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關於麗江鷹獵文化
探秘關於麗江鷹獵文化
對於初到古城麗江遊玩的人來說,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麗江的居民也就是納西族男人手上老站著一直鷹,腳邊總跟隨著小獵犬。本期小編就來為你解答下為什麼。麗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鷹獵文化。
獵鷹打獵是納西族男人最熱衷於此,女人在家幹農活,男人就放鷹放狗。在鷹獵文化中,獵狗也是不可缺少的,麗江小獵犬,也是訓練有素的,體型小,擅長鑽灌木叢,奔跑速度也是相當快的。
通過了解,納西鷹獵活動,它分為:捕鷹、馴鷹、鷹獵、放鷹四個部分。鷹屬於遷徙鳥類,每年秋季,產於北方的鷹向南方遷徙,途經麗江的玉龍雪山,山民們便上山捕鷹。捕鷹需起大早,在三四點鐘捕鷹人就要出發,摸黑爬山來到早先佈網的地方,把鴿子拴在竹竿一端,竹竿中間固定一個支點做成槓桿,另一端系一根繩子放於預先搭好的草窩棚中,人藏在其中靜靜等候。天亮後,捕鷹人透過窩棚靜觀天空,若有鷹飛臨上空就拉動繩子讓鴿子撲騰起來吸引它們的注意,鷹飛下捕食時就可收網了。麗江的鷹大多是從遙遠的北方在秋天遷徙來的蒼鷹,小巧漂亮,飛行和追擊速度極快。
捕到鷹後,接下來就是熬鷹了,捕鷹人會將鷹的眼皮縫上,拿到市場上賣。馴鷹人將鷹買來後,戴上牛皮手套,將鷹架在手上開始“熬鷹”。“熬鷹”是馴鷹的第一步,將鷹的眼線解開後,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鷹架在手臂上,哪裡人多就帶它到哪裡去。晚上休息時還要把狗拴在旁邊,讓鷹不怕狗。鷹獵需要鷹、狗、人三者的配合,缺一不可的。熬鷹一般需要8-15天的時間,直到鷹架在馴鷹人的臂上能夠安心進食、睡覺,“熬鷹”就算基本完成了。
馴鷹還有一道關鍵工序,就是“調膘水”,所謂“膘水”就是指鷹肚子裡的油水。在“熬鷹”的前一兩天內,鷹每天要吃約三兩上好的新鮮牛肉,讓它吃飽,吃好。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要控制鷹的進食量,每天僅讓它吃七八成飽,讓鷹保持在最佳的“膘水”。所謂“鷹飽不拿兔”,如果鷹肥了,它就不願捕獵,鷹太瘦,雖有強烈的捕食慾望,但它會因體力不支難以捕到獵物,只有肥瘦恰到好處,才能訓出一隻好鷹。具有豐富經驗的訓鷹師是可以透過觀察鷹的眼神、動作、體形判斷出一隻鷹的“膘水”是否達到標準。
馴鷹的最後一步,是在鷹進食的時候將鷹帶到空闊的地帶,解開腳釦,讓鷹自由飛翔,然後舉起平時架鷹餵食的一隻手臂,喊著口令,讓鷹飛回手臂吃食。訓練開始是在人少的地方,然後是在人多的地方,直到在任何地方只要鷹聽見口令,就飛回主人手臂上才算大功告成。
馴鷹完成後,就可以放鷹了。在納西話中,鷹獵音譯為“吾克可克”,就是“放鷹放狗”的意思。納西族所特有的狩獵方式就是帶鷹帶狗,用“攆山”(驅趕)的方式,捕獵野物。整個秋冬季節,李實和鷹友們每週都會出去鷹獵,有時甚至一週幾次。不過,每次都要換山頭,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規矩,不能固山而獵。
納西族的鷹獵文化及精神
鷹在人們的印象是英勇、勇敢的代表,鷹跟狼一樣野性十足,想要征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這麼一群族人,他們流傳著神奇的鷹獵文化,居然輕易就把這麼野性十足的鷹給馴服。那麼,你想了解他們的種族文化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納西族文化吧!
