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儀式

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儀式

  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海湖祭海,不僅是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一種民俗活動,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其間包含著眾多民風民俗,同時表達了人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望。

  雍正皇帝祭海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傳統。

   蒙古族人原來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尤其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風俗,清代以來對青海湖的祭祀活動更具規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與此同時,環湖地區的藏族人也參加了這項祭祀活動。大規模的祭海活動起源於雍正年間。雍正二年,青海蒙古族首領丹津反清叛亂,脅迫眾臺吉造反,侵佔騷擾青海各地,大將軍年羹堯帶領部隊平亂。沒想到追擊叛軍到青海湖時,大軍的飲水不夠了。要知道青海湖是一個鹹水湖,大部隊就這樣守著諾大的青海湖犯愁。年大將軍這邊正在發愁,那邊來了一隊騎兵。巧的是,有幾個馬蹄子正好踏上了地上的泉眼,頓時淡水噴湧而出!大將軍歡呼:“這是青海湖的神靈在保佑我們啊!”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殲滅叛軍。雍正帝聽聞後,大為高興,詔封“靈顯宣威青海湖”,御賜神位,傳驛站速轉青海,安放到海神廟內並詔於每年秋八月(農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不得有誤,從此便開始大規模祭海活動。神秘古老的祭海儀式如今,青海湖的祭海儀式已經全部藏化了。青海湖祭海,對於藏族同胞來說,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就如同他們馬年轉神山,羊年轉聖湖。每逢藏曆年期間,都能看到三三兩兩自發前來祭海的藏族人。而大規模的祭海儀式一年就一兩次,能趕上是萬幸,如能趕上青海湖邊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儀式,那更是三生有幸。祭海第一步,便是煨桑。在湖四周的聖臺上,點燃由茶葉、青稞炒麵、酥油、松枝混合出來的東西,煨桑敬奉神仙。在煨桑同時,所有參加祭海的人都要順時針地繞著桑臺轉3圈。一時間,法號齊鳴、風馬紛撒,祈禱來年五穀豐登,天下太平。煨桑結束,來自各個寺院的活佛都要上祭祀臺頌經,請求青海湖的神靈降福眾生。接著帶領祭海的人群向空中拋撒五色風馬紙片,並向爐中傾倒食物。誦經完畢,進入祭海的高潮:給湖神敬獻禮物。這些禮物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五穀包(也稱為寶瓶)。這個裡面裝的什麼東西呢?一般是五色糧食:青稞、小麥、豌豆、玉米、蠶豆。同時還將珊瑚、蜜蠟、瑪瑙等碾成粉後和這五穀混合在一起,最後放入經幡,由活佛加持繫帶。這個時候,手捧五穀包等各種祭祀品的喇嘛和信眾在活佛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湖邊奔去。到了湖邊,先由活佛誦經作法事,眾喇嘛、信徒高舉著祭品簇擁在活佛身後,得到活佛指令後,大家紛紛將祭品拋向湖中,霎時湖水浪花四濺,信徒吶喊歡呼聲一片。據說,誰的寶瓶沉得越快,就表示來年越吉祥如意。也就是說,在裝寶瓶時一定要儘量塞滿。因為塞得越滿,沉得越快,就證明你的心意越誠,湖神也就越喜歡你。與此同時,許多老人、婦女紛紛跪在湖邊,摘下身上的護身符用湖水清洗,據說這天用湖水洗護身符,可保一年平安。還有許多小夥子騎著馬下湖狂奔,同樣也是想獲得湖神的庇佑。

神秘的“祭狗”儀式

  

   在我國很多古代文獻中,都有苗族是“盤瓠之後”的記載。有關神犬盤瓠的神話傳說多在苗族、瑤族、畲族聚居的區域廣泛流傳,並被作為始祖或圖騰崇拜。儘管苗族系盤瓠後裔的說法值得商榷,但“狗崇拜”卻在很多苗族區域切實存在。此次,記者走訪湘西南綏寧縣的黃桑保護區,親眼所見狗在這一帶的崇高地位,神秘的“祭狗”儀式更是讓記者大開眼界。

  這一帶的苗族,幾乎家家戶戶養狗。狗在寨子裡搖頭擺尾,跑來跑去。無主的狗跑到村民家裡,村民都會給些吃喝招待。偷狗、打狗則是不可饒恕的罪孽。每天開飯時分,每家每戶第一件事就是把狗喊回家,舀起鍋裡的第一碗飯餵給狗吃。每年新糧成熟,煮出的第一碗新飯也必定先餵給狗。在這裡,狗是吉祥的象徵,新生兒的乳名裡一般都帶一個“狗”字,小孩子的帽子、口水巾、玩具上也大都有狗的形象。

