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巖棺群探秘+葬者為百年前屠村慘案亡者

巖棺群探秘 葬者為百年前屠村慘案亡者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南霞鄉下洋村坑源底自然村,隱藏著一處神秘巖棺葬,初冬時節,筆者帶著疑問,特意前往下探訪,尋找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遺蹟。

  巖葬,就是人死之後,不埋入土,而是殮屍入棺,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樁置放棺木;或是在懸崖上鑿洞,納棺其中;或將棺木抬進去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巖洞,凌空懸置。

  從下洋通往坑源底的途中有二處懸崖峭壁,上百米高的山岩下襬放著棺木和金罐,四周雜草叢生。鑿巖為穴置棺以葬,或許是當時的一種喪葬方式。這些棺中的死者是誰?為什麼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棺木懸於峭壁上的巖洞中呢?

  傳說:巖葬者死於數百年前屠村事件

  下洋村村委會主任曹秀煖,今年59歲,他家就在坑源底。據曹秀煖介紹,坑源底的歷史比下洋還要早,全村都是沙縣開縣始祖曹朋的後裔。他說,南宋末年坑源底已發展到70多戶,300多人,但不知何故與下府(現在閩南一帶)土匪結下深仇,兩年間土匪把全村人屠殺,只有曹文盛一人逃出來。相傳有一次土匪進村時,坑源底曹氏族人曾躲藏到現在坑源底水庫上方的石洞裡。石洞深三四米,寬十多米,洞口築有五六十公分高的擋牆。但是不幸被土匪發現,被全部斬盡殺絕。曹文盛逃出來後,到延平府寄居,娶妻曾氏,生子曹軒。曹軒長大後又回遷坑源底居住,歷經八九百年發展,現在坑源底村人口530多人。

  關於屠村事件,下洋村還流傳著另一種版本。帶領我們去探察巖葬的老人說,相傳曹氏族人是被紅頭賊屠村時殺害的,當時只逃出曹文盛兄妹,其他人全部遇害。後來兄妹成婚,繁衍後代,曹氏後人稱他們曹公曹母。據此推測,屠村行為也可能是元朝末年紅巾軍所為。沙縣一帶民間就流傳著關於紅巾賊的故事。據《三明市志》“大事記”,元末紅巾軍領袖陳友諒派部將鄧克明入閩,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鄧克明軍攻佔沙縣。

  屠村究竟是何人所為?這兩種說法,甚至更多說法,在村裡流傳,可是卻沒有找到任何文字記載,真相撲朔迷離。

  兩處山崖300多副巖棺

  當時被殺死的村民達300多人,葬在“人墳巖”。人墳巖有兩處,相距一兩百米,山岩高聳,竹木森森。一處有棺材200多副,一處數十副,兩處還有近十個金罐零散擺放。

  在葬200多人的那處,1990年,南霞——尤溪管前鎮公路開始建設時,發現了一具男性木乃伊,曹秀煖等人曾反覆去看了多次。木乃伊衣服早已爛了,赤裸的屍身儲存完好,人首四肢俱全,見不出屠戮的痕跡。有人把木乃伊扶起來,還能成坐式。1991年木乃伊被人盜走。如今,公路從岩石上方經過,開公路時被泥土堆沒剩下的30多副棺木依次靠近山岩排放著,還有十幾二十副棺木被藤蔓纏繞遮掩。另一處現在還可見到10多副棺,零零散散擺放著,有一副棺木腐爛,能見到人骨,也有的棺木被老鼠咬齧穿洞。還有一副與其他的不同,是用厚杉木板釘的方形棺材,據說這副棺是後來葬在那裡的,棺記憶體放的可能是夭折之人。棺木上“福”“壽”等文字依稀可見。

  從現存的巖棺來看,最高的離地面20餘米,最低的離地面也有3米多。巖棺位置那麼高,棺木和屍骨又那麼重,古人是如何將這麼笨重的東西置放到崖壁上去的?委實令人費解。

  下洋巖棺群——待解之謎

  巖棺葬,曾是我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喪葬方式,武夷山、龍虎山、重慶石柱縣等都曾發現過巖棺。2006年,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上清溪景區龍風峽附近山谷距地面20米高的巖穴中發現一個船棺,為當地名貴的楠木所制,船棺和屍骨都已風乾,儲存完好,但早已被鑿開過。古棺內沒有發現隨葬品。

  這一古巖棺的發現,印證了《泰寧縣誌》的記載。據宋人洪邁《夷堅志》,泰寧縣東7.5公里處,有“仙棺石”,巖間有棺木。仙棺石位於朱口鎮音山村西側,高約150米,形似筍,稱“筍石”。其處峭絕,人莫能上。

  泰寧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古越先民繁衍生息,巖棺安葬作為古越族人的習俗,在今天還可以找到異化衍變後的影子。有關古巖棺的遺址,當地民間傳說中還有四五處之多,而且大多集中在上清溪到石輞、李家巖到帳幹一帶丹霞巖穴中。泰寧縣大龍鄉張地村公路沿線,有一處巖壁下藏有大量的棺木。張地村有個習俗,人一出生就準備棺材,全部放在巖壁下,說是“取天地精華,延福長壽”。

  而沙縣坑源底一帶並無巖葬的傳統,都是墓穴而葬。或許是當時土匪屠村,死的人太多,一時無法挖穴埋葬,人們就把死者抬到巖下襬放著。這樣一擺就擺了數百年,時間一寸一寸流逝,真相一絲一絲模糊,神秘一點一點增加。