納西族是生活在滇西北橫斷山脈中的少數民族,由於偏遠和早期的相對封閉,時至今日它從建築,文字,人文地理等諸多方面給世人乃至世界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遊牧民族的後裔,狩獵活動也屬於日常生活,所以鷹獵在這裡以傳統,古老的方式流傳下來。
鷹獵是人、獵犬、獵鷹三者結合的狩獵活動,鷹獵人以充沛的精力和體能加之豐富的經驗駕馭著獵犬和獵鷹 , 獵犬貫穿著整個鷹獵活動,往往很多人是有了一條優秀的獵犬,而熱衷於鷹獵,一條優秀的獵犬正出自於人的引導和長期的鷹獵活動,培訓一條優秀的犬需要三年,而它卻可以工作十年,獵鷹則是一年一換,一年一訓,只有少數在獵季表現優異的鷹才會被籠下來,其餘的則在獵季過後放生了。
總的來說,納西族的鷹獵活動可分為捕鷹、馴鷹、鷹獵、放飛4個部分。
鷹屬於遷徙鳥類,每年秋季,產於北方的鷹向南方遷徙,途經麗江的玉龍雪山、老君山等幾座大山,山民們便上山捕鷹。凌晨三四點鐘捕鷹人就要出發,摸黑爬山來到早先佈網的地方,把鴿子拴在竹竿一端,竹竿中間固定一個支點做成槓桿,另一端系一根繩子放於預先搭好的草窩棚中,人藏在其中靜靜等候。天亮後,捕鷹人透過窩棚靜觀天空,若有鷹飛臨上空就拉動繩子讓鴿子撲騰起來吸引它們的注意,鷹飛下捕食時就可收網了。
捕到鷹之後,捕鷹人會將鷹的眼皮縫上,拿到市場上賣。“鷹是一種性情剛猛的動物,對人類的世界很陌生,受到驚嚇的鷹可能會性情大變,難以馴服。”鷹獵人李實給我們介紹,馴鷹人將鷹買來後,戴上牛皮手套,將鷹架在手上開始“熬鷹”。“熬鷹”是馴鷹的第一步,將鷹的眼線解開後,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鷹架在手臂上,哪裡人多就帶它到哪裡去。
探秘:貴州農耕文化
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生產為主,我們的農耕技術和發展,經過你不斷的傳承一直走在先列,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農耕文明,貴州文化處在這麼一個特別的高原地區,發展出特別的農耕文化。
貴州因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型別,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谷深,立體農業特徵明顯,故貴州省山地梯田較多,是旅遊觀光、攝影創作的優勢資源。
貴州的梯田雖然沒有廣西龍勝、雲南元陽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於前者,甚至更勝一籌。貴州的加榜、擺榜、野鍾、堂安、高要等地的梯田,都是“秒殺菲林”的聖地。這些梯田更和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美不可言。
貴州中西部的苗族分佈較分散,大多與其他民族雜居共處。由於不同地區的苗族所處的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因此各苗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不一致。但總體說來,黔東北、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和安順、遵義地區的苗族很早就進入了犁耕農業階段。苗族的農業社會持續了幾千年之久。
苗族遷徙到貴州並紮根下來後,他們就用已掌握的農耕技術播種水稻,在稻田裡養魚。這為苗族的生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蔽體、保暖和審美的需要,苗族還用他們掌握的養蠶、繅絲技術來紡紗織布,縫製了苗族特有的豔麗的五彩服飾。可以說,苗族在自己的居住區內世世代代地傳承從蚩尤時代延續下來的農耕文明,從未間斷。
貴州,吸引我們的固然有那鬼斧神工的鼓樓、天籟般的侗族大歌、岜沙彪悍的槍手、逢亥即開堂鬥牛的盛況、瑤族同胞那浪漫神秘的瑤浴以及大山深處苗、侗、壯、瑤、布依等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風、民居……然而,真正讓人們魂牽夢繞的、神往無羈的,是山腰腹地如夢如幻的梯田及世代創造和傳承的農耕文化。
同樣,傳統而古老的農耕文明雖失去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態環境,但其傳承同貴州苗族蘆笙文化的傳承問題一樣,需注重保護和培養“傳承人”這個最關鍵的人為因素,在適當的政府行為的支援下,傳統的農耕文明仍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結合時代元素髮生新的積極的變異和發展,實現與時代的接軌,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探秘
從著名的鹽湖"茶卡"沿青藏公路西馳140多公里,就到了歷史文化重鎮都蘭。這裡是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歷史上吐谷渾王國的屬地。
走進都蘭,不能不去一探"漢藏文明金字塔"的究竟。所謂"漢藏文明金字塔"是指距都蘭縣城30公里、位於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古墓群。 ...
永州周敦頤世孫舊宅 探秘手工復原的明清古村落
幹巖頭村地處湖南南部,五嶺山脈南麓。自明代嘉靖年間1550年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7世孫周佐遷徙至此,子孫後代繁衍興盛,從明到清,相繼建成6個院落: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新院子、子巖府、四大家院。它們各自獨立又相互貫通,至今已有500餘年。大院坐南朝北,呈北斗七星狀分佈,三面環山,進、賢兩水於村前綰結 ...
探秘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福建武夷山,不僅山水迷人,而且此間“大紅袍”、“正山小種紅茶”以及山間綠茶同樣令人齒頰留香。與中國其他茶鄉相同的是,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茶俗。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藝,還有散落在民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茶俗。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記者慕名來到武夷山吳屯鄉,探訪這裡流傳千年的茶 ...
神秘的佤族木鼓文化
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豐富多彩的各種民族器光中,木鼓是佤族獨有的稀有鼓種。西盟過去的佤族村寨裡置有一對木鼓,有的村寨一個村寨中聚居著幾個族姓,就建有幾個木鼓房。因此,在同一個村寨中有幾個木鼓房的情況。現在的西盟,僅“司崗裡佤族村莊”就存有上百隻木鼓,木鼓數量多,使用木鼓頻率之高,都是足於稱奇的。不愧為名符其實 ...
存在千年 罕見的西藏一妻多夫制探秘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
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為使家產和勞動力不分散,歷史上形成罕見的“一妻多夫”婚姻現象。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保護家庭財產不分散的一種辦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幾個男丁分家後會造成家中財產的分 ...
僳僳族奇特風俗 “另類”求愛方式探秘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 ...
布依族婚俗探秘 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揹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