  然而,記者透過走訪發現,在黃桑、關峽一帶流傳的關於狗崇拜緣由的傳說,並不同於神話故事裡高辛帝畜狗盤瓠平定吳將軍作亂的版本。黃桑的村民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遠古時期,天降暴雨,人間沒有糧食吃,神犬涉過一條河水,跑去很遠的地方為人類取糧食。神犬在稻田裡打滾,以使全身沾滿稻穀。往回跑的時候,又路過那條河,河水把全身的穀粒都沖刷掉了,只留下狗尾巴上的一點點糧食,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稻穀都長在狗尾巴一樣的麥穗尖上的緣故。這個故事被當地人普遍認可。

  至今,狗崇拜在很多區域的苗族中都可以看到,然而,神秘的“祭狗”儀式卻極為罕見。這種儀式由來已久,卻瀕臨失傳。據胡彬彬教授介紹,如今,只有湘西南黃桑、關峽一帶的苗族保留著“祭狗”儀式,附近懷化地區的苗族都沒有了這種傳統,在東南亞的苗族更見不到。

  “祭狗”是族內的神聖儀式,一般在過年和新糧成熟時舉行,場面十分壯觀,並不向外人展示。協商良久,“祭狗”儀式的傳人蒙永才同意為記者一行表演簡易的儀式。

  儀式在蒙永才家的堂屋進行。他在神壇前的方桌上擺好酒、肉、米飯、香、燭等祭品,在桌子上方掛起四小、兩大共六張畫。畫的紙張很厚,經歷代疊糌修補上油,呈黃褐色,表面有光澤。雖歷經多年,色彩依舊明豔,據推斷,使用的是礦物質顏料。畫中形象鮮活,線條雖不夠精美,但憨直生動。畫中影象極複雜,其中一幅畫上既有觀世音菩薩等佛教形象,也有雷公電母等道教形象,還有狗的形象。整體看來,有些像水陸畫,卻又有所不同。

  佈置好現場,蒙永才點亮方桌上的香燭,斟滿酒,並給祖先牌位和天地添酒敬香。儀式正式開始,蒙永才穿戴起類似道袍的深藍色長袍和帽子,開始請神,他點燃紙錢,口中誦經,卜卦三次。隨後,將桌上插著筷子的一碗熟米飯移至桌下,倒披蓑衣,裝成狗的模樣,圍著方桌奔跑跳躍數圈,嘴巴伸進碗中舔飯,儀式結束。這只是簡化的、典型化的祭狗儀式。據蒙永才介紹,在正式的“祭狗”儀式上,要有當地特有的烏飯、狗和兩名男童。烏飯用某種植物將米染黑而成,第一碗要讓狗先吃,男童要用顏料抹臉,這也許是對苗族祖先喜好“五色斑斕”習俗的承襲吧。男童模仿狗在桌下轉圈,桌上則有人圍坐吃飯,轉過三圈後,男童方可回到桌上吃飯,表示由神界回到了人間。

  神秘的“祭狗”儀式正面臨失傳的危險。曾經,這個區域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祭狗”,儀式相當隆重,到了蒙永才的父輩,會的人就已經不多,蒙永才的父親在去世前幾年將儀式傳給兒子,但已是簡化的儀式,很多道具和細節都沒有了。今天,蒙永才幾乎成了這一區域唯一的“祭狗”儀式傳人。胡彬彬呼籲大力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之不致失傳,“這一傳統,事關人類早期的原始宗教崇拜,極其罕見和寶貴”,他說。

探秘古老而神秘的藏族天葬

  藏族信仰佛教,佛教約在公元七世紀從印度傳入西藏,已經有了非常久的歷史。藏族人民大多數也十分的信仰佛教。大多數人認為天葬跟佛教徒的信仰有關。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藏族文化探索古老而神秘的藏族天葬。

  由於佛教徒們認為把遺體獻給鷹,這是一種功德,能贖回生前罪孽,且利於靈魂轉世。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藏區最普遍的一種葬俗。是藏族人民使用最多的一種葬禮。俗稱就是鳥葬。

  一個人死後被背上天葬臺,把身體的全部奉獻給大自然中的鷹鷲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歷程。這在我們看來多少有些“殘酷”,但藏人看來,土葬時把人的屍體埋於地下,任其一點一點腐爛,那不是更殘酷嗎?

