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閩南建築風情,閩南紅磚文化

閩南建築風情,閩南紅磚文化

  閩南建築文化是閩南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建立的,其功能多樣,建築豐富多彩,並且有著精美的雕飾。今天,要透過閩南文化介紹的是關於閩南建築中的紅磚文化,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在臺灣、廈門、泉州、漳州長大的人,都對紅磚非常親切。自家的屋頂、外牆、小巷的地板,到處都是紅磚。

  紅磚有很多用處。首先是我們看到的外牆,除了整面牆用紅磚砌起外,窗戶的圓雕、浮雕、透雕都是紅磚。其次是鋪地板的紅磚。方形、長方形、八角形、六角形等。以往有錢人家的紅地磚可以厚至五六釐米,一般人家是二三釐米。

  再次是紅瓦蓋頂,紅瓦分為板瓦(又稱為陰陽瓦)、望瓦、筒瓦。一般居民使用板瓦和望瓦,只有宗祠、廟宇和大戶人家的建築才使用筒瓦。由紅磚建成的建築物,主要有三類,一是歷史古街建築,薌城區的歷史古街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建築;二是鄉村民居;三是名人富家宅院建築。

  漳州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富貴人家的祖屋大厝,建築多是富麗堂皇。這些建築都是漳州紅磚傳統建築的精華體現,如薌城區的蔡竹禪故居、湘橋古厝、龍海的楊厝、南靖的德遠堂等。

  去過金門旅遊的人,目之所及皆是紅磚古民居,那裡的建築和漳州、泉州、廈門的民居沒有兩樣。就連高雄等地,也還保留著非常多的紅磚古民居。

  究其歷史脈絡,表明明清以後,臺灣的製陶、制磚業絕大多數從大陸沿海輸入,泉州的工匠在那個時候都渡海到臺灣謀生。至今,臺灣高雄大樹、臺南六甲等地的磚瓦窯都還在生產之中。

  參加過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臺灣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的廖志中副教授認為,閩式紅磚建築是臺灣早期主要的建築形式,在臺灣現有的古蹟中佔有相當大比例。

  古蹟和歷史建築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象徵,它的儲存不僅在見證歷史,也在彰顯一個國家人民對文化資產的認知程度,並反映該國的科學發展以及技術研究的文明層次。就此而言,古蹟以及歷史建築修復的優劣,是我們所從事古蹟儲存相關之學者以及業界榮辱與共的事情。

  漳州到詔安的高速公路上,一旦進入龍海白水鎮境內,人們常對兩旁一排排整齊的磚瓦民居發出驚歎:“這麼漂亮!”很快,這些紅色磚瓦房就要和臺灣、廈門、泉州三地的紅磚建築一起,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海峽兩岸的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已經開始,現階段漳州市文管人員,正在加緊篩選轄區各個縣的紅磚瓦房的數量、規模、保護情況。

臺灣的閩南建築文化

  臺灣民間傳統居屋,稱為「住宅」,或者「舊厝」,至今猶存,顯示出古色古香的民族色彩。

  臺灣同胞中的漢族人,大都是從閩南和廣東遷移過來去的。他們的先輩為了有個「落腳」地方,便按照閩南民屋建築的格式營造「住宅」,或者依據粵式的客家民居營造磚木「住宅」。先前到臺灣的閩南人,如果「落腳」山鄉,便尋找揹負蒼崖,地勢高隆的石角山麓,前面臨溪河,可以防風災、水災,又便於汲取飲水,達到「石縫生青草,磚牆對斜陽」的目的。

  臺灣的閩南住宅以三落大厝、五落大厝為正規建築。格式以宅地長方形為原則,左右相稱,力求均齊美觀的平屋。首先打好地基,「地打牢、萬年興」,先掘數尺深,填上石頭、泥土、固以石灰,上面鋪滿龜甲形的磚瓦。大宅院子則用長方形的石板,牆壁對稱、壁體迭紅磚而成,此為富貴人家的居屋型式。

  此外,住宅屋頂構造一律採用兩面落水型,屋內不設仰板。因此,屋頂內部的桶仔、簾柄、筒仔、梁仔等,顯露於外;瓦片普遍則是直接鋪於桷仔之上。屋脊分直線、曲線,稱馬背型和燕子尾型;前後兩面砌上各種彩色的瓷片,雕成有人物或花鳥的圖案。屋脊放一紅色大葫蘆,作為「鎮邪」之用。由於磚瓦均屬赭紅色,加上屋脊、牆壁、門窗又富有裝飾美,整個住宅色彩濃烈、敦厚,與亞熱帶的自然風景巧妙地配稱。

一體多元,閩南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閩南文化指的是閩南人共同創造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那麼,閩南文化有什麼樣的特點呢?下面,想要了解的朋友們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1、閩南文化具有傳統性、連續性特徵。

