之床,俗稱“搶床”。相傳,誰先坐在床之中央,將來就由誰當家作主。有的新娘為了爭得家裡的地位和權力,不受男方“欺負”,往往不等拜堂完畢,就掙脫攙扶人的手,飛奔搶床,昂然坐於床沿中央,新郎則只好作陪。若新郎搶先,新娘可以擠新郎,爭個平等地位。
回門
結婚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孃家拜謝父母,叫做“回三朝”;如女家離男家較遠,一個月回回孃家,叫做“回滿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