  神秘的下洋巖棺群等待專家為人們解開謎團。

達者為師前一句是什麼

  達者為師前一句是學無先後。是一句古諺語,無出處。意思是:在某些方面達到一定的程度和境界,先學的人不一定達到這種程度和境界,後學的人達到了,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幾種:氣象、農業、衛生、社會、學習。

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探秘

  從著名的鹽湖"茶卡"沿青藏公路西馳140多公里,就到了歷史文化重鎮都蘭。這裡是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歷史上吐谷渾王國的屬地。

  走進都蘭,不能不去一探"漢藏文明金字塔"的究竟。所謂"漢藏文明金字塔"是指距都蘭縣城30公里、位於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古墓群。因其規模宏大、墓葬眾多,且出土大量古代中原、吐蕃及吐谷渾文物而得名。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專家許興國說,熱水大墓就像一座凝固歷史的豐碑,昭示著漢藏等民族千年來血脈相融的歷史。

  熱水鄉熱水溝內,差汗烏蘇河從群山環繞的谷地內蜿蜒而過,在蒼涼的群山之中,數千座古墓靜靜沉睡在這裡。都蘭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毛蘭生介紹,從都蘭縣夏日哈至巴隆200餘公里範圍內,遺留大小古墓2000多座,單在熱水溝內,就有古墓200餘座。

  墓群中規模最為宏大的稱為"血謂一號大墓",被認為是吐谷渾王的墓葬。王陵依山起勢,山體如一隻展翅騰飛的大鵬,惟妙惟肖。大墓由封土和墓室組成。

  吐谷渾王國自公元417~688年在都蘭縣建都達271年之久,是連線中原與吐蕃之間的重要地方。許興國說,公元7世紀以後很長一段時期,河西走廊被刀劍、烽煙阻隔,只有南線柴達木路仍舊暢通無阻。吐谷渾王國以青海湖為基地,以伏俟城為前站,建城堡,設驛站,組織商貿活動,全力維護著絲綢之路,擔負起溝通東西方的重任。

  許興國說,熱水大墓中僅出土的絲綢就數以千計。這些絲織品至今色澤鮮明,圖紋清晰。"不論是墓室還是出土文物,都可以說是一派唐風。"許興國說,幾乎所有大墓的結構都有前室後室、左右耳室,這種墓型結構是漢族早在漢朝時就開始使用的,尤其是血謂一號墓結構與北京大葆臺漢墓極其相似,說明吐蕃時期這一墓型已在藏族和吐谷渾部落廣泛使用。而從出土文物看,80%以上是唐朝的絲綢,有漢地對鳥紋、對獸紋,使用的器具有開元通寶、大小團花鏡,部分器物上寫有漢字。

  為了讓這些精美的文物能為世人知曉,更深入地瞭解青藏高原上各民族文化的流傳情況,都蘭縣正在大規模擴建青海都蘭吐谷渾文化保護中心,集中展示200多件墓藏珍寶。

  "我們希望都蘭大墓能成為一個展示藏、漢、吐谷渾乃至西域文化的視窗,讓更多人瞭解都蘭、瞭解青藏高原的歷史。"毛蘭生說。


永州周敦頤世孫舊宅 手工復原的明清古村落

     幹巖頭村地處湖南南部,五嶺山脈南麓。自明代嘉靖年間1550年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7世孫周佐遷徙至此,子孫後代繁衍興盛,從明到清,相繼建成6個院落: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新院子、子巖府、四大家院。它們各自獨立又相互貫通,至今已有500餘年。大院坐南朝北,呈北斗七星狀分佈,三面環山,進、賢兩水於村前綰結 ...

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福建武夷山,不僅山水迷人,而且此間“大紅袍”、“正山小種紅茶”以及山間綠茶同樣令人齒頰留香。與中國其他茶鄉相同的是,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茶俗。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藝,還有散落在民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茶俗。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記者慕名來到武夷山吳屯鄉,探訪這裡流傳千年的茶 ...

存在千年 罕見的西藏一妻多夫制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   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為使家產和勞動力不分散,歷史上形成罕見的“一妻多夫”婚姻現象。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保護家庭財產不分散的一種辦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幾個男丁分家後會造成家中財產的分 ...

僳僳族奇特風俗 “另類”求愛方式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 ...

布依族婚俗 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揹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 ...

臺灣“母系社會”阿美族的生活情趣

     臺灣阿美族的文化特色是母系社會,男子入贅女家,女兒繼承家產,男性年滿十三歲就送入少年會所集訓,每三年透過一次體能試驗,才晉升更高一級的年齡階級,22歲成年後改住到青年會所才可以結婚,也是捍衛部落的戰士,成年男子若被妻子離婚,只能返回青年會所等待第二次結婚的機會。熱鬧的“Milisin—豐年祭”以及沿 ...

清代婚書 典妻僱妻打夥共妻無奇不有

     (圖文無關)   在遼寧省檔案館典藏的檔案中,儲存著幾件清代原始婚書字據。從這些婚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處於封建社會中的弱勢婦女生活的社會環境,也可以從中窺見封建社會貧苦百姓的社會地位。   自賣自身   遼寧省檔案館儲存著一件賣身執照,原文是這樣的:   “立執照:婚書人劉門楊氏,因丈夫亡故,並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