  這除了繼承連綿不斷的中華傳統文化外,閩南文化自身的傳統也是連綿不斷,且不斷髮展。

  2、閩南文化具有一體多元特徵。

  即與中華傳統文化為同一體又以閩南文化為主體,兼吸納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築文化中除以“宮殿式”古大厝、臨街騎樓為主流建築外,也可見到中國傳統建築、中西合璧建築、阿拉伯式建築、僑鄉特色建築等。

  3、閩南文化具有相容性和開拓性特徵。

  這在宗教信仰(多種宗教)、民間信仰(多神)、建築、戲劇、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戲劇方面,多種劇種並存,歌仔戲、梨園戲、高甲戲交相輝映,即便同一劇種,也是各種流派,各種技藝爭奇鬥豔而競相發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閩南語中容入一些馬來語等。再如在泉州還可看到阿拉伯文與漢字並排的春聯。

  4、閩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獨造性特徵。

  法國語言大師馬伯樂曾說過,閩南話是世界上特別古老的語言。它不僅形成歷史悠久,而且還儲存了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許多特點,同時還儲存了許多古漢語的詞語。這些詞語在普通話和漢語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沒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閩南話中則是基本詞兒。

  故閩南方言被學術界稱為“語言的活化石”。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區別漢語的重要標誌之一。而閩南方言的獨創性則主要表現在語言詞彙、語法諸方面者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5、閩南文化具有開放性特徵。

  這同閩南人中多為中原漢族移民及多僑民(閩南人移居國外,外國僑民留居閩南)息息相關,也與閩南海商文化發達有密切關係。此外,閩南文化具有上承下傳的雙重傳播性特徵。即主體文化由中原傳播而來,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閩南文化,爾後又透過移民臺灣傳播到臺灣及透過移居國外的華僑華人傳播到國外。


閩南文化的影響閩南文化的傳播

  閩南文化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支,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於閩南人來說,其文化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不可或缺。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閩南文化產生的影響吧。   閩南文化的傳播是透過閩南人移居國內外而傳播的,國內傳播達閩北、閩中、閩西、浙東南、贛東、粵東、港澳、海南及臺灣。其中移居臺灣為最多, ...

閩南第一大菜佛跳牆的做法

  在全國,福建哪家店名最為知名呢,那就是沙縣小吃了,那最出名的菜系呢,當屬佛跳牆了。這道曾在世界掀起佛跳牆熱的福州菜,它食材豐富,有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等,它也營養豐富,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本期閩菜文化,教你如何在家制作美味的佛跳牆。   主料:   ...

高甲戲女丑閩南四大名醜之一柯賢溪

  柯賢溪,著名高甲戲女丑演員,陳宗熟、林賜福、許仰川三人並稱“閩南四大名醜”。他在戲劇之路中開創的藝術流派被稱為柯賢溪表演藝術,俗稱肖羅溪表演藝術。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柯賢溪出生於現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英林鎮滬厝埯村。柯賢溪9歲時,父親去世。11歲時開始學戲並在兩年後出科。柯賢溪學戲後先 ...

閩南高甲戲的劇目閩南高甲戲特色

  高甲戲大多為幕表戲,一類是幕表定型化的傳統劇目,一類是幕表即興化的新編劇目。這兩類幕表戲共同構成了閩南高甲戲的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具體瞭解關於它的劇目和特色體現吧。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大體分為三大類,即大氣戲(宮廷戲、武戲)、生旦戲(繡房戲)、丑旦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繡房戲”,即 ...

海峽兩岸一家人閩南文化節

  閩南文化節由泉州市政府、臺盟中央、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臺灣成功大學、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為促進海峽兩岸閩南一家人。那麼,關於該文化節,有什麼樣的文化內容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文化節種類:   1、南音   南音是泉州地區最具有文化氣息的傳統文化,是世界非物質文化傳承的代表。又稱南曲 ...

閩南人才自古有閩南歷史名人介紹

  閩南地區自古出人才,著名的文人雅士,民族英雄,醫生學者都是數不勝數的。我們熟知的閩南歷史名人有陳嘉庚、鄭成功……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歷史名人是閩南地區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為你來盤點,讓你更加了解閩南文化。   閩南歷史名人——李光地:理學名臣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泉州 ...

白族建築文化白族照壁文化

  照壁以前大多出現在四合院中,在明朝時候非常的流行,幾乎每個大門大戶都要修建一座照壁。而現在在一些寺院中也能看到。在風水學中,修建一座照壁是有著阻擋煞氣的作用。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大理和洱源一帶,白族農家的民居以三坊一照壁最為常見。照壁的繪飾在民居中處於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