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重慶石柱土家擺手舞

重慶石柱土家擺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擺手舞。

  舍巴日 “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模大、套數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模小,套數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

  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重慶土家擺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發源於重慶的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酉水河流域。擺手舞,土語稱“舍巴日”,有的叫“舍巴”。

  舍巴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擺手舞在土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紂時期,據《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時利用巴人歌舞在前沿陣地發起“攻心戰”,結果紂王士兵倒戈,史稱“武王伐紂,前歌後舞”。

  擺手舞既是一種武舞,又是一種集體舞蹈,表演時音樂伴奏,其規模有大有小,少則幾十、百來人,多則成千上萬人。早在西漢,司馬相如在《子虛賦》裡就記載了巴渝舞盛況:“千人唱萬人合,山陵為之震盪,川穀為之蕩波”長期以來,土家人代代相傳,習以為俗,並且加以改進和創新,形成了相對固定的舞蹈動作。就酉陽擺手舞蹈動作來看,可分為十一個小節:開始:拜火—團圓手—車輪手—抖虼蚤—拜觀音—雙擺—纏腰—大團圓手—打浪—舍巴(快節奏動作)—結束:團火。

重慶酉陽將舉辦“中國土家擺手舞歡樂文化節”

  被稱為“中國土家擺手舞之鄉”“中國著名民歌之鄉”的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7日召開新聞釋出會稱,將於10月3日至5日在酉陽桃花源廣場舉辦“酉陽·中國土家擺手舞歡樂文化節”。屆時,廣大遊客可深入瞭解擺手舞這一承載著土家族幾乎所有生產技能和生活習慣的傳統文化。據酉陽縣委宣傳部部長楊清海介紹,目前酉陽擁有土家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巫儺詩文)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面具陽戲”“打繞棺”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辦此次擺手舞文化節主要是向全國人民推廣擺手舞文化併為擺手舞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助力。

  據悉,本次活動包括土家美食節、旅遊商品展銷、大型經貿洽談會、擺手舞文化匯演以及東方歌舞團專場文藝演出,最後以大型音畫詩《夢幻桃源》作為閉幕。楊清海表示,活動期間酉陽縣預計吸引遊客8萬人左右。


重慶風情

  在中國西南部重慶東南的大山中,穿行著兩條清幽的河流——烏江、酉水河,她宛如閃亮的玉帶鑲嵌在這塊熱土地上,也就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聚居著勤勞純樸的土家兒女。土家族是中國古代巴人的後裔,由於大山阻隔,這裡不象別的民族那樣保留原始,她已經於漢族融合,但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土家風俗。他們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 ...

重慶民俗婚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新娘對家中每位親人要唱一首,來一位親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來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 ...

重慶黔江地區擺手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而得名。土家族過“趕年”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舍巴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擺手舞是一種祈求幸福、酬報祖先的舞蹈。它表現了土家族人的生產、 ...

摔碗酒

     從地圖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像一根鑽頭,鑽到了湖南和重慶的腹部,或者像一隻靈巧的觸角,腳踩在荊楚,而頭已探出身外老遠老遠;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完全浸泡在荊楚風中,倒像個另類,有一種脫籠之鵠的感覺。他雖然與湖南和重慶交織一片,但他也不是湖南,更不是重慶。這地方要他不奇也不行。 ...

湖南禮俗

  土家族人,在社交活動中,重情節、禮行,講友好,尚文明,並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禮儀;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習俗。   情禮文明   在社會上,土家族與人交往,都很講情禮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聲譽。對人稱呼,無論親友長幼,“尊敬”二字為先。   在土家社會中,親戚來往非常密切,禮儀不少,且不問貧富,不論親 ...

薅草鑼鼓——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 ...

婚俗中的“過禮”

  土家族是個對於禮儀十分看重的民族,有著悠久而獨特的禮儀文化。修船造屋,婚喪嫁娶,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禮儀和讚詞,這些禮儀和讚詞,大多蘊含著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尤其是讚詞,大多高雅、通俗、順口,以讚譽、祝福為主,體現著土家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其中婚禮中的禮儀和讚詞也無不如此。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結 ...