  有關西藏天葬的由來,目前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西藏一年內大部分時間為凍土層,堅硬難掘且又因樹木稀少難以棺葬,便因地制宜地採用了天葬形式。另一種更為可信的說法是天葬與佛教教義相吻合。在佛教中,“佈施”是信徒的標誌之一,佈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捨身,佛經中就有“捨身飼虎”的動人故事,按照佛教教義,人死之後,靈魂離開肉體進入新的輪迴,屍體就成了無用的皮囊,死後將屍體喂鷹,也算是人生的最後一次善行。

  人死後,天葬師首先要將死者脫盡衣褲,把死者的頭部彎到膝蓋處,使之蜷曲如初生嬰兒狀,再用白布包裹屍體,放上一條哈達,這樣做的意思是生如斯,逝如斯,使死者以新生兒的姿態進入新的輪迴。星期天是不能上天葬臺的,那樣會被認為是很不吉利的,一般送死者上天葬臺以星期一、三、五、六居多,時辰多擇在清晨四至八時太陽未升起之前。一個天葬臺每天約天葬一具至二具屍體。

  到了天葬臺,見天葬師首先用隨身攜帶的牛糞生火,火燃著後敷上糌粑,青煙嫋嫋,直上雲天。之後,天葬師盤腿而坐,誦唸超度經文,手搖卜朗鼓,吹起人骨做的號子,伏於周圍群山之中的鷹鷲得到鼓號聲,便紛紛騰空,盤旋於天葬臺的上空,陸續降落在天葬師周圍,圍成一個圓圈,靜靜地注視天葬師的一舉一動。

  天葬開始後,天葬師開啟裹屍包,將屍體臉朝下置於天葬臺上,頭部用哈達固定在石柱上。第一刀落在背上,先豎三刀,後橫三刀,接著肢解四肢,割成小塊,取出內臟,待這些處理停當,天葬師就向周圍的鷹示意。得到天葬師的招呼,鷹鷲紛紛上前,所有的肌肉和內臟都被吃得乾乾淨淨。天葬師再把餘下的骨頭砸碎後,再把地上的血水粘幹,然後扔給鷹鷲,直到沒有一點遺漏。做完這一切,天葬師就到山下去洗手和刀具,整個天葬過程宣告結束。


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

  從著名的鹽湖"茶卡"沿青藏公路西馳140多公里,就到了歷史文化重鎮都蘭。這裡是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歷史上吐谷渾王國的屬地。   走進都蘭,不能不去一探"漢藏文明金字塔"的究竟。所謂"漢藏文明金字塔"是指距都蘭縣城30公里、位於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古墓群。 ...

永州周敦頤世孫舊宅 手工復原的明清古村落

     幹巖頭村地處湖南南部,五嶺山脈南麓。自明代嘉靖年間1550年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7世孫周佐遷徙至此,子孫後代繁衍興盛,從明到清,相繼建成6個院落: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新院子、子巖府、四大家院。它們各自獨立又相互貫通,至今已有500餘年。大院坐南朝北,呈北斗七星狀分佈,三面環山,進、賢兩水於村前綰結 ...

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福建武夷山,不僅山水迷人,而且此間“大紅袍”、“正山小種紅茶”以及山間綠茶同樣令人齒頰留香。與中國其他茶鄉相同的是,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茶俗。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藝,還有散落在民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茶俗。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記者慕名來到武夷山吳屯鄉,探訪這裡流傳千年的茶 ...

存在千年 罕見的西藏一妻多夫制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   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為使家產和勞動力不分散,歷史上形成罕見的“一妻多夫”婚姻現象。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保護家庭財產不分散的一種辦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幾個男丁分家後會造成家中財產的分 ...

僳僳族奇特風俗 “另類”求愛方式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 ...

布依族婚俗 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揹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 ...

臺灣“母系社會”阿美族的生活情趣

     臺灣阿美族的文化特色是母系社會,男子入贅女家,女兒繼承家產,男性年滿十三歲就送入少年會所集訓,每三年透過一次體能試驗,才晉升更高一級的年齡階級,22歲成年後改住到青年會所才可以結婚,也是捍衛部落的戰士,成年男子若被妻子離婚,只能返回青年會所等待第二次結婚的機會。熱鬧的“Milisin—豐年祭